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小课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研究)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课题研究方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小课题?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小课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即时评价的方式与方法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评价小课题

优秀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课题研究方案

一、立论依据

(一)相关研究情况分析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发展都离不开人类的贡献,而人类之所以能够促进社会发展,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教育改革也成为各国经济与社会改革的核心。从2000年开始启动的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在理论上和操作层面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课程改革的最终落脚点是每个教师的课程实施,而课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是关系到课程成败的关键因素。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使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变为教师的具体行动。通过对课堂教学有效的评价,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保证教学秩序、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措施。学校的教学活动是由一堂堂不同的课组成的,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体现在一堂堂课的教学上,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更有直接作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劳伦斯·斯腾豪斯(Lawrence.stenhouse)也曾提出每一个课堂都应该是一个课程理论的实验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是这个实验室的研究者。对于低年级数学教学而言,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能否对数学教师起到促进作用,这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很大关系。一套完整的评价标准是一种评价系统的基础,学校或社区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建立在评价标准基础之上。如果评价系统里没有一套清晰、明确的标准来规定有效教学或好的教学,那么这种评价系统就是不全面的’。对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信息的收集和评价结果的分析,都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是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能否体现以人为本、能否注重学生和教师的发展、能否被教师理解和接受是十分重要的,它关系到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能否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有关调查显示:在课堂教学转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一点便是部分教师只是在大的观念上接受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而在实践层面,还停留于形式或表面。因此,新的理念如何内化、新的教学行为如何成为自觉、常规教学行为如何熟练化等问题都值得大家探讨。本课题也基于“课堂生成”的理念,对低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作了仔细的观察和记录,发现:教师的“即时评价”观念和行为与课堂的“生成性”有着紧密的关系。部分教师因为没有重视及时评价这一环而使得课堂生成物流失或利用不到位,因此,低年级数学课堂中的“即时评价这一环节可以成为考察数学课堂生成性的一个节点。

(二)本研究的理论或实践意义

理论意义:不同的课堂即时评价,体现着不同的教学文化。考察低年级数学教师能否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力”与否,以及教师课堂教学优质化与否,对建设新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是基于课堂生成的视点对教师“即时评价”行为进行的探讨,期望通过此能为教师文化、教学理念如何内化为教师的一种行为自觉提供一个视点。

实践意义:基于新课程对数学课堂教学的诉求—“课堂教学的生成性”,通过对低年级数学教师“即时评价”行为的察析,为数学教师如何把握课堂生成、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生长性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及可操作性的工具。

二、研究方案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说明低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行为对于数学课堂生成的影响——优质的即时评价有利于课堂生成。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低年级数学教师的课堂即时评价行为观察、记录、研究:

——了解低年级数学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对课堂生成的影响;

——对现行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即时评价行为现状进行归因分析;

——提炼课堂即时评价的要素(从教师的维度和学生的维度),探讨即时评价如何促进低年级数学课堂生成。

(二)研究内容

由于本研究是基于课堂生的视点对低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的即时评价行为进行研究,基于研究目的,可以演绎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即时评价和课堂生成的关系。因为是基于课堂生成对低年级数学教师的即时评价行为进行研究,所以研究要得以展开,必须对即时评价与课堂生成的关系进行探讨,在二者关系的探讨中确立研究的理论框架。本课题讲首先对课堂生成的过程及生成结果进行探讨,并在这一过程中确定即时评价对于课堂生成的重要性,进而追根溯源,从教育教学理论中去求证课堂即时评价行为对于达成课堂生成的重要性。

2.低年级数学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的现状及归因分析。这一部分的研究主要基于笔者在各个学校对低年级数学教师课堂即时评价行为进行的观察和记录,首先对低年级数学教师的即时评价行为进行分类整理、量化呈现,而后再进一步作质性描述分析。同时,课题将从观念意识、人格技能、行为技能三个层面对低年级数学课堂即时评价行为现状的影响要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后续相关研究做铺垫。

3.即时评价如何促进课堂生成(具体策略)。在前述二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笔者从教师和学生两个维度对即时评价行为如何促进课堂生成进行了总结、探讨,并从收集整理的课堂教学案例中提取出了可供参考的即时评价话语体系。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相关论著与文献,在尽可能大量占有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深入思考,围绕研究的论题,提出自己的论点,并借助已有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案例描述与分析。案例描述与分析是本研究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课堂观察,积累丰富的文本资料,通过与低年级数学老师的交流,结合自己的研究视

角,反思所观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行为,并对此加以描述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观察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涉及文献查阅、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四)研究过程

一、查阅资料并,购买相关文献

二、编制半结构性访谈提纲并进行预访谈和调研

三、分析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四、 撰写相关论文,并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

五、设计低年级数学课堂即时评价体系,并应用到实践课堂

六、 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五)研究成果名称

1.《基于课堂生成的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发表在相关的省级以上的期刊上;

2.《低年级数学教学课堂即时评价现状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从理论上探讨即时评价与课堂生成之间的关系,分析即时评价在课堂生成中扮演的角色;

2.以某校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案例,通过板结构性访谈和观察,分析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原因;

3.构建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估框架;

(七)特色创新之处

1.设计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学生即时评价方式和方法

2.设计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师即时评价方式和方法

3.设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四维一体的评价内容

三、立题论证

本课题将从我国新课改背景、当前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背景等几个综合因素出发引出研究主题,随即进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述评将为本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佐证本选题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研究框架的构架是基于演绎法的理念,课题研究将以某学校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课堂观察,对其即时评价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以此为契机设计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即时评价方式和方法,并设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效果层四维一体的评价内容,从而构建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即时评价的框架体系。

四、文献综述:

(一)即时评价的相关研究

目前对课堂即时评价的解说尚未完善,但在已有研究成果中会看到一些研究者有类似概念的定义。如顾晓东认为,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对输出的教育信息的反应,即刻采取必要的调控手段,调整教学节奏,解决学生学习所遇到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定性分析;尹凤芝认为,即时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即时进行的一种评价——针对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各具特色的表现和这样那样的问题,进行及时、准确符合个性的评价和引导,把握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树立自信。陈建忠认为,即时评价指在教学流程中,对学生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失立即作出反应,并在最有效的时间内作出反馈,激发学生努力奋进,或劝慰学生改进不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进取心的一种教育行为。陈娜认为,即时评价是在课堂教学生活情景中由师生共同进行的,用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有效开展,促进学生与教师共同成长与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有关即时评价的有效策略的探讨,有代表性的策略如:(l)评价既应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更应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2)评价应注重形式多样化;(3)评价应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评价应注重客观、公正;(5)评价应注重留给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时间和空间;(6)评价应注重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区别对待。①朱小丽认为,提高课堂即时评价有效性的策略有:(l)加强“对话”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2)及时把握评价时机,适当调整评价频度;(3)鼓励个性话的创见、包容不同的声音;(4)避免禁忌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如:口头禅、方言土话、含糊拖沓的言语、侮辱性的言语,粗俗的言语;(5)讲究教学艺术,运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技巧:巧用语境法、活用修辞法、转换句式法、借用无声语法。上述分别从评价的理论和技术操作层面阐述了课堂即时评价的有效策略。总的来说,课堂的即时评价应该围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理念而进行:教师心中要有学生,客观地对待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的差异,运用差异性的评价话语和方式,使课堂即时评价更加有效。

(二)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相关研究

田万海(1995)在《数学教学测量与评估》对于教学评估的方法重点关注了绝对评价、相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等方法,对于改进课堂教学评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的重点缺少相应的论述。马云鹏(2003)在《数学教育评价》中概括了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关注的几个基本特征,具体包括(1)确定符合实际的内容范围和难度要求;(2)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4)尊重学生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实际和内容的要求;(6)为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该研究侧重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对于本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龚玲梅(2003)在《数学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对数学教育评价历史作了简要地回顾并给出了一些展望,对于本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南京师范大学的涂荣豹、喻平2006年通过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的系列文章,探讨了对如何评价一堂数学课的认识,从数学教学内容组织层面和数学教学目标层面对如何评课进行了研究。将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各个层面进行具体划分,设计了具有层次性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