贫困户靠种植果树致富(鄂尔多斯中和西镇)
眼下正是水稻插秧的黄金季节。连日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中和西镇南伙房村积极抢抓气温回暖的有利时机,秉着“快插秧、插好秧”的原则,人机齐上,正式掀开了今年水稻插秧的序幕。
中和西镇立足“早”字抢抓农时,早扣棚、早育苗、早泡田整地,确保水田及时插秧,避免出现“人等苗、苗等地”的现象。
在南伙房村的水稻田里,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水稻插秧机在一块块规划整齐的水田里穿梭往复,一排排葱绿的秧苗被整齐地排列在稻田中间,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插了七八亩地的秧苗,为水田披上一袭绿色的新装。
中和西镇南伙房村属于沿河地区,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57户,总人口3212人,现常住631户1762人,现有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25户63人,其中:脱贫享受政策18户40人,稳定脱贫7户2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2万亩,其中一直无法耕种的盐碱地近3000亩。
今年以来,南伙房村由党支部牵头,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反包农户土地的形式集中平整土地800余亩,社员自发平整土地800余亩。土地平整完成后,再重新以5亩为单位向农户承包稻田,承包的农户按每亩固定投资成本向村委会投资入股,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管理进行集中连片水稻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产业联合体。村集体将50%收益继续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建设中,30%收益用于帮扶贫困户和村内的相对低收入人群,20%用于人居环境整治包括公共设施投入和奖励资金等。
据了解,南伙房村利用乡村振兴发展资金40万元,改造盐碱地,发展水稻种植,采用“党支部 合作组织 贫困户”的模式,链接贫困户和边缘户6户,实现了五化:种植模式合作化;插秧、打药、施肥、收割机械化;统一合作经营规模化;统一购买化肥等生产资料节约化;最终实现土地收益高效化。
南伙房村水稻种植今年新增加1600亩左右,每亩地水稻比玉米收入翻一番,一亩地收入1000元左右,户均增收5000元。水稻种植推动该镇农业由分散的自给式耕作模式向联合的规模化和现代化经营模式转变,保证整村稳定脱贫,整村致富达小康,保证脱贫攻坚路上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