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球正手击球不稳定(运动专家击球瞬间)
好动网球
一、“包裹”还是“碰撞”?
流行的观点认为技术瞬间关键点是“包裹”,笔者相信很多网球之友在5毫秒的碰撞时间内应该感受不到拍弦是如何“包裹”网球的细节的,另外拍弦上没长着我们的神经,自然很难感知真实的情况了。
下面我们看下拍弦与网球碰撞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碰撞前
▲碰撞瞬间
▲碰撞后
弹 性 碰 撞
在经典力学中,碰撞是物体与物体之间,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有限量的动量传递与能量转换,同时伴随有极大的撞击力的动力学过程。网球拍与网球的碰撞时也是有能量损失的,碰撞的主要目的在于将来球的能量转换成拍弦的形变,然后用拍弦形变所储存的能量将网球撞击回去,这种能量转换非常快与有效,且有利于控球。
从碰撞的效果上看,球拍与网球的碰撞是弹性碰撞,球拍与网球的碰撞情况是上面这样的。
在拍弦与网球碰撞瞬间发生弹性形变后恢复原形的过程,我们常常用“包裹”一词来比喻球拍 “ 吃住球 ”了。其实把这一现象当成力学上的弹性碰撞来理解会减少些歧义与误导,因为产生的 “包裹” 现象不过是碰撞过程中网球与拍弦亲密接触后弹性形变。
拍 弦 磅 数
正式比赛规定网球必须释放一半它所携带的动能到它所撞击面上,当网球与拍弦上碰撞发生形变和能量储存时,高质量的拍弦会在弹性形变后将所产生的约95%左右能量返回给网球,拍弦仅消散了它所吸收能量的5%左右。所以在同一拍速下适当减少拍弦的磅数更有利于产生更高的反弹速度,但很多人认为拍弦磅数高一点更容易控球,目前尚无科学、有效的数据来证明与反驳这一臆想。
二、为什么包裹不住球?
流行观点认为只要用球拍的甜区去碰撞网球一定会产生亲密和温馨的“包裹”效应的,按照这一说法的推导,休闲网球拍(大头拍)与职业球拍在外界挥拍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具有更大的甜区与“包裹”效果,应该具有更大的反弹力吧,但职业球员为什么不选择休闲拍呢?
笔者在上图中画了一条轴线,按照经验来说撞击点越靠近轴线与甜区的交汇处,控球越好,也越能打上劲。所以笔者更倾向于下面的这个图的说法。Power区也在轴线上,并且适当增加了一点转动半径,球拍撞击的线速度自然也会提高一点的。
极 化 动 量
力学的旋转效应称为转矩(torque)或力矩,物体的旋转状态取决于施加在它上的力所产生的转矩的平衡状况,看下平面图:
伦斯特伦将球拍沿着拍柄方向的轴线转动的惯性动量大小称为“极化动量”,是网球对球拍横向偏心碰撞产生的偏转力矩造成的,其大小与拍框到轴线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极化动量核心要义如下:
如果网球与拍弦撞击点远离轴线,球拍就会旋转。
撞击点远离轴线越远,手部越不能阻止球拍的转动。
撞击点距离轴线越远,网球碰撞前的速度越大,球拍的旋转就越厉害。球拍旋转的越厉害,网球最终反弹力也就越小。
上图简直给小编看蒙圈了,球拍在天王手中转了吗?请用你的火眼金睛一起来分个乾坤。
本文参考书籍:
(1)《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TENNIS》;
(2)《世界一流网球技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