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

俄罗斯还没有彻底被打倒,美国和欧洲之间却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痕。美国已经发生了质变,世界霸权也开始遭受盟友的众叛亲离。印度媒体却强调,中国掌握了美国致命的软肋,他们又发现了什么?

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所爆发的军事冲突,对于全球局势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打到现在,受益最大的显然还是大洋彼岸的美国,而最受伤的除了乌克兰和俄罗斯这两个当事国以外,就属欧洲了。因为这场军事冲突的持续进行,导致欧洲各国所面临的防务安全和能源供应问题不断加剧,最终也慢慢开始演变为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矛盾。在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之后,俄罗斯也彻底失去了向欧洲正常供应天然气的能力,再加上欧盟已经开始了针对俄罗斯的第八轮经济制裁,指望俄欧双方在短时间内实现关系缓和并不实际。但让欧洲没有想到的是,在其全心全意为美国压制俄罗斯的时候,美国竟然选择在背后开始“捅刀子”。

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1)

根据英国路透社援引相关金融机构的数据,在2022年上半年,美国向欧洲供应了39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超过了2021年全年供应的总量。与之一起上涨的还有天然气的价格。在2021年每千立方英尺的价格仅为7.23美元,而今年价格却达到了14.37美元,同比增长了119%,创下了一个历史新纪录,这也意味着,美国能源公司将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装满运往欧洲之后,至少可以赚取1.5亿美元的纯利润。如果欧洲想要平稳度过这个冬天,将会支付以往10倍以上的费用。对于这一情况,欧洲方面不会答应。目前,欧盟内部已经开始商议与美国和挪威等天然气出口国进行谈判,要求他们降低能源出口费用,但在外界看来,这个可能性非常低,因为欧盟已经失去了谈判的筹码和机会。

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2)

如此一来,欧洲与美国关系的恶化似乎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随着欧洲各国因为能源紧缺而导致经济下滑和社会动荡等问题的出现,欧洲各国也该思考如何妥善处理与俄罗斯的关系。包括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等欧盟国家已经决定暂停欧盟对俄罗斯能源制裁的法案,希望可以重新与俄罗斯进行能源供应谈判,以获得俄罗斯“廉价且稳定”的天然气供应。对于他们而言,自身的经济利益显然要超过与美欧之间的关系。而对于法德这两个欧盟领头羊来说,这个冬天也将会是他们决定是否与美国进行“摊牌”的时间节点。一直以来,法德都希望可以建立属于欧洲人自己的欧洲,以此摆脱美国的束缚。但现如今,美国不但要加强北约对欧盟的捆绑,更是打算全面收割欧洲的财富和资本,配合美联储加息政策,最终刺激美国经济的回暖。

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3)

其实说白了,欧洲这个盟友在美国眼中就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棋子”,随时都可以舍弃和牺牲,而对于美国来说,只要可以稳固自身霸主地位,那么欧洲的利益又与美国有何关系。原本美国是打算通过搅乱全球局势,以此来浑水摸鱼实现收割计划,只是没想到局势恶化速度超过了预估水平,欧洲民众也开始认识到美国拱火俄乌军事冲突的险恶用心,纷纷通过罢工和游行等方式来抗议本国政府的所作所为。倘若执政党继续坚持跟随美国的话,那么距离他们彻底下台似乎也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可能美国也没有想到,他们在全球的霸权会遭到盟友众叛亲离的这一天。欧洲已经有不少国家开始讨论重新建立与俄罗斯经贸合作的可能性,他们也明白美国现在也是自身难保,更别说来帮助他们走出与俄罗斯全面脱钩的困境。

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4)

更是有阿拉伯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社会正在变得面目全非,过去的美国不见了,美国已经发生了质变。过去强盛的美国早已经“消失不见了”,想要再次强大起来根本就无法实现。与之相比的是,中国的优势不断扩大,不仅是因为中国顺应了时代潮流,而且中国自身优越的制度和社会性质也决定了中国将会领导未来全球发展的一个方向。与之相呼应的是,印度媒体近期发表的一个观点:中国已经成功掌握了美国的致命软肋。在印度媒体看来,美国现在装备和研发的一系列高新技术武器对中国稀土及稀土产品依赖严重。一旦,中国选择对美国禁售相关产品,那么美军的整体战斗力将会受到致命的影响。尽管美国国防部强调,不允许中国材料和技术出现在美军装备上,但他们也发现这一情况根本无法避免,指望全面禁止中国材料和相关技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美俄为什么会矛盾(俄未倒下美欧出现裂痕)(5)

而稀土元素也只是一个缩影,美国军工企业在生产制造阶段也离不开中国供应链的支持,除非美国可以在全球上找到一个可以取代中国的存在,否则美国是无法摆脱对中国产品和技术的依赖的。而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过去这几年开始转变发展战略以及挑战对华关系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美国的致命软肋还掌控在中国的手上,就像欧洲的软肋在美国手上一样,只要中国不倒下,美国就根本翻不了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