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

赏读王维《相思》红豆,秋来最相思

秋天来了,是万木果实丰收的季节。在一本古籍里,翻阅秋的诗词,忽然看到了王维的《相思》

“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朝王维《相思》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1)

初看时,我觉得不对,因为从小读的是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怎么到这里,变成了秋来发故枝呢?

或者是由于秋天气肃,我马上联想到王维的另外一首名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在沉静的秋天的九月九,茱萸果,也是红色的,唐宋之人采撷茱萸之红果枝佩戴在帽子胸前,一来辟邪,二来唐人钟情红色,象征阳气,明丽,有着秋天视觉上的美好。

好的东西让人不安,但是只是让人略略不安。

比如王维这首《相思》,秋天里读来,更有沉静深沉的风味。

红豆生长在南国,秋天来了,红豆在旧的枝叶上结出红色的果子。

我愿你多多采摘,因为红豆代表着最深沉的相思。

如果放在红豆成熟的秋天,这首诗完全应景。

且“秋来发故枝”,更有层次和时光酝酿的成熟美,是秋天来了,红豆在旧的枝头结成果实,代表一种时光和感情的执着和恋旧。是从岁月风霜里,成熟的红豆子,不离旧的枝头。代表相思从骨,愈秋愈浓。

因为“秋来发故枝”,让这首诗,忽然有了岁月悠长的感喟,让人的阅读审美,慢了下来。

仿佛是需要一段停顿,再发出感言。

看见这风露风霜里成熟的红豆,我愿意你多采集,因为红豆本身的成长,就是凝结最浓郁相思的过程,此物最相思。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2)

比如“春来发几枝”那种带着恋情憧憬之美,有着期待的美好,“秋来发故枝”,更有一种沉定成熟的感情之美。这就是相思。

王维是少年天才,对于离别之感,他往往比同龄人深邃。他十七岁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已经显示出,他把握这种离别感的深沉。我不在兄弟你身边,就知道你会拿着茱萸,惘然若失,因为哥哥我不在你身边。而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千古名句,老少能诵,如果不特地去看作者写作的年龄,还以为这是饱经沧桑的中年人的作品。

我来写这些,是说明什么呢?

是以王维的聪慧深沉,写红豆,秋来发故枝,更符合他一贯的文风和情感深度。

尤其一个“故”,更符合王维一生从往事和感情中寻找安慰的心灵状态。

王维是唐朝早慧的天才诗人音乐家,但是这个十几岁从山西到达长安,因为音乐天赋而受到贵族热宠的年轻人,始终有种天才和世事之间的距离感。他曾经作为皇子的老师出入宫廷,又曾经在唐玄宗时代管理过宫廷音乐,和李龟年这些著名的乐师有交集,结交来往的都是皇族贵族高官,但是他却无心经营仕途,在30多岁开始营造园林,40来岁隐居,在喧嚣的盛唐,可谓火中清淡的莲花。但是他本人并不是一味虚无。相反,他对于感情,对于世事,有着敏感的认知。

他在长安做官期间,经营辋川别墅,一方面是回避皇族贵族朝堂间的政治风雨,一方面是缅怀沉浸类似家乡自然的山水,将深深的相思,寄托在山水之间。

所以,我知道,王维恋旧,恋一切过去中的美好。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3)

那么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呢?

王维曾经管理过宫廷音乐,他的《渭城曲》,就是通过大型宫廷音乐的演奏和传唱,流行到大唐的天涯海角,“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那么和他合作的乐师,自然是顶流。其中李龟年有没有助力这首《渭城曲》不得而知,但是王维的这首《相思》也广泛流传,还有一种说法,这是写给安史之乱后,流落江南的李龟年的。

因为这首诗,还有一个两个名字《江上赠李龟年》和《相思子》

先谈谈《相思子》,也就是这不是写的相思花,相思树,恰恰写的是成熟的红豆,红豆又叫相思子。

在唐朝,江山一统之后,国家太平,很多南方珍奇的特产,源源不断运往北方。

产自南方的一种红豆,珍奇可爱,流行长安都市。唐朝李匡义《资暇录》中写,“豆有圆而红其首乌者,举世呼为相思子。即红豆之别名也”

就是说南方有一种红豆,头顶是黑色的,世上的人都称为相思子,是红豆的别名。

而这种红豆,有什么用处呢?一是果实坚硬光亮,妇女用来做首饰,要知道唐朝尚红,喜欢一切华丽的红色,二是这种红豆,和脂粉香膏混合在一起,有助香留香延迟香氛的作用,三,这种带着黑色痕迹的红豆,像相思红泪,被作为情感的载体物,流行一时。

当然也是因为唐朝南方的物产到了北方,物离乡贵,而成为中高档的奢侈品。

王维在京城,见多识广,就算没有看见过红豆树,他也知道,这种红豆叫相思子。

王维这首诗,一定是写给在南方的朋友,因为在南方的秋天,红豆成熟,才能见枝而采。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4)

安史之乱的爆发,至少在表面十分突然,唐玄宗在次年7月的出逃十分仓促,留下大量的宫廷人员。王维有辋川可以退居,而李龟年,则因为某种原因,去了江南。

现有的资料无法证明王维在安史之乱后,到过江南和李龟年有过交集,最有可能的是,在安史之乱次年,李龟年决意下江南,和王维话别。

虽然王维表面上为人清淡,但是作为一起见证过帝国繁华的音乐家,逢此乱世,前途不明,且相见无期,这首诗,应该是写在这个时候。两人话别。

李龟年何以要去江南?或者有他的家眷,故人,或者因为两人手边的红豆,联想到南方的红豆。

此时若不是战乱,应该是南方红豆成熟的季节,源源不断的红豆,会装点京城千秋节,八月十五九月九的热闹和喜庆吧。

但显然,现在繁华被击破,安稳被洞穿。

红豆生长在南国,又是秋来,应该树上开始长出红豆了吧。

你去往南方,多多采集红豆。因为红豆如雷,最是寄托相思。这相思是故人的,是盛唐的,是沉重的,是泪里带笑的。

是期待你回来,却又君问归期未有期的,因为惘惘的是时代的动荡。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5)

李龟年流落江南,带着一套音乐班子,靠演唱养活自己和伶人。

安史之乱后,改朝换代,李龟年当然也返回不了长安。但是战争平定,人们缅怀盛世,在湖南,收到采访使的邀请,在湖南江船上举行歌会,李龟年唱出了王维的《相思》

我仍旧相信,这首诗歌是“秋来发故枝。”

战争流落的悲哀,对太平的向往,对往事的缅怀,都在这首深沉的红豆里。

帝国一流的音乐家,就算班子不全,那情感和歌喉更加浑厚动人。

王维的《相思》红豆,经过李龟年岁月磨难的演绎,更加深邃动人。

那红豆是在树上,是从旧的枝头长出鲜红的颗粒,是凝结岁月风霜不灭的相思啊。

是对故人,是对故国,是忆旧,是传承,是情感的滔滔江水,是红泪凝珠。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6)

也许王维也去过江南,无论这首诗是写在长安的战乱离别之时,还是在涛涛的秋江之上,那种感情岁月的魅力总是不减。

你心中的王维的红豆,是春来发几枝,还是秋来发故枝呢?

以上图片均非唐朝相思豆,下面选录网上一张,看看真正相思豆。

相思你听过王维的红豆生南国吗(王维的红豆生南国)(7)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图片来源网络。清新秋色紫薇八首:紫薇开最久,新花发故枝

纳兰性德慷慨好词,惊风吹度龙堆,谈谈纳兰性德出使的地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