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

近代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前,遭受了非常多的苦难。华夏儿女自晚清时代身陷囹圄,在战火纷飞的民国艰难生活,而后又在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与死神共舞。炮火轰碎了大好河山,毁灭了先辈们幸福的生活。

所以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与人民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我党的领导人们就带着劳苦百姓,于神州之上重建家园。在这期间,我党的优秀先辈们挥洒汗水与青春,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善。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1)

黄菊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位生于困苦中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能力与学识,给很多百姓带来了好日子。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位在魔都为官40年,而后在69岁病逝时,以总理身份葬入八宝山陵园的传奇人物,究竟有怎样波澜壮阔的一生。

生于上海的优秀科研者

1938年,黄菊出生于上海,这个城市从此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好饭不怕晚,这个缘分还得先断一段时间,因为黄菊马上就得离开上海避难去了。究其原因在于,他出生于日本侵华的第二年。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2)

此时的上海,满大街都是凶狠的日本兵,黄菊的父母能够在这坚持到孩子的出生,已是实属不易。于是黄菊落地不久,他的父母就带着他开始转移。此去便是经年的前路未卜、颠沛流离。

他们的第一站是浙江省的嘉善,到达目的地的一家人还没来得及享受劫后余生的生活,苦难又来临了。因为就在他们到达后的不久,日本人又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很显然,对于江浙沪的富庶,日本侵略者跟黄菊的爹妈有着一样的认知。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3)

可能是因为日本士兵的侵略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也可能是因为已经无路可逃,黄菊一家没有选择再次逃走,他们在嘉善安顿下来。黄菊的童年就在东躲西藏中度过,所以他虽然出生在上海,祖籍却是浙江。

日子如水般滑过,黄菊的父亲在家的附近找到了工作。这位爸爸的薪水不多,仅仅刚够勉强养活一家人。然而在那个年代,一家人能在一起已经是一种幸运。幸运之家的父母有着卓越的眼界,于是他们在日子穷的情况下,还选择送黄菊上学。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4)

黄菊就这样开启了学堂之旅,他先后在嘉善县第一初级中学和省立嘉兴中学就读。儿时的困顿生活,并没有让他失去面对人生的斗志与向上的精神,黄菊一路以来努力学习,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在黄菊上高中时,我国已经处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社会环境基本稳定。没有外部因素的干扰,黄菊高考发挥的十分稳定,他以优异额的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在众多专业中,他选择了电机工程系电机制造专业。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5)

毕业后的黄菊被分配到了上海人造板机厂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彼时的“厂”和今日招机械工的“厂”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由于新中国没有先进的设备投产,所以当时的工厂不但要生产,还要负责相当一部分的研发任务。

黄菊不愧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他到工厂工作以后,带给行业和国家的反响也是比较炸裂。在经过仔细地研究与实践后,黄菊在厂里研制出了中国第一台可控硅电炉自动配电装置。

其后的十四年中,黄菊先后在两个工厂工作,从工人一步步走向管理层。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黄菊也受到了影响。满腹经纶的他被排挤、被边缘化。但是艰难的日子总会过去,黄菊再次迎来了自己在事业上的新生。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6)

执政为民的好官

从1977年到1982年,短短的五年间他就成为了上海市第一机电工业局副局长。看似火箭一般的升迁,背后却是以往的经验与知识作为燃料。1983年,工作业绩突出的黄菊正式被任命为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兼市工业工作党委书记,并由此正式进入政府部门。

由于在基层工作的时间实在是太长了,黄菊对于上海的情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这使得他在工作时,能更好的做出对党和人民有利的举措。黄菊同志在岗期间,能够做到积极团结各部门同志,使得所有人的工作效率最大化;他还先后配合两位市长进行上海市的相关工作。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7)

黄菊为政期间,上海的经济有了明显的回升趋势,他还用人民交给他的权利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极大地改善了上海市民的生活水准。黄菊的所作所为都被上海的群众们看在眼里,大家都很爱戴这位领导。

兢兢业业的黄菊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上海一工作就是好多年。2003年,65岁的他被正式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从此他有了更多的工作,也有了更重要的责任。

身居高位的黄菊并没有尸位素餐,他依旧保持着最初的工作作风,勤勤恳恳为人民做贡献。2007年69岁的黄菊病逝,按照相关规定,他的遗体被葬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后于2015年遵照其遗愿被移回上海福寿园公墓。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8)

小结

黄菊的一生始于战火连天,终于太平盛世;始于四散逃命,终于病魔缠身。这位副总理有着非同一般的人生,他的命运称得上是起起伏伏。幸运的是,他能在人生的低谷时期保持着正直、坚韧的美好品格。这是他的幸运,也是党和人民的幸运。这位生于上海的老者,最终选择了永归上海。

而今天的上海也如他所愿成为了大都市,如果他泉下有知,定可以感叹:终于不负邓小平同志的殷切嘱托。他的经历也充分地向我们说明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为人一世,最要紧的就是坚守初心与坚韧不拔。无论是幼时的劫难,还是后来的不被重用的数年蹉跎,都没能熄灭这位革命烈士心中熊熊燃烧的烈火。

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黄菊在上海耕耘40年)(9)

在后来的工作中,他始终记得入党的初衷,记得曾经在战争中见过的人间惨剧和累累白骨。这些深刻在骨髓的东西成为了他低谷时指路的明灯,也成为了他为官时践行的目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