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面向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

青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面向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1)

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半导体行业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Moore's law)的轨迹高速的发展。随着硅芯片已逼近物理和经济成本上的极限,各界纷纷预测,摩尔定律在不久的将来面临失效,半导体行业正逐步进入后摩尔时代。

“后摩尔时代”来临,

如何把握新时代、新机遇?

青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面向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2)

本科化学、硕士材料、博士机械工程、博士后微电子、海外留学后一头扎进电子制造与半导体显示……20多年科研创新之路走来,张建华打破了数个学科间的“墙”,在学科交叉之路上越走越广。

“要拆卸四堵墙:

一是拆掉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

二是拆掉校内各学科之间的墙;

三是拆掉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墙;

四是拆掉教与学之间的墙。”

上海大学老校长钱伟长先生的铮铮教导,

她铭记于心。

2003年自英国留学归国,她回到母校上海大学一直从事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工作,2005年创建了新型显示领域国内第一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围绕新一代AM OLED显示产业链,涉及电子材料、机械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仪器科学等多学科多领域。

从海归“青椒”到国家级人才和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从“启明星”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她不仅打破学科之间的“墙”,更打通了实验室与产业之间的“壁”,架起了应用基础、工程技术和产业应用的“梁”。

她和产学研团队

率先在国内实现多个第一,

第一条8英寸AM OLED

工程技术研发中试线,

第一款7英寸AM OLED彩色动态显示器,

第一台高分辨率平板显示光刻机,

第一款实现示范应用的柔性显示衬底材料,

第一款超高分辨硅基微显示驱动芯片等。

多次突破了海外技术垄断,

支撑并与我国高分辨显示、AM OLED

及柔性显示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共同成长。

如今的她,又投入了新的学科交叉前沿,作为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带领着本科生的教学与科研。她正身体力行地为未来集成电路的人才们,培育着学科交叉与产学研融合的土壤。

集成电路人才培养

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需共同发力

“集成电路本身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实践性特别强的产业,也呼唤着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卓越创新工程师人才。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在未来几年是青年工程师大展身手的好机会,缺口近10万人,因此如何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培养集成电路卓越工程师至关重要。”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执行院长、上海市智能感知芯片技术协同创新主任张建华在接受上海科技采访时谈道。

近年来,如何更好地培养支撑我国集成电路高速发展亟需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工程师,是产业、科研、教育等相关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2020年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通知明确,设置“交叉学科”门类,并于该门类下首批设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

“在传统的学科体系下,每个学科专注于学科自身的发展。”张建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然而,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链都较长,恰恰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产业,因此,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链正呼唤着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张建华认为,

培养集成电路紧缺人才,

需要做到两个“融合”

——产教融合与科教融合。

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界的实际人才需求脱节,以前一直是集成电路领域人才培养的一大痛点,但现在大家齐心协力正在破解。张建华表示,要击破这一痛点,需打破高校和产业之间的围墙办学,需融合高校和产业的优质师资力量,科技创新资源要反哺教育,通过产业技术和科研创新项目牵引,培养学生具备拿得起的工程实践能力。

“一谈到实践,我们脑海中常常蹦出的是传统工程师,但其实集成电路工程实践是非常复杂的,覆盖设计、制造、装备、材料、应用等多个方面。”张建华表示,目前,上海大学结合集成电路产业需求,率先探索推进“四个一”实践,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以及众多企业共同推进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计划。

科研与产业的关系

“就像鱼和水”

在采访中,张建华谈道,集成电路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总体而言,技术发展非常快,有用的科研最新成果,有机会马上拿来用”,集成电路领域的科研与产业关系非常紧密,“就像鱼和水一般,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张建华以智能手机行业为例,每一次产品的升级,背后都是包括芯片、屏幕等最新技术的迭代。

因此,张建华认为,高素质科研能力养成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产业实践同样重要,科教融合与产教融合是不矛盾的。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正与中科院上海分院一起,积极推动集成电路一级学科的建设。

青岛大学集成电路设计(面向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3)

上海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 2500 亿元,约占全国 25%,集聚重点企业超过 1000 家,吸引了全国 40% 的集成电路人才。

“在集成电路人才培养这方面,上海大学正在集聚最好的资源。”上海大学联同30余家企业,组织上海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训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前4期已吸引全国各地青年大学生900余名主动学习,也吸引了英国、澳洲、德国、日本等留学生。

“集成电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人才需求巨大,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很高。”张建华表示,作为上海市重点支持的大学,上海大学将继续积极探索,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源源不断贡献高质量人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