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的时光隧道是怎么回事(反复横跳的它在犹豫什么)
最近俄乌冲突看的人眼花缭乱,各种热斗和冷战,还有接踵而来的贸易战,制裁手腕也是一出出上演,美西方疯狂制裁,俄罗斯精准反击,打的有来有回,也让世界不断寻思,别打了日子艰难,和平多好。
按理说,这双方争锋相对,跟中立国瑞士其实没啥关系,但奇怪的是,自从1815年维亚纳会议之后就成了永久中立国的瑞士,这一次却态度摇摆,一会儿说要制裁俄罗斯,一会又改变态度坚持中立。
很多时候我都会想,如果失去了中立的金字招牌,瑞士还会剩下什么?
从这个角度看,瑞士是拿国运在试探!
那么瑞士的中立国到底如何来的?
为什么他成中立国能特别安全?
为什么现在时局下瑞士摇摆了?
今天就讨论讨论这个问题。
(真放弃?)
一:瑞士从诞生开始就有的基因,缓冲区。一个国家的基因都和诞生的地理位置,还有历史源流有关,瑞士的中立基因,其实在国家诞生之前的雏形期就有了。
瑞士国土范围原本是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作为欧洲最早的土著之一,凯尔特人在经过生息繁衍后,扩大到了几乎整个西欧地区,还曾在全盛时期,攻克了罗马城,也算一股不小的势力。
居住在现在瑞士领土上的凯尔特人,是“海尔维第部落和雷托部落”。
这两个部落为何居住在瑞士地界?
原因也很有意思。
公元前70年的时候,分布在欧洲北部的日耳曼人不断迁移到欧洲中部,直接挤占了凯尔特人的生存空间。
野蛮的日耳曼人,比凯尔特人更彪悍更危险,这就让“罗马共和国”起了心思。
既然日耳曼威胁更大,那我们就扶持相对好控制的凯尔特人,当自己的助手可好?
随后在伟大的凯撒指引下,原本逃亡高卢西南部及大西洋沿岸的凯尔特人海尔维第部落,就在遭遇了罗马共和国打击一番后,成了罗马共和国的盟友和抵抗日耳曼人的前沿阵地。
(凯撒的算计)
这就是瑞士最早原住民,“海尔维第部落”的命运,他们在凯撒安排下,成了罗马前沿阵地,进而在后续因为文化融合,成了罗马的一个行省。
随罗马统治而来的,还有罗马后来的国教基督教。
经受文明的辉光,还有宗教的影响,瑞士地区在100年—250年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但这快速发展期,却止步于日耳曼入侵。
公元3世纪,日耳曼民族的分支阿勒曼尼人和勃艮第人纷纷迁入瑞士地区,并在瑞士建立了最早的王朝勃艮第王朝瑞士进入混战时代和日耳曼人影响辐射的时代。
公元401年,罗马帝国军队,再也忍受不了日耳曼人骚扰,直接撤出阿尔卑斯山以北,失去罗马帝国帮助,瑞士彻底沉沦。
随后的瑞士,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西部是勃艮第部落联盟,中部和东部是阿勒曼尼部落联盟。
这两个部落联盟,因为受到罗马文化影响的不同,在后续走上了两个方向。
受罗马文化影响更深的瑞士西部勃艮第部落,在后续发展中成了瑞士法语区,罗马化程度更低的中东部地区,则成了今日瑞士的德语区。
(今日瑞士语言分布)
这状况跟英国的英格兰和苏格兰相似。
因为罗马帝国,也是个不要穷地方的国度,经营的都是相对富庶的区域,对穷山恶水不太在乎,比如英格兰就比苏格兰富裕,于是罗马帝国就经营英格兰,用哈德良长城,将不服管的苏格兰排斥在外。
两大语言区,让瑞士多了分裂的因由,因此日耳曼人治下的瑞士小国众多,混战了一百多年后,才在公元536年被法拉克王国给统一了。
法兰克王国虽然盛极一时,但却在查理曼大帝死后一分为三,根据《凡尔登条约》规定,变成了中、东、西三个法兰克王国,也就是今日法、意、德,三大欧洲强国的雏形。
根据条约,瑞士裂开了,分属于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
这状况一直持续到后来“中法兰克王国”衰弱,神圣罗马帝国诞生后的1033年。
(分裂的法兰克王国)
二:战火中诞生和瑞士中立。神圣罗马帝国初开始也算强盛。
却在后续的教权和世俗斗争中日渐衰弱,皇权不振让地方割据横行的诸侯,成了帝国实际掌舵人。
这群诸侯,一个个拉帮结派,跟王权分庭抗礼同时也各立山头。
让神圣罗马帝国,很有中国周朝风范。
这其中,属于瑞士的诸侯就是策林根家族,他们带领瑞士地区建立了特有的城镇自治体制,也为后来的瑞士联邦诞生埋下伏笔。
伏笔埋下之后,经过两百多年酝酿,终于迎来了哈布斯堡家族跟瑞士本土势力的对抗。
13世纪确立了瑞士王权的哈布斯堡的鲁道夫力图,在1291年8月1日,迎来了瑞士永久同盟的挑战。
(割据的神罗)
这瑞士永久同盟,就是施维茨、下瓦尔登、乌里3个州联合的产物。
随后,瑞士开始了如火如荼的主权战争,1315年瑞士同盟军在莫尔加藤战役击败哈布斯堡军队。
初战得胜的瑞士同盟军再接再厉,经过40年苦战,在陆续接纳卢塞恩、苏黎世、格拉鲁斯、楚格、伯尔尼加入同盟后,终于在1499年彻底战胜奥地利军队,获得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独立承认。
被承认独立的瑞士,在后续吸纳巴塞尔、沙夫豪森和阿彭策尔地区后,就几乎有了现在的瑞士版图。
可被承认独立的瑞士依旧被不少人窥伺。
1515年瑞士同盟被法国和威尼斯联军击败,失败后的瑞士痛定思痛,开始奉行中立政策,坐看欧陆大国争斗,自己开始了另一条立国之路。
这立国之路,就是当雇佣兵,弄好人缘。
(武装立国)
三:雇佣兵,瑞士立国之本。弄中立国政策后的瑞士,变得人见人爱。
这人见人爱,一开始的诠释,就是15世纪法国的勃艮第战争。
当时法国皇帝路易十一诉求强化中央集权,却遭遇了以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为首的权贵反对。
两方矛盾不可调和后,大胆查理联合大贵族们弄了一个“公益同盟”,反对法王。
路易十一一看,立马将支持自己的小贵族和中产阶级团结起来,两方组团对垒,开始了勃艮第战争。
1465年7月13日,路易十一在蒙莱里一役中吃了败仗,失去大片领土。
痛定思痛的路易十一寻思,这样打下去不是办法,要找帮手啊,就找瑞士人帮忙。
当时的瑞士人,也起了打仗赚钱的心思。
至于为什么,一个领土上大多数是山地的国度,不算富庶啊,除了山地彪悍的民风练就的士兵,他们就没有啥特产。
这下,就让瑞士雇佣军在欧洲出名了。
1476年,瑞士人在法国金钱诱惑下,联合德国人一起,组成联军进攻勃艮第公爵,接连在格拉松、莫拉等战役大获全胜,直接干死了大胆查理。
(大胆查理)
数年后的1492年,法国获得了勃艮第公国,瑞士也收获满满,成了赢家之一。
跟法国人打仗,给瑞士雇佣兵做了最好的广告,弄得英勇善战的瑞士步兵,成了欧洲香馍馍。欧洲土豪纷纷慷慨给钱,让瑞士人帮忙打仗。
那个时候,法国军中有2万瑞士雇佣军,至于欧洲其他国家,散落的瑞士雇佣军也有6万人之多。
一个不大的国家,有8万人当兵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这真是奇景啊!
随后的三十年战争中,瑞士也很有意思。
国家态度上,瑞士坚守中立,国民态度上,瑞士人踊跃参军。
交战双方都有瑞士人的身影,也让财富源源不断流入瑞士,更让瑞士完成了最早的资本原始积累。
自那以后,瑞士人就成了欧洲最优秀的兵源地,瑞士步兵也成了强军的代名词。
更奇葩的是,尚武之风盛行的瑞士,居然没有正规军和常备军,实行的一直是民兵制。
简言之,我们不要军队,只要打仗了,招呼一声就能乌拉拉来一大批人。
这就是瑞士的实力,全民皆兵。
(瑞士仪仗队)
四:刺猬国,居安思危。全民皆兵的瑞士,凭借易守难攻的山地地形,成了欧洲乌龟一样的存在。
谁要是敢窥伺瑞士,就要遭遇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和山地游击战的不断侵袭,试问你怕不怕?
更让侵略者难堪的是,占领了瑞士得不偿失,因为物产不丰富,也没多少油水可捞,还容易满口血。
这也有事例为证。
比如,1914年一战爆发后,不少国家窥伺瑞士领土,让瑞士不安了!
不安的瑞士一看,我坚守中立了你们还要来,于是一夜之间拉起了一支25万人的大军驻扎边界,然后用这明晃晃的军队告诉欧洲不怀好意的国度,你们要来就试试。
这做派,让欧洲列强头疼了。
再说,占领也没啥鸟用,干脆就不打了。
不仅不打了,还让瑞士日子过得特滋润。
当时的瑞士,已经发展得很好。
一战期间做派跟美国一模一样,卖民用品给参战各方卖得不亦乐乎,赚了不少钱。
一战如此,二战的故事也是如此!
二战爆发之后,肉眼可见的德国威胁,让瑞士不安了。
不安的瑞士,转头就动员了50万大军还弄来不少飞机、大炮、坦克,驻扎在山区的要塞。这一下,就让瑞士成了乌龟壳,一个400万人口的国度,一夜间弄出50万军队,还都是特能打的,你说德国咋想?
瑞士不仅不怕德国人,还跟希特勒说:老大,你打我,我怕你,但绝对不认怂,只要你进攻,我就炸了圣哥大隧道和辛普朗隧道,切断对外联系死磕到底。
这话,让希特勒生气了也无奈了,希特勒在二战中,从始至终就没打瑞士的心思。
(希特勒收手)
今日瑞士,依旧如此,一个没有常备军的国度,唯一有的只有3500人组成的军官团,时不时在全国弄下军训。
但是,你要真小看了瑞士也是会犯错的!
因为瑞士800多万人口中,预备役就有36万,所有年满19岁的男性,还都要常年参加军训,一个个枪支玩得特溜,不仅如此,瑞士还是全世界持枪率最高的国度,比美国还高。
瑞士的全国动员机制也保证了瑞士战力。
按瑞士政府的规定,但凡有了作战任务,所有接到命令的预备役战士们,必须在48小时内就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参军。
为了让瑞士人不忘军训,瑞士政府还规定,所有男性公民每年都要参加射击考试,一个季度小考一次,一年大考一次。
这考试成绩特别重要,也是瑞士人荣誉象征,要是考试成绩不好,是会被鄙视的。
(打枪是传统)
这考试如此重要,就让瑞士靶场生意火爆,也让射击成了瑞士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
如此准备,中立的瑞士应该安心了吧?
并没有,人员素质是必要项,可居安思危的瑞士政府,还弄了大量防空洞。
这防空洞堡垒有多大?答案是700多万平方米,几乎足够瑞士所有人进入防空洞。
(瑞士雪山防空洞)
里面除了战略储备外,生活品,日用品,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就连WiFi都全覆盖,可以称呼为地下瑞士了。
为了让瑞士老百姓居安思危,瑞士政府还每年定期弄“地下生活体验”赶在储备物快过期时,搞搞体验活动顺带去库存。
这一切就是瑞士中立底气,刺猬身子!
除了这之外,瑞士另一个特色就是,善于搞外交关系。
(瑞士)
五:搞外交是一把好手。坚守中立的瑞士善于理财,并且明白职业操守的重要性,这也让它收获了今日世界银行地位。
而这一切的起点,和中世纪有关。
中世纪的时候,瑞士特别穷。
穷了咋办?
自己物产不丰富,人口也不多,除了出口雇佣兵,就只能弄点钱生钱的买卖了!
恰好,那个时候欧洲再搞宗教革命,不少法国商人和贵族土豪,因为宗教信仰的问题,搬迁到了相对自由的日内瓦定居。
当时的法国,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也是欧洲霸主,他们来了,当然牵起了欧洲的财富网络,在这群人经营之下,瑞士有了最早的私人银行家,也让欧洲皇室的财富有了新去处。
那就是瑞士。
为什么是瑞士?
首先:因为它足够弱小,不敢干侵吞强国财富的事情。
其次:因为它足够顽强,强国对它也不是想拿捏就拿捏。
最后:因为交通方便,让地处欧洲核心的瑞士存取款方便。
这三大优势,让瑞士找到了生财之道!
(瑞士军队)
这就让瑞士人明白自己该干啥了。
他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做欧洲财富的转运中心,欧洲财富的存储中心,收管理费就足够赚了。
寻思明白这一切的瑞士人,建立了一整套银行管理体系和隐私保护体系,进而在后来一战和二战时,赚的盆满钵满,让瑞士彻底跟银行标签挂钩。
原来一战二战期间欧洲富人也发愁啊!
国家打仗要花钱找谁?答案是富人阶级。
于是,欧洲国家个税一路飞升。
比如法国,就从1914年的2%上升到了1924年的90%,遗产税也非常高,至于其他国家更是如此,高昂的税负成本,让无数欧洲人寻思,是不是将财富转移到低税率又和平的国度?
于是瑞士顺势推出低税率政策,吸纳欧洲富人和平民百姓财富,成了财富聚集地。
(二战时的瑞士)
简言之,接连两次的世界大战,打肥了瑞士,为了保证财富的安全,交战双方民众不约而同的将钱送往瑞士,无论你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都是瑞士客户。
童叟无欺的瑞士,就这么建立起了自己良好的口碑,也让自己成了最安全的国度。
因为开战瑞士,窥伺瑞士的财富不就等于窥伺所有客户的财富吗?
能去瑞士的都是有权有势的人,他们的影响力绝对不小,众怒难犯之后,希特勒都顶不住,你觉得谁顶得住?
这也让瑞士,在一战和二战时成了交战双方最放心的纽带国家。
比如,战俘托管,瑞士安排,战俘交换,瑞士安排,平民救助,瑞士安排。
瑞士红十字会在二战期间,陆续给了700万战俘还有175万平民提供了救助,无偿救助和斡旋也换来了瑞士的好口碑。
(二战时的瑞士)
那一刻的瑞士,就是一战二战时,战火纷飞的世界上唯一的世外桃源。
这也让瑞士在二战结束后,成了世界银行,掌握了全球35%的财富,无论你是总统还是军阀,是大企业主还是灰色人物,来到瑞士只有一个标签,客户。
瑞士,就这样成了世界富人的账房先生,也让所有窥伺它的人明白,跟他为敌就是跟世界为敌。
那么最后问题来了。这样的瑞士,为何在俄乌冲突中态度不在彻底中立?
答案还是客户构成啊!
瑞士虽然是全世界的帐房先生,但客户组成上依旧是西方世界居多,这毋庸置疑!
俄罗斯客户的利益和安全虽然重要,但在更大的客户影响下,依旧难免暧昧!
不过瑞士虽然暧昧,但还是希望能坚持底线,因此才有了摇摆。
压力大了,我就弄下,压力小点,我就收下,因为口碑还是要的,脸还是要顾的。
真撕破脸,瑞士估计也就失去了世界一半的客户。
(瑞士银行)
尾声说说瑞士为啥能存续至今。之前说过,瑞士能存续至今,靠的是虽然不庞大但强悍的武力,还有独有的地形。
但这只说了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强国甚至阵营间需要缓冲。
一战前的世界,瑞士能保持独立,跟周边强国的战略需要有关。
德国、法国、奥匈、意大利,都是瑞士邻国,也都是比瑞士强大的国家,但他们也害怕没了瑞士,跟强国直接接壤啊。
这安全诉求,让他们虽有心却不敢妄动。
这点上也有历史典故佐证。
战国时的齐国,为什么会遭遇五国伐齐,就是将大国缓冲宋国给吞并了,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吞并瑞士,就要直面周遭大国的敌意。
同样的二战后的世界瑞士也有相似作用!
这就让地少人少的瑞士,宛如金刚芭比,看上去很美好,但不是一般人能搞定的。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了!
最后,说说瑞士中立国的历史,在1815年维也纳会议后,瑞士法理上确定了中立国身份,距今为止是207年历史,但真要深究,其实瑞士的中立立场,从1515年瑞士同盟被法国和威尼斯联军击败后就开始了,延续至今已有507年历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