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浅谈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唐代传诗最多、讽喻诗最多、最通俗易懂、流传最广,后人有“白诗四最”之说白居易一共写了3000多首诗歌,被全唐诗收录的有72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浅谈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

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与元稹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并将这一主张付诸自己的诗歌创作实践。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他的诗唐代传诗最多、讽喻诗最多、最通俗易懂、流传最广,后人有“白诗四最”之说。白居易一共写了3000多首诗歌,被全唐诗收录的有72首。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少年的白居易读书十分刻苦,读得口生出了疮,手磨出了茧,年纪轻轻的,头发全白了。“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被编入小学课本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歌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相传为白居易十六岁时的应考习作,也是他的成名作。白居易十六岁到长安赴试,拜访著名诗人顾况。顾况看到“白居易”三字,便诙谐地说:“长安物贵,居大不易。”意为长安物价正贵,恐怕白居不易,幽了他一默,当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击案叫说:“道得个语,居亦易矣!”后来,顾况经常向别人谈起白居易的诗才,盛加赞赏。从此,白居易诗名大振。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作品所反映的真实历史和社会意义、以及千百年来的影响,不能不说是对历史的记录和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其中的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等诗句,无不让人感觉到一个恨字,《长恨歌》表现的爱情与讽喻的双重主题思想,究竟是赞美唐玄宗与杨贵妃坚贞不二的爱情,还是讽刺唐玄宗的荒淫误国,或者是谴责杨贵妃祸水红颜?后人一直是众说纷芸,莫衷一是。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早年入仕,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后因宰相武元衡案贬谪江州。公元827年,白居易至长安任秘书监。公元828年,转任刑部侍郎,封晋阳县男。

公元846年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此诗可作为白居易一生的概括。

清乾隆皇帝对白居易的诗文与为人均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白居易“实具经世之才,”并认为官员应以白居易的诗“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作为座右铭。胡适赞扬以白居易与元稹为领袖的文学革新运动,认为可以诗歌造成舆论,而有助于改善政治。

本人草作,请各位方家指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