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老英雄真实回忆(不能忘的抗日少年英雄)
我们知道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接班人和祖国的未来。可是,在距今七十八年前的1944年,远在云南与缅甸交界的滇西一带,中国远征军出动了平均年龄只有十三岁,还处在未成年阶段的青少年当“娃娃兵”,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日本军113联队占领的阵地!
这些稚嫩脸蛋的“娃娃兵”,乃是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71军的“娃娃”战士。在抗战战乱的时代,普通老百姓饱受战争的蹂躏,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国远征军招募的“娃娃兵”,都是处在十六岁之下,按照现在的观点,应该坐在学校教室里学习读书,在家玩游戏或者做作业,或者在父母身边撒娇,获得长辈们的疼爱,享受童年快乐的时光。
可是在抗战的年代,这些“娃娃兵”却是身世凄惨,父母都死在日本军队的枪口下,家破人亡无亲人沦为孤儿,只能作为作为烈士家属参加军队四处漂泊,才能获得吃饭读书的机会。
这些“娃娃兵”在中国远征军的军队里,本来也只是负责后勤,就是帮成人的士兵煮饭洗衣服搬东西。可是,在1944年,当中国远征军在发动松山战役的时候,也不得不让这些童稚末脱的“娃娃兵”走上战场,成为战争绞肉机的牺牲品!
当时,随军的美军战地记者看到这一批娃娃兵的时候,迷惑不解问当时中国远征军的指挥官:“为什么要让这些孩子上战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未来啊!”
指挥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看着松山战役中松山的主峰说:
“仗达到这个份上,如果他们不上战场,这个国家就没有未来了!”
看来,“时势造英雄”!在抗日艰苦的环境中,这些娃娃兵虽然是国家的未来,但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国家的未来与中华民族大业,也必需要求这些娃娃兵牺牲自己,以至牺牲生命,成为少年英雄!
我们看看松山战役的由来,以及为什么一定要让这些娃娃兵成为少年英雄!
滇缅公路——抗战生命线的存在!我们知道,抗战时候,中国东部与中部大片领土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手中。当时,日本对中国进行封锁战略,从中国领土的东部沦陷区内封锁了当时中国国民政府与外界的联系,妄图让中国在无外部物资援助情况下,陷入绝粮绝物资的孤军作战状态,最后令中国军民“不战而降”。
由于东边被封锁了,重庆的抗战国民政府为了打破日军的封锁,获得国际上物资援助,只有两条路线,一条是西藏喜马拉雅山的“驼峰”空中航线与空中通道,另一条是从缅甸到云南的滇缅公路。
其中,滇缅公路原本是国民政府为了获得国际战略物资才紧急修建的跨国公路。它修建于1938年1月-8月,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经过11.5万(最多时达20余万)云南各族民工的艰苦共同努力,以牺牲两三千人的生命,铺就的一条抗战运输物质的血线与生命线。
整条滇缅公路开始于云南省昆明,终点在缅甸腊戌,全长1146.1公里。公路沿线江河纵横,崇山峻岭连绵不断,穿越云南西部地势险恶的怒江、高黎贡山、水深流急的怒江和澜沧江,工程可谓艰巨与浩大。
当时,美国驻华大使詹森在视察完滇缅公路之后,赞叹中国政府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全靠民工的人力在崇山峻岭之间开辟一条公路,可以与巴拿马运河相媲美。
滇缅公路在竣工不久,也成为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唯一运输通道。就是通过滇缅公路,大量援助中国物质可以源源不断运输到中国,保障中国军民可以获得吃、穿、喝以及打仗需要一切物资,进而也打破了日军封锁中国的战略。
二战时候,滇缅公路在反击日本法西斯的斗争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西方人甚至把围绕滇缅公路的开辟、使用与中断发生的战役,列为二战的重大事件与重大战役。可以说,滇缅公路的存在也改变了抗日战争的进程。没有它,中国抗日胜利可以说是毫无胜利的希望!
日军强占了滇缅公路日军侵略与占领越南之后,伴随云南到越南的滇越铁路中断,滇缅公路也越来越发挥重要的地位。当时,日军为了切断滇缅公路这一条中国对外与国际联系的交通线,可谓是下了血本,也费尽了周折。
如在1940年,日本在越南河内,成立了专门封锁滇缅公路的“滇缅路封锁委员会”,并且在1940年10月-1941年2月,出动了400架次飞机,集中轰炸滇缅公路的主要桥梁,重点轰炸澜沧江的功果桥和怒江上的惠通桥,造成了功果桥一共被16次轰炸,惠通桥一共被炸6次,从而切断了缅甸公路的交通运输。
在1942年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甸作战失利,日本也尾随撤退的中国军队进入滇西。在1942年5月,日军又发兵攻打怒江西岸,驻扎在怒江西岸的惠通桥西北6公里---龙陵县的松山地区。这样,撤退到怒江东岸的远征军余部与驻扎在怒江西岸的日军就是隔江对峙。
日军驻扎的松山山势奇峻、地势复杂、丘陵棋布、沟壑纵横交错,主峰与江面的垂直落差达1500米,滇缅公路横跨怒江的重要桥梁—惠通桥就在松山的脚下,滇缅公路本身也是沿着松山两侧的山谷蜿蜒而行,被西方媒体成为滇缅公路上的“直布罗陀”。
当时,日军占领松山,最远可以控制十公里的怒江江面,近可以控制滇缅公路70公里,具有重要的战略位置,与龙陵、腾冲一道构成日军滇西防御体系的三大支撑点,可谓是占据了重要的战略要地。
从空中俯瞰松山的地势
日军修建的松山工事堡垒之后,日军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几乎把整个松山挖空,在松山修筑了一个秘密的、堡垒阵地群的、永久性的、大型防御工事。
由于当年松山都是林木参天,日军就砍伐较大的树木,用来修建可以防御远征军进攻的碉堡、战壕等军事设施。为了避免眺望远方的视野被阻,较小的树木也被砍掉与烧掉。然后在松山地区的重要位置,如滚龙坡、大垭口、松山、小松山、大寨等地建成 7 个碉堡群,每个碉堡群都有数个坚固大堡为核心,周围有数个小堡互连互通,堡垒间互为犄角,相互保卫,可谓是立体化堡垒防御阵地,达到固如金汤的防御效果。
整个松山工事堡垒一共可分为三层,上层用于观测与射击,中层用于卧室、生活、娱乐,下层用于遮蔽部与弹药库。此外,在最底下的第三层还挖掘了一条可以通向山外的暗道,这一条暗道专门供日军师、团以上长官临死逃跑之用。
当时,日军为了保障松山工事堡垒的绝对安全,在堡垒顶部盖着四五层厚约70厘米的坚固圆木,圆木上面又加铺了很多层的厚钢板,钢板上又浇灌厚达一米多的混凝土。
这样,一个坚固的工事,奈何任何重型山炮、榴弹炮的狂轰滥炸也无法轰炸成功。当时,日军 56 师团 3400 余人驻扎在这里,配上山炮、战车、汽车等军械,并且设置医院、发电所,此外弹药、粮食。而且,堡垒内部水源十分充足,可满足日军数千人员坚守两年以上的生活物资和武器弹药供给。为了长期固守,日军还在松山周围修建了供水供电设施和兵舍仓库,甚至设有居住营妓的慰安所。
在修筑松山工事堡垒期间,日军也曾经强征民工1600余人,然后为了保守秘密就把这些民夫全部毒杀,手段可谓非常残忍。
由于松山工事的防御与进攻功能之强,日军13联队联队长松井秀治大佐曾自豪狂妄地喊着:
“松山工事的坚固性足以抵御任何强度的猛烈攻击,并可坚守 8 个月以上。”
“想要占领松山,中国守卫军务必要死掉 10 万士兵。”
1946年,据曾经进入日军工事的方国瑜教授,对松山工事的完善如此描述:
“状如大型蚁巢,地下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电灯、供水俱已解决。因伪装良好,无论空中还是陆上,均不易察觉也不易破坏。150毫米榴弹重炮命中不能破坏,内部所受之震荡亦微。”
这样,由于日军盘踞松山,以及坚固工事的存在,控制了怒江惠通桥附近的腊猛大渡,中国人民血肉之躯修建的滇缅公路就这样被切断了。
1944年的远征军反攻在1944年5月,国民政府为了打通被日军切断的滇缅公路,一共集结了二十万军队,在滇西一带准备与日军展开决战,历史上也叫做“滇西战役”。
在滇西战役中,最关键的一战就是松山战役。因为松山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占领了松山,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也可以与滇西的腾冲、龙陵形成牛角之势,互相呼应。如果松山不被中国军队攻下,滇缅公路永远也不通,交通运输也变为非常困难。
所以,当时中国远征军为了获得滇西战役的胜利,必须要成功夺取松山。远征军的参战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副军长李弥(兼任荣誉第一师师长,荣誉第一师主要在龙陵对日作战,师长李弥后被调回参加松山战役)全军辖三个师,即第103师、荣誉第一师和82师。
日军负责守卫松山阵地的是南进部队第56师团第113联队,为一个加强联队,擅长山地战,大约有3400人,实际参战人数仅有1340人。
在1944年6月4日,松山战役打响,然后至1944年9月7日结束,远征军一共先后发起10次大战斗,数百次小战斗,战斗可谓是激烈与惨烈,军民牺牲也是非常悲壮!
在1944年6月战斗刚打响的时候,正逢云南六月的雨季,经常下雨,雨水淹到战壕战士的脚踝,战士在做战斗攻击时候,也只能冒雨在壕沟里或者地上匍匐滚爬,浑身都是沾满污泥泥水。作战条件非常艰苦,但是中国远征军的将士都是不畏惧各种困难,这一种顽强作战精神也的确可歌可泣!
远征军的进攻失败当时,远征军认为日军在松山守军不会超过五百人,火炮就是1-2门。于是,决定先渡过怒江之后,对松山实施牵制性的进攻战略。
可是,伴随着战事的展开,远征军的长官部将们都认识到,松山是一块比想象中还要硬得多的骨头。
如渡江成功的远征军,先用密集的炮火猛轰山头。当司令员下达总攻命令时候,作为先头部队的第28师的数千名士兵,密密麻麻铺满着山坡,呐喊着冲上山上敌人的碉堡。可是,在士兵们冲到敌人碉堡处大约50米远处的地方,在山地密林深处、乱草丛中地雷如天女散花一样爆炸,这样士兵们被地雷炸中,成团成排倒下,牺牲了。
中国远征军司令在怒江东岸眺望战事
之后,这些地雷炸响之后,碉堡中的日军知道了敌人的袭击,于是就开始疯狂的开着机关枪,朝空中前后左右,四面八方射击。这样,山上都铺满了中国远征军的尸体。躲过地雷与机关枪攻击的士兵,试图找到一处隐蔽地方,却由于松山日军火力过猛,山坡上很难找到草丛隐蔽,只能又被机关枪射死。
当担任最先攻击松山任务的十一集团军第71军军长钟斌,在远处手握望远镜,看到了自己部队的士兵一个个如石头一样在山坡上滚动,成批倒下,也意识到日军实力过强,我军伤亡惨重!
当时,钟斌为了不让自己“常胜将军”的面子丢失,为了换取胜利,使劲与强大的日军硬撑着对抗。他在师、团、营、连、排层层组织督战队,并下达了一条死命令:“向日军碉堡冲,敢有怯阵后退者,格杀勿论!”
可惜,这一种死拼硬战的人海战术,在狙击战术精良、工事坚固、火力凶猛的日军面前,只能收到鸡蛋碰石头的效果。无数次攻击都遭遇失败,整团、整营的士兵都被打光了,死光了,有的一个连只剩下两名士兵,而且都是无谓的牺牲!
重庆方面的蒋介石,得知伤亡惨重的消息之后,也是大发雷霆,命令赶紧把钟斌革职进行查办,然后改由何绍周将军率领的第八军攻克松山。这时候,钟斌军长也知道自己犯下错误就是兵家忌讳的“骄兵必败”,等待他的就是重庆最高军事法庭的审判与处罚。
坑道战第八军的军长何绍周将军,也汲取了前任钟斌军长失败的惨痛教训。经过与部下研究分析一致认为,攻克松山,“只可智取,不可强攻”!当时,何绍周军长忽然想到在河北冀中平原的地道战。于是,就想到在松山底部挖地道,也就是坑道,借助地下的坑道偷偷到日军的鼻子底下,然后用炸药把松山碉堡给炸掉。
这样,作战方案敲定之后,何绍周军长决定“声东击西”,先派一些士兵假装攻打松山的日军,借此吸引日军注意力。然后另一方面抽调大量的工兵,携带很多挖坑道与炸药的器材,昼夜不停地在松山脚下挖坑道。
在挖坑道的时候,远征军士兵有时候也会遭受到日军扫描似的机枪扫射和炮击,很多士兵也就这样白白牺牲了。但是,当时士兵都是不气馁,昼夜加班努力,动作也是神速,昼夜不停去挖,一共挖了一条高达1.8米、宽一米,直通日军碉堡的地下坑道。
当坑道已挖到日军的碉堡下的时候,工兵排长林振泽和他的一排兄弟,都潜伏在坑道一侧,看着情况如何。
当时,工兵排长与士兵在坑道里,都可以看到见碉堡上走动的日军哨兵,听得日军说话。看来,日军对中国士兵的挖坑道没有察觉。可是,当山顶上一只军犬,嗅觉特别灵敏,似乎闻到了一些东西。先是竖起耳朵,然后又嗷嗷交了几声,朝着地下坑道的上方乱窜。
牵着军犬的日军见情况不对,连忙招呼其他士兵过来看情况。当时,中国远征军的坑道作业也全部完成,士兵们正忙着在地下安装TNT黄色的烈性炸药。
面对忽然出现的危险情况,林振泽排长看着必需把日军的军犬杀掉,否则前功尽弃全军覆灭。于是,连忙叫一个弟兄提着大刀,与军犬搏斗了一番,把军犬杀掉。
但是,军犬死亡叫声,惊醒了守卫的日军。当时碉堡里头的机关枪也疯狂朝外扫射。排长林振泽准备组织反击,身边携带的无线电报机也响了,乃师长命令他撤出坑道,引爆时间到了。
林振泽一方面命令弟兄离开,另一方面也担心日军发现地下炸药室,切断了引爆的引线,花费五十天的工程就白费了。于是,选择自己留下来,引爆了炸药线,舍身炸碉堡。
这样,伴随着地动山摇的炸药爆炸声,六吨炸药把松山顶都掀翻了,松山碉堡顶部三分之二被炸裂,泥土与日军士兵的残肢断臂夹杂在一起,飞向了天空,溅落在草地上。
事后,何绍周将军与远征军士兵清扫战场的时候,只见漫山遍野的血肉横飞,也找不到林振泽排长的尸首。英雄林振泽排长就这样尽够了军人的责任,把自己生命交付给了保家卫国事业,让自己身躯与保卫祖国大地长存。
当松山碉堡被炸翻的时候,守候在松山边的远征军冲上碉堡搜杀,残余日军也负隅抵抗,与远征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但经过一番激烈战斗之后,碉堡的日军全部被消灭。
松山战役的胜利在1944年9月7日,日军113联队联队长松井秀治副官真锅邦人,在焚烧军旗之后,率领官兵独自发起最后的“死亡冲锋”,但最终被远征军击毙。这样,松山战役获得了实质性胜利,滇缅公路又回到了中国手中。
在这一场松山战役中,一共历时95天。战后中国军队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含失踪50人,战死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日军死亡超过1250人,敌我伤亡比为1:6.2。
娃娃兵的牺牲在我军伤亡的7763人中,其中也有七千多名“娃娃兵”,这些娃娃战士原本是中国远征军是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71军的,父母都是死在了日军的手里。在远征军进攻日军防守部队113联队时候,由于远征军第103师所属的连队士兵伤亡太大,也是万不得已,不得不让这些担任后勤的娃娃战士也冲锋上战场!
在冲锋之前,这些面容稚嫩的娃娃兵虽然年幼,但也知道此时上战场就是去死,没有活着的希望,却没有一个人害怕。当时,这些娃娃兵们扛着比他们个头还高的枪支,迎着日军的炮火超前冲,没有一个人是贪生怕死的!
当时,美国随军记者罗斯在战斗之前采访娃娃兵,询问:“抗日胜利之后,你们最想干什么?”
这些娃娃兵也用自己稚嫩的声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有些孩子说最想回家能够放牛,做一个放牛娃!
虽然回答简朴,却也是对和平宁静岁月的向往!
其中一个叫做张全胜的孩子说,抗战一定会胜利,但是那会儿我应该已经死了吧!
后来这个张全胜的娃娃兵,最终也在松山战役中牺牲了。当日本人俘虏他之后,带他到审讯室,给他展览令人毛骨悚然的酷刑刑具,然后通过翻译问他想怎么死。这个小战士却大义凛然地说:“我已经死了,但是中国永远都在”!
回答如此铿锵有力,乃一个英雄的气概!日军幸存者回忆审讯娃娃兵——张全胜的时候,不禁感叹到:“那眼神,坚毅,不屈而又平静,给了在场的人很大震撼!”
需要提及的是,娃娃兵张全胜作为小英雄牺牲的时候,年龄仅九岁,现在也是一个小学生的年龄!
松山战役舍身炸碉堡的英雄林振泽牺牲,以及一千多名娃娃兵的伤亡,这些血也不是白流的!松山战役的胜利,打破了滇西战役的僵局,拉开了中国抗战大反攻的序幕!在这一场战役中,中国远征军占领了松山,重新夺回滇缅公路,为胜利大反攻做好了铺垫!
娃娃兵与先烈们的付出,换来今天的和平现在,朋友可以去云南旅游,可以抵达位于云南大垭口主峰的松山战役遗址,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存最为完整的战场遗址之一,可以在那里瞻仰烈士遗墓,感受先烈们为保家卫国的流血与付出!
在松山战役遗址,那里有松山战役胜利纪念碑,以及松山战役阵亡将士的公墓,还有着402座单体雕塑,其中就有娃娃兵方阵。
一个叫陈友礼的远征军老兵,在70多年之后的2014年,在远征军娃娃兵的铜雕像中找到了自己。并且他也回忆起在杂志上,当时两个美国人在他十三岁时候上战场,为他拍的照片,照片上的娃娃兵就是自己。同时,他也还回忆起拍照片许多细节,如脖子上干粮袋里装着两个馒头,穿的是胶底帆布面的军鞋等等。
娃娃兵时候的陈友礼
从照片中可看到,当时十三岁上战场娃娃兵的陈友礼,露出孩子似的天真笑容,眼神也是孩子的纯真,毫无上战场面对死亡的恐怖。从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当时上战场娃娃兵们肩膀的坚挺,自然也会对先烈们的为国捐躯充满敬仰之情!
结语“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如远征军司令说的,为了国家的未来,这些处在少年阶段的娃娃兵必需牺牲自己的生命!同时,也正是这些娃娃兵们在战场上的无所畏惧,才换来今天的和平与岁月静好!
在此,笔者强调一寸山河一寸血,对中华民族的少年英雄应该永远致敬!同时,我们也要秉承先烈们为保家卫国的流血牺牲与付出,建设强大的中国,让中华民族傲然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让少年英雄们的血没白流,先烈们的付出没白费,少年英雄们的英魂在地底下才能永远长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