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方言有哪些特点(西安人常说的几句老话)

西安人常说的一些老话,只有西安人才能听懂,外地人根本不知所云,你知道什么意思不?

1、死娃抬出南门了

西安人说某件事情没得救了,无法挽回了,就说“这事已经是死娃抬出南门了”。

西安方言有哪些特点(西安人常说的几句老话)(1)

在以前,成年人亡故就葬入祖坟,小孩夭折,就葬在南门外,孩子抬出南门,就意味着已经死了,没救了。

2、老人轻易不说“出玉祥门”

上年纪的老西安人轻易不说“出玉祥门”,是因为在民国初期,玉祥门是西安的刑场,死囚犯出玉祥门,就意味着被问斩了。

西安方言有哪些特点(西安人常说的几句老话)(2)

4、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在关中方言中,“刁”和“野”是一个意思,意思是空旷没人烟,比如说“那个地方刁野的很”,以前蒲城、渭南地广人稀,所以叫“刁蒲城,野渭南”,至于大荔县,也是地广人稀,小路错综复杂,从一个地方去另一个地方,走的岔路不一样,里程差远了,所以当地人问路一般不说多少理,只说怎么走。

西安方言有哪些特点(西安人常说的几句老话)(3)

在西安还有些方言土语,在古代其实是上层社会讲的“雅音”、”官话“,比如

5、把“吃”叫“咥(die)”

比如咥面、咥肉、咥饱了,其实出自《易经·履卦》”履虎尾,不咥人,亨。“意思是踩到老虎尾巴,只要处理的好,也不会被老虎吃掉。

西安方言有哪些特点(西安人常说的几句老话)(4)

6、把小叫”蕞”(sui)“

比如”这是蕞事“、蕞娃,个子蕞,这个出处就很多了,比如《东周列国志》”容身蕞尔,于心何忍!“,论衡·书解》‘蕞残满车,不成为道;玉屑满箧,不成为寳“,《左传》:“抑语曰:“蕞尔国。”

7、把”好“叫”“嫽”

比如,这事办的嫽得很、这戏演的嫽、味道嫽。《诗经·陈风·月出》唱道:“月出皎兮,佼人僚(嫽)兮“,《舞赋》”貌嫽妙以妖蛊兮,红颜晔其扬华“。

8、把祖宗叫”先人“

比如”这是羞先人呢“。《诗经.小雅.小宛》:“我心忧忧,念昔先人。”

9、把烦的不能再烦叫”叵(po)烦“

比如,这事叵烦的很,这个人很叵烦。《说文》:“叵,不可也。”《正字通》:“ 叵耐,不可耐也。”叵烦,不可烦。”

10、把漂亮、顺畅叫“倭也(wó ye)”

比如:这媳妇长的倭也、这事情办得倭也。宋人《文韵》中解释道:“倭,顺貌”,即是“平顺的样子”

11、把喝水叫”喝汤“

蓝田人现在还这样说。汤即热水,比如把温泉叫汤,成语赴汤蹈火。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