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家曹禺的三段婚姻(女儿眼里的戏剧大师曹禺)

《雷雨》是曹禺最著名的作品但在自己的作品中,曹禺最喜欢的不是《雷雨》,而是《北京人》这也是万方最喜欢的,甚至戏剧圈里很多人都认为《北京人》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顶尖的在这部作品中,万方也看到了父母爱情的影子,“《北京人》大概是1940年写的,它的诞生和我爸爸妈妈相遇、爱情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剧作家曹禺的三段婚姻?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剧作家曹禺的三段婚姻(女儿眼里的戏剧大师曹禺)

剧作家曹禺的三段婚姻

《雷雨》是曹禺最著名的作品。但在自己的作品中,曹禺最喜欢的不是《雷雨》,而是《北京人》。这也是万方最喜欢的,甚至戏剧圈里很多人都认为《北京人》是他所有作品中最顶尖的。在这部作品中,万方也看到了父母爱情的影子,“《北京人》大概是1940年写的,它的诞生和我爸爸妈妈相遇、爱情的爆发有直接的关系。

壹、《北京人》以方瑞为原型

万方说:“《北京人》中的愫方实际上是以我妈妈为原型。愫方的性情,她喜欢画画写字,她静静的淡淡的忧伤,对人的一种奉献,都是从妈妈的形象来的。‘愫’是取自外婆的名字方愫悌,‘方’是爸爸妈妈好了之后,爸爸给她起了一个名字方瑞。”曹禺曾把巴金先生的《家》改编成话剧,里面鸣凤和三少爷觉慧说:“这脸只有小时候母亲亲过,现在您摸过,再有……”三少爷问:“再有?”鸣凤回答:“再有就是太阳晒过,月亮照过,风吹过了。”曹禺告诉万方,这些话其实都是她妈妈给爸爸说过的。作为曹禺和方瑞的大女儿,万方很长时间以来,一直觉得父母情感是隐私。尽管多次被询问,她此前从未谈起。直到她下决心,用最真实真诚的态度来写自己的父亲母亲。她在新书《你和我》中收录了曹禺和方瑞之间的情书。她追寻父母备受争议的热烈恋情,直面父母后来对药物的依赖,甚至被药击垮的悲惨现实。为什么又愿意写自己的父母感情,万方说自己也“很难说清转变因什么而发生,但确实发生了,我觉得我要写妈妈,与其让别人道听途说地写,为什么我,她的女儿不写呢?问题是怎么写?其实有一点我是很清醒的,要写就要真实,否则就不写,我不能容忍一点自我欺骗。所以问题不是怎么写,而是敢不敢。就是说足足花了十年时间,我才有了面对真相的勇气。写完这本书,挖出了深埋心底的隐痛,我发觉自己变得比以前强大了,这是我意想不到的收获,很好。”

贰、被父亲拎出剧院

万方小时候,父亲曹禺经常带她和妹妹去看戏。她记得有一次是跟他去看《雷雨》。那时候万方还没上小学。第三幕电闪雷鸣,万方被吓哭了。平时对孩子很温和的曹禺,听到女儿在剧场里哭,“特别粗暴,一下子把我拎起来夹在胳膊底下,蹬蹬蹬跑到剧院外面的侧厅。他那种粗暴的动作把我吓着了,我都忘了哭。在侧厅里,他又恢复平时温和的样子,说大家在看戏,不要在里面哭。这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剧场舞台是绝对神圣不可侵犯,不能打扰一点儿。”曹禺晚年,万方经常陪伴在他身边,看到了他的痛苦,“痛苦来自于他写不出东西。他那时候有很多头衔,主席、院长,他排日程的记事本上,写得满满的。但他并不高兴,每天出去,风风火火地回来,衣服一脱往沙发上一坐,人疲惫不堪。”在创作后期,曹禺一直陷入在某种“创造的焦虑”中而难以自拔。万方也理解父亲为什么写不出作品,“既然是一个真诚的人,一旦不允许他真诚的时候,他的创作也就彻底终结了,“很简单,看他的作品。他只会用一种方法写作,就是把全部真诚倾注到作品里,当不能真诚表达自己的时候他就什么也写不出了。”万方对自己的父亲有很深刻的认知,也不讳言自己的爸爸“不是一个斗士,也不是思想家,他生性脆弱,极度感性,时刻会被美好自由的感觉所吸引,内心却又悲观,是一个彻头彻尾、如假包换的艺术家。他胆小,在各种政治运动中说过许多错话,假话,违心话,但是他的心始终真诚。如果只用一个词形容他,那就是这个词了,真诚。”

叁、“揭穿”家的真相

万方写父母的勇气,也得到同行的高度敬佩。编剧龚应恬说:“有谁愿意直面历史中真实的自己?有谁忍心揭穿家的真相?……只有万方。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很多场合,她一次次跟我说起她的这个耿耿于怀的计划,又一次次地退却、搁置,今日见书正如与她久别重逢,正如她又一次地痛心说来。万方的勇气,诚实,释放,释然。”《收获》杂志编辑王彪说:“这是我读过的最震撼的非虚构作品,万方写她的父亲曹禺和母亲邓译生(方瑞),如此真切而心痛!晚清以降,经历民国直至建国后的生活,两个家族里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灵魂挣扎,万方敢于写出我这样作为一个读者都无法直面的真相与隐情,她的勇气太了不起了。在我心目中,她一直是当代最优秀的女作家,虽然不被评论界注目。”戏剧导演王延松赞美万方,“你让我看到文学与人最终的弥合是多么的美好!《你和我》,它将成为我进一步解读曹禺经典作品的一部分。”万方说,这是一本她这辈子必须写出来的书,她也相信父亲曹禺会支持她,“要以一颗尽可能坦白的心灵去写。爸爸,我相信你是支持我的,会给我力量。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全人类,只有他,我的爸爸,和我心心相通,我的所有感受他都会懂,会明白,只有他。当看完一出戏,心头激动,感觉自己和世界都变了样;当傍晚来临,眼看着金灿灿的夕阳倏忽间退去不见,人不由怔怔的;当站立月下,月光那么明亮,银白的世界激起心头一波莫名的欣喜……所有这些我知道爸爸会明白,他什么都明白。我们俩想的一样,感受一样,他和我的生命一定是用了很多相同的材料。“

肆、互为镜子的人生

跟自己妹妹谈到正在写的这本书,万方说自己最大的追求是真实。妹妹说:“你知道的根本不是真相,只是一些碎珠子。”万方承认妹妹说得对,但是她并不会放弃追求真相,“我必须在碎珠子之中寻找。真相就存在于寻找之中,寻找的行为不也是一种真实么。”因为她相信莱昂纳多·科恩在他的《颂歌》里唱的:“一切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万方自幼受父亲曹禺影响,对文学、戏剧艺术产生浓厚兴趣。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小说、舞台剧、电影及电视剧。代表作有小说《纸饭馆》《空镜子》等。电视剧作品有《空镜子》《女人心事》等,电影剧本作品《日出》《黑眼睛》,舞台剧本《冬之旅》《新原野》等。一手写漂亮的小说,一手写收视率极高的剧本,万方是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多面手。她擅长描写都市女性的情感生活,笔法细腻。既有流行小说的好看,又有纯文学的品位。由万方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空镜子》自2002年起热播荧屏数年,沉淀成经典。《空镜子》讲述一对姐妹截然不同的人生。妹妹单纯但不傻气,姐姐聪明但不恶毒。漂亮的姐姐为了比世界还大的野心不择手段地索取;乐天知命的妹妹为了单纯微小的愿望心甘情愿地付出。每一次的对话都是两种人生观的对峙。妹妹和姐姐无数次在人生、感情的问题上发生争执,姐姐聪明而泼辣,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妹妹平凡而善良,也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然而,她们都坚信对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坚信对方都是糊涂的人。妹妹在姐姐的光环里不断审视着自己的渺小,羡慕她的精彩;姐姐在她自己的世界里活得恣意妄为,活色生香。《空镜子》的名字暗喻俩姐妹互为镜子的人生。她们互相为镜子,在彼此的身影里寻找自己所缺失的、丢弃的、渴望的。

本文源自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阅读更多精彩资讯,请下载中国青年报客户端(app.cyol)

来源:华西都市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