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成孤家寡人了什么意思(原来孤家)

古装剧经常能看到古代皇帝自称“孤家”、“寡人”,最近听《道德经》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叫了,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又成孤家寡人了什么意思?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又成孤家寡人了什么意思(原来孤家)

又成孤家寡人了什么意思

古装剧经常能看到古代皇帝自称“孤家”、“寡人”,最近听《道德经》终于知道为什么这样叫了。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第四十二章“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也就说古代侯王(也就是君王,皇上)经常自己称呼自己孤寡不谷,那为什么自称孤寡不谷呢?可能很多人没去考究过,来源就在老子的《道德经》当中。

“孤”指没有了父母,孤儿指的就是这个意思。“寡”指的是妇女失去了丈夫,常称寡妇即是这个意思;“寡”最早的意思也指的是分东西分的少,“不患寡而患不均”里边的“寡”指的就是少的意思。“孤寡”合在一起通常指的是家里边人口凑不齐,有人不在了,留下自己一个人,说明这个家庭是不幸福的。君王自称孤寡也就是说自己不幸福的意思。

“不谷”什么意思呢?谷的字面意思是粮食,不谷就是说吃不了粮食了,马上要死了。还有一种解释说“谷”是个通假字,“谷”通“毂”,“毂”指的是车轮的中心,相当于自行车轮中心车轴的地方;在《道德经》第十一章讲到“三十辐共一毂”,就是说三十根辐条连接在一个车毂上,相当于三十根自行车车条;因此“毂”形象引申为力量汇聚之地。山谷也指低洼之处、四周水流汇集之地。所以“谷”也引申解释为众望所归、拥戴、推崇等,“不谷”也就是不被众人拥戴。

从意思解释可以明显看到“孤寡不谷”都不是什么很好的称谓,那为什么古代君王要自称“孤寡不谷”呢?

这是有前奏的,在讲这句话之前《道德经》的章节内容中,老子反复提到作为天下的领导者要放下个人利益为百姓做事、为大众谋福利,但又不要整天想着这个目标;老子认为所谓高低贵贱都是人为的区分,真正我们所崇尚的高、贵,其实都是结果,都是外在表现。真正里面内核是低和贱。

在这里指的是君王之所以能被推举做君王,是要为百姓做事的,但人都有弱点,一旦做了君王往往有时候会忘了根本,就感觉自己高高在上、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忘记了到底是为什么做事。所以这里古代君王自称“孤寡不谷”,就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消除自我,不要觉得自己太高大,把自己放低,所以用人生中最倒霉的事来做自己的称谓。

历朝历代君王都虽延用了这种自我称谓,但真正懂了《道德经》这句话真正意义的在少数,所以后世多流于形式,皇帝也是参差不齐啊。

放到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当然我们不用去自称“孤寡不谷”,但我们可以去领悟老子的核心表达意图,我们做出了什么成绩或者为大家做了什么好事或者大家推举我们去做什么,别把自己抬太高、别太把自己当回事,把自己放低一些,只是去做有利于大家的事,不念其他,足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