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润滑油怎么选(昆仑润滑油为何易名)
昆仑润滑油变为“昆仑润滑”,虽只有一字之变,但背后是国内润滑油行业从渠道竞争逐步转化为品牌竞争的起点。今天本土润滑油企业崛起既是事实,也是走出国门迈向世界舞台的开始,国内润滑油企业国际化的征程已经开始,这是以“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必然趋势。昆仑润滑显然已经有了这样的雄心,而品牌战略转型,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意味着开始,也意味着市场竞争正进入新的维度。
昆仑润滑开启自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品牌战略转型
国内市场现状:“如果没有润滑油,这个世界将无法运转。”这并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润滑油一直被称为“工业的生命线”和“流淌在制造业中的血液”。
不过虽然重要但在世界规模已稳居第二的中国市场上却也是品牌最繁杂的市场。目前国内润滑油生产厂商约2,500余家,普遍规模不大,主要奉行低价策略,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这一点已被业界所公认。
乱是外界对中国润滑油市场最直观的感受。与汽车企业受到国家产业政策保护不同,中国润滑油市场基本上是全面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这也是中国润滑油市场上在拥有数量众多的本土品牌的同时也挤满了壳牌、BP、美孚等跨国石油巨头的原因。
从全球润滑油市场格局来看,美孚等世界最大的15家润滑油生产商占润滑油厂商总数的1%,却控制了超过60%的全球润滑油销量。
在中国市场,目前包括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全球前15家润滑油生产企业也控制了中国超过60%的润滑油产量。据中国润滑油信息网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系机油电商成交量前21名的品牌,其机油成交量之和占全网成交量的70.65%。
当前我国润滑油市场形成了以壳牌、美孚为代表的2个”跨国军团”和以中石油、中石化旗为代表的2个“国企军团”以及为数众多的中小润滑油公司组成的“民企军团”,似有三足鼎立之势。
但在中国润滑油行业,工程机械、汽车、电力设备、钢铁冶炼等主要下游行业中的优势企业对润滑油供应商的产品开发实力、产品品质、交货期限的要求日益苛刻,需要润滑油企业在向其销售质优价正的润滑油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一整套的润滑技术服务。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下降,与润滑油产业相关度高的核心产业大幅度萎缩,产业整合淘汰落后产能,高档产品普及带来的换油期延长,中国润滑油市场的规模需求量有日益减少的趋势。
市场集中度的趋势愈演愈烈,正在不时压缩绝大部分中小公司的生存空间。这意味着一批市场基础单薄、投入有限、走低端路线的润滑油公司将被淘汰出局,单一的润滑油专业公司的生存正将越来越艰难。
*昆仑润滑产品设计中心主任 糜丽萍女士向到场人员介绍超长里程解决方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最大的本土品牌昆仑润滑8月23日在四川成都新世纪环球中心召开发布会,会上推出了一款解决方案,同时去掉了名字中的一个字,将“昆仑润滑油”改为“昆仑润滑”,这一字之变,被称为昆仑润滑油自成立以来最重大的一次品牌战略转型。
未来模式
发布会现场,中国石油销售公司总经理付斌先生宣布昆仑润滑将从产品制造商到“产品 服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提供商,实现从生产型到服务型,从业务型到平台型的转变。
汽车厂商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提供商转型已是世界潮流,如今这一潮流在润滑油市场得到了回响。
- 昆仑润滑的先行一步,从生产型企业向服务型转变,不仅仅是管理思维的变化,也需要在公司体制、产品管理上进行梳理重塑。
- 它意味着在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和产品:从研发设计到原料推销、加工生产到物流配送、营销体系,都关系到公司的成败得失。
- 这预示着润滑油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格局将进一步形成:上游向基础油、添加剂等产业延伸,下游向营销渠道及与润滑油品相关的售后服务市场延伸。
- 这样成体系的竞争显然是众多规模小、形式散、品牌弱的企业所不具备的。而具备这样规模和技术积淀的品牌,正在被市场推向行业整合者的角色。
关于昆仑
中国石油是中国最早生产润滑油的企业,是中国第一滴润滑油和第一种添加剂的发明者,但直到2000年,才将旗下十几个隶属不同炼化企业的润滑油生产单元整合成立中国石油润滑油公司,并在2001年年底推出了今天我们熟知的“昆仑”品牌。
从这个意义上说,昆仑是我国润滑油产业集中化最早的践行者。
“昆仑润滑油”自2002年4月首款产品进入市场,随后又推出了昆仑天元、昆仑天润、昆仑天骄等“天”字系列产品,正式完成了对品牌与产品的全线整合。
这十几年间,我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生产消费大国,每年对润滑油的需求接近10%的高速增长;昆仑润滑油也实现了由原料经营、散装油为主,向研发领先、品牌经营转变,在高端润滑油市场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情况下,成为润滑油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7年,昆仑润滑油与国际著名海运公司马士基航运公司达成供油合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供油合同,供应总量达到4万-5万吨,这是中国本土品牌首次在国际市场与国际巨头掰手腕。
当前,具有60年的发展历史,一直坚持自主核心技术润滑油及其添加剂的研发与应用的中石油润滑油公司拥有兰州、大连两大研发中心,在车辆齿轮油、柴油机油领域与东风汽车有四十年的合作历史,引领了中国重型车润滑油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其“齿轮油极压抗磨添加剂、复合剂制备技术与工业化应用”更是改写了齿轮油添加剂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历史。
2017年,中国石油昆仑润滑油国际市场份额提升到17%,昆仑润滑油实现了营业收入超百亿元,比2016年增长两成,利润增幅达219%。
“合理润滑”倒逼产业升级
做为全球第二大润滑油生产消费大国,我国消耗了世界15%以上的润滑油和近40%的润滑脂。润滑油产销量的增长一方面代表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另外一方面,润滑油行业存在的浪费及不合理润滑现象也不可忽视。
今天昆仑润滑的技术能力、产业规模推动它承担中国润滑油市场的整合者角色,同时也推动它成为新理念的倡导者和推行者。
以汽车行业为例,润滑油在汽车造价和使用成本里可能占不到千分之一,但对汽车寿命的影响却远大于10%,而“合理润滑”可以降低25%的维修成本。
所谓“合理润滑”一方面强调专业用油,减少因润滑不当导致的各类损耗,提高经济效益,一方面旨在防止盲目用油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一理念最早由昆仑润滑油在国内率先提出,今天这一提法已成为政府推行的理念。
当前“合理润滑”的两大领域:运输物流领域和高端精密制造产业,对高品质润滑油的需求正倒逼产业升级。
目前我国公路物流运输市场规模超过5万亿,物流车辆超过2000万台,规模世界第一。但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为16%,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结合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82.7万亿元计算,这高出来的6%的成本意味着我们损失了近5万亿人民币,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造成这6%的损失很大程度上缘于车辆的磨损消耗,对重负荷柴油车而言,维护柴油机油和齿轮油长寿命是降低成本的关键。
在8月23日,昆仑润滑在宣布品牌战略转型之际,同步推出了服务于市场的超长里程解决方案,方案包含长寿命润滑产品和诸多润滑服务,覆盖全周期的润滑需求,综合性、一体化的为用户解决润滑问题。
这是昆仑润滑宣布转型服务提供商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极具针对性的“产品+服务”解决方案,也是国内润滑油企业推出的第一款解决方案。
*超长里程解决方案的三大长寿命产品
昆仑润滑超长里程解决方案中主要包含三大长寿命产品,即D12长寿命柴油机油、MTF18长寿命手动变速箱油和GL-5 长寿命重负荷车辆齿轮油。这三大产品应用地域广泛,能够有效控制油品黏度增长及活塞沉积物的生成,节约维护成本,提高车辆运营效率。
在提供相应产品的同时,昆仑润滑同时提供专家技术支持、配套车队加油卡、油品监测、同里程换油等诸多润滑服务,这就是 “产品 服务”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经过测算,相比传统模式,超长里程解决方案可实现单车一年节约保养费用5000元以上,而将换油周期提升到12万公里所增加的运输时间和避免因润滑不当造成的停运甚至安全事故,则将更为可观地提升车辆运营效率。
这对于改变我国物流运输高成本的现状显然意义深远。
制造业润滑
制造业,随着中国踏上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企业采购的设备也逐渐趋向大型化、精细化。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意味着产出更多更稳定更优质的产品,但一旦发生故障,则将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更危险的伤害。
Kenneth·E·Bannister在其著作《工业润滑》提出:“工业设备故障中有60%源于润滑不足或润滑不当。”
中国工程院曾在2006~2007年组织国内数十位院士专家对我国冶金、化工、铁路、汽车、船舶、农机、军工等8个行业开展了“摩擦学科学及工程应用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的调研。2006年,上述8个行业因润滑不良和材料磨损所导致的能源、材料、设备、生产损失达9500亿元;若正确运用润滑技术,可以避免损失达3270亿元,占当年GDP的1.55%。
而2006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94万亿元,到2017年已经增长至82.71万亿元。
润滑油行业正面临更高的性能要求,而这一现状在高端制造业体现得尤为突出。
工业机器人的本质是精密仪器,完成精细化操作意味着机器人本身需要质量过硬的润滑产品。
而作为高端制造业的代表,其竞争也是体系化之争,上至核心部件减速机、控制器,下至主机制造、润滑等耗材产品的选配成本,都是考验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有媒体测算,一台普通6关节工业机器人的购置成本约在15-30万元,但后期的调试、维护成本至少在20万元左右,这其中一桶170公斤包装的进口机器人减速机专用润滑油的市场零售价格就达到2-2.5万元。
但为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害怕“因小失大”,许多企业不敢轻易换用价格要低得多的国产润滑油,背负巨大的使用成本,这样机器人带来的成本效益也就大打折扣,甚至会加重企业负担。
不过这一现象近来正被中国本土品牌扭转。
昆仑润滑与中国工业机器人领军公司新松机器人经过几年的紧密合作,开发出了工业机器人润滑脂产品,取得了技术准入。
今年5月10日,双方联合成立了“机器人润滑工程联合实验室”,将在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润滑应用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中国制造2025的机械装备润滑水平,促进我国机器人润滑及应用产业的发展。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预测,到2020年,将有52万个新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世界各地的工厂中,而其中有超过40%在中国市场,21%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是北美的三倍,已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消费国。
在这一领域,中外润滑油品牌的短兵相接既可有效进一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又可使我国产业升级不受制于人。
而航母、高铁、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中国制造高端装备和大规模工程中,对润滑产品看似宽松的“国产品牌”要求背后,是“既不可以困于他人之手又必须做到万无一失”的品质保证,多年来承担这一任务的昆仑润滑根据各项目的不同需求推出与之相应的润滑产品,服务国之重器,成为国之重器。
国内润滑油行业从渠道竞争逐步转化为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
今天对于润滑油的需求不仅涉及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也影响亿万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从产品提供商向服务方案提供商的转变,背后是市场变化的推动,更是昆仑的主动行为。
今天中国润滑油市场表现出两大特点:
- 在产品供应方面,供应主体日益集中在大型厂商之间,从而将原有的分散竞争改变为集中竞争;
- 在市场消费方面,消费群体越来越体现出对生产维护机构的依赖,托付消费的特征日益明显,这与以往的“自主”消费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样的领域,都决定了昆仑等本土品牌困于单维度提供产品已没有出路,在市场与自身发展的双重推动下,从“昆仑润滑油”变为“昆仑润滑”,虽只有一字之变,但背后是国内润滑油行业从渠道竞争逐步转化为品牌竞争和服务竞争的现状。而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大趋势下,国内润滑油企业国际化的征程也已经开始。
而昆仑润滑,显然已经有了这样的雄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