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鸿雁的别称(慰藉古代人心灵的)
鸿雁和青鸟:慰藉古代人心灵的“信使”
文/老张在路上
01
时空是人类存在的形式,人在时间中老去,在空间中生活。
空间的阻隔,人类产生了通信的需要。
我们的祖先在没有发明文字和使用交通工具之前,就已经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借助于呼叫、打手势,或采取以物示意的办法来相互传递一些简单的信息。
现代考古研究发现,早在半坡人时代,出土的陶器上绘有一些形状规则的符号,专家们推测,那是原始人类传送信息和记事的符号。这说明,6000多年前的半坡人,他们在共同农牧、渔猎、制陶、议事和共同防御敌人、野兽的行动中,已经有了相互通知和传达信息的活动。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中记载:舜设“纳言”官,“听下言纳于上,受上言宣于下”,从而做到“明通四方耳目”。这说明,舜帝时,已经有了口头或其他方式的上传下达有组织的通信活动。
夏王朝建立后,国家对地方实行管理,需要较为严密的通信联络。夏朝设立了“牧正”、“庖正”和“车正”等与交通有关的官吏,交通道路及其设施的增多,通信自然比以前更加多样化和顺畅。
甲骨文记载,到商朝时,已经有了“边报”,边境有事,守将就派人到殷京报告发生的战况,这是有组织的国家通信行为。郭沫若和陈梦家著作里对甲骨第431片、第512片、第513片的解释,都说明了这一点。
纣王在位时,已经有了“声光”通信手段,古代传说中有一段关于商纣王使用烽火的记载,这个时间比后来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还要早400多年。
到西周时候,我国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汉语大词典》解释“邮驿”:邮驿,驿站,传舍。传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置,曰驿。
各种不同的传递方式有了不同的名称。比如:以车传递称作“传”,这是一种轻车快传;还有一种车传称为“驲”;另有一种叫做“徒”的,则为急行步传,让善于快跑的人传递公函或信息。
在西周的邮传驿道上,沿途设置了休息站,叫做“委”、“馆”或“市”,并有一整套管理制度。
当时周公被封于鲁,姜尚封于齐。姜尚到齐后不讲政策,滥杀了当地两个贤士。周公闻听此事后,立刻乘“急传”赶到齐都临淄,制止了姜尚的专断行为。“急传”能如此迅速地赶到,说明当时驿路的畅通,而“急传”当是为紧急情况下的通信。
然而,这些都是官邮,是供朝廷、政府以及帝王和达官贵人所使用的。 比如“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皇帝家的“快递”,平民百姓是无福享受这个服务的。
明代永乐年间,宁波帮商人首创“民信局”,此后私邮才逐步发展起来。民信局是由私人经营的赢利机构,业务包括寄递信件、物品、经办汇兑。到了清同治、咸丰、光绪年间,全国大小民信局达数千家,机构遍布国内及华侨聚居的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地区,形成内地信局、轮船信局和侨批局(福建话发音“信”为“批”,故侨批局也就是侨信局,专门为南洋侨民服务)。各民信局之间还联营协作,构成了民间通信网。
1928年,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召开交通工作会议通过决议:“民信局应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一律废止”。到1935年,民信局彻底销声匿迹,从此,邮政通信又成为官办。不过,此时的官办已对私人服务,和最早的官办邮政通信已是两回事。
02
在中国古代,官府公文通信由邮驿负责传送。私人之间的通信又依靠什么方法呢?其实,在古代,私人之间的通信往来,路径很窄。大多依靠商旅、同乡返家捎带。
而这种捎带,一没有时间保证,不知多久才能到达收信人手里,所以才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叹;二是容易遗失,有的还被捎信人故意遗弃。比如著名的“误付洪乔”的故事。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不能作致书郎。”
这是个故事是说:晋朝豫章太守殷羡,字洪乔,在离任时,很多人委托他捎带书信回家乡,因那时还没有私邮,官邮不准私人寄信,只有托人捎带。他很客气地接受了100多封信,可到了石头渚就将信全部扔进河水里。后来当人们收不到信总联想到信是托洪乔捎带的,“误付洪乔”就成了成语,用来比喻把信件寄丢了或没有收到对方的信件。
长城、黄河、长江;五岭、昆仑、潇湘,这些空间的阻隔成了古人的宿命,人们开始幻想,如果能够有某种神奇的东西,让空间不再阻隔,让天堑变成通途,让人和人之间的联系不再困难,该是多么好?
书信,在古代的别称叫“鱼书”。在纸张出现以前,书信多写在白色丝绢上,为使传递过程中不致损毁,古人常把书信扎在两片竹木简中,简多刻成鱼形,故称之为“鱼书”。
在汉代诗歌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古人的通信方式。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可思,宿昔梦见之。
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辗转不相见。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这首汉乐府诗,最早见于《昭明文选》,题为“乐府古辞”,李善注云:“言古诗,不知作者姓名,他皆类此。”
《文选》五臣注说:“长城,秦所筑以备胡者。其下有泉窟,可以饮马。征人路出于此而伤悲矣。言天下征役,军戎未止,妇人思夫,故作是行。”大意为:“长城是秦国用来防备匈奴所建造的。山下面有泉窟,可以用来饮马。远征的行人路经于此而伤心了。天下的征役和战争还没有结束,家里的妇人思念远征的丈夫,于是创作了这篇《饮马长城窟行》。”
这一首描写思妇之情的诗歌,诗的前八句以“青草绵绵”起兴,“思远道”,又说“不可思”,只有在梦中才能相见;刚一说梦,又忽然觉得梦境非真,相见仍然艰难。
紧接着四句,以比喻接上文,进一步表现思妇的思情。
最后八句,写思妇收到家书时的情节,既可能是真的,亦可能是一种极度思念时产生的幻想。
在那个时代,战乱与动荡造成的家人离散很多时候是不可避免的,日子总要过下去。“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这样简单的几句真切的关怀也就足够感动了。
《孟冬寒气至》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詹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此诗也是以一位女子思念远方爱人时自述的角度来写的,“客从”四句,不是叙述眼前发生的喜事,而是主人公在追想遥远的往事。后面的“三岁”句说明她在三年前曾收到丈夫托人从远方捎来的一封信,此后再无消息。而那封信的内容,也不过是“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结尾两句,我全心全意地爱着你;所担心的是,我们已经分别了这么久,你是否还知道我一如既往地忠于你、爱着你呢?
《客从远方来》是《孟冬寒气至》的姊妹篇。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
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
文彩双鸳鸯,裁为合欢被。
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
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
远方客人突然造访,送来了“一端”(二丈)织有文彩的素缎(“绮”)。一端文彩之绮,本来也算不得怎样珍贵;但它从“万里”之外的夫君处捎来,便带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素缎展开,上面还织有文彩的鸳鸯双栖之形。制成“合欢被”,夫君回来就可以和她同享夫妇之乐了。女主人公说:就让我与夫君像胶、漆一样投合、固结吧,看谁还能将我们分隔!
这三首诗中所写的远方讯息传达者,都是一个“客”。 这个客只能是商旅或是返乡之人。无论对于游子还是思妇,这样的“客”替传书的机会,并不多,所以才有她们的“喜欲狂”。而没有“客”来的时候,等待她们的只有慢慢长夜里的无尽相思。
03
山高路远,音书难托。没有代为传信的“客”,古人幻想有一只空间无法阻碍的鸟代为传信,春天北归,秋日南飞的鸿雁担负起这种使命。
鸿雁,雁属,大型水禽,嘴黑色,体色浅灰褐色,头顶到后颈暗棕褐色,前颈近白色。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
鸿雁是候鸟,分布于中国北部、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从鄂毕河、托博尔河往东,一直到鄂霍次克海岸、堪察加半岛和库页岛,都有它的身影;越冬飞到中国中部、南部、以及朝鲜半岛和日本。
鸿雁每年秋季南迁,它们的身影和叫声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后人以鸿雁传书代指通信,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最早见于汉代苏武的故事。
《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这个故事很有名。汉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有让苏武回汉。
这就是“鸿雁传书”的典故,也是鸿雁代指书信的由来。
先秦时期的诗歌,早就有了鸿雁身影。
《小雅·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次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
鸿雁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所以以之起兴。
在《诗经》里,鸿雁由人们日常生活的“伙伴”,进而成为诗歌的托情意象,此时还并没有“鸿雁传书”的影子。
《楚辞》有4篇写到雁,屈原的《思美人》中有一句:“因归鸟而致辞兮,羌宿高而难当”。洪兴祖注曰:“思附鸿雁,达中情也”。这只归鸟传达的也只是“情”,也不是“书”。
虽然汉代有苏武“鸿雁传书”的典故,然而在汉代诗歌中,鸿雁和书信连在一起也并不多,东汉末蔡琰《胡笳十八拍》里写过鸿雁传书:“雁南征兮欲寄边声,雁北归兮为得汉音。雁飞高兮邈难寻,空断肠兮思愔愔。攒眉向月兮抚雅琴,五拍泠泠兮意弥深。”
《胡笳十八拍》是否为蔡文姬所作,学术界争议颇大。
从南朝乐府民歌开始,鸿雁和书信有了密切的结合。首先是著名的《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就是盼望书信的意思。
盼郎不至而盼有信来,然而信也没有。“鸿飞满西洲”,并非女主人公看到了大雁飞满西洲,而是一种猜度之词。其意是说,时值秋日,“鸿飞应满西洲”,而人皆谓“鸿雁传书”,为何你竟无音信?正是带着这种疑惑的心情,这位女子“望郎上青楼”了。“青楼”,漆成青色的楼,在南朝所指不一。曹植《美女篇》云;“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则“青楼”指显贵家之闺阁。《南齐书·东昏侯纪》谓:“世祖兴光楼上施青漆,世谓之青楼。”则“青楼”指帝王所居。青楼虽高却仍然望不见,望不见又并不甘心,便有了“尽日栏杆头”的执着。
04
唐代诗人写鸿雁传书最有名的是杜甫的《天末怀李白》: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在杜甫诗里,鸿雁虽可传书,可江湖秋水风浪险恶,鸿雁也无法飞到李白那里;张若虚同样写思妇离游人太远,善于传书的鸿雁也无法飞到。
和唐诗相比,宋词写离愁别绪太多,鸿雁传书意象使用列是频繁,有人统计,在宋词中,鸿字和雁字合起来使用出现过2000多次,实在举不胜举。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云中谁寄锦书来”,明写别后的思念。独上兰舟,本为排遣离愁;而怅望云天,偏起怀远之思。盼望锦书到达,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辛弃疾《菩萨蛮·送祐之弟归浮梁》: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
雁无书尚可,妙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这是问鸿雁,你这大雁,给我带书信了吗?
辛弃疾《王孙信·调陈萃叟》: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鸿雁飞时,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所以叫“雁字”。把天上 “人”字形雁字,比成被鸿雁调戏:不替人传书,却又带来远方人儿的相思之意。
说来说去,古人非傻瓜,并不是不知道鸿雁捎书是幻想,是不可能的事,只不过古人把这种幻想引入文学书写中,从而负载了丰富的内心世界。
那种浪漫、深情、无助、孤寂、思乡、羁旅,家国之痛和相思之意,全付于鸿雁这大鸟了。
除了“鸿雁”之前,能传书的还有“青鸟”:
据《山海经》记载:“又西二百二十里,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另《山海经·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又《山海经·大荒西经》:“三青鸟赤首黑目,一名曰大鵹,一名小鵹,一名曰青鸟。”
这三只神鸟,是西王母的随从与使者,它们不但为西王母觅取食物,还能飞越千山万水为西王母传递信息。三青鸟是凤凰的前身。
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五》云:
翩翩三青鸟,毛色奇可怜。
朝为王母使,暮归三危山。
我欲因此鸟,具向王母言:
在世无所须,惟酒与长年。
传说西王母前往汉宫时,青鸟前去传书,青鸟一直飞到了承华殿前。汉武帝看到这只美丽可爱的鸟儿,甚为惊奇,便问大臣东方朔这鸟叫什么名字?是从哪里飞来的?东方朔告诉他说这只鸟叫青鸟,是西王母的使者,现专门为报信而来的,西王母很快就要来了。果然过了一会儿,西王母就由大黧、少黧两只美丽的鸟儿左右扶持着,来到了殿前,汉武帝与群臣赶忙迎接西王母,热情款待。
从此以后,青鸟被文人墨客赋诗吟颂。
李白诗:“愿因三青鸟,更报长相思”、“三鸟别王母,衔书来见过”。
李商隐诗:“青鸟西飞意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韦应物诗:“欲来不来夜未央,殿前青鸟先回翔”。
南康中主李璟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神话里的青鸟变成了可爱“信使”,成了鸿雁的伙伴儿,谁说古人不会神思遐想?
(本文图片为网络资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