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手艺麦生糖(记忆中的乡愁制秤匠)

作者 马金江

民间传统手艺麦生糖(记忆中的乡愁制秤匠)(1)

提起旧秤(木杆秤)来,上点岁数的人都不陌生。那时去赶集,摊贩们个个都有一杆秤;生产队里分东西,你能见到能秤一、二百斤的大秤;如果你去药店又能见到能秤几两几钱的小秤(俗名等子)。有的农民自己家里也有一杆秤,以备使用。总之,作为中国传统度量衡三大件之一的木杆秤,它是2000多年来商品交换流通的参与者与见证。而制秤这门手艺不仅被誉为“百工之首”,更是与长城一样古老。

  旧杆秤都是十六两为一斤,俗秤“十六两秤”。为什么是十六两呢?据说鲁班发明秤时,是以北斗七星加上南斗六星,定为十三星。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又加上了“福禄寿”三星。就成了十六星,每星代表一两,十六两为一斤的木杆秤,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民间传统手艺麦生糖(记忆中的乡愁制秤匠)(2)

这一流传就是2000年。直到1959年国务院听取陕西富平县小学教师杨中一先生“将十六两进位制,改为十两进位制”的建议后,正式颁布“改十六两一市斤,为十两一市斤”的政令,十六两秤才逐  渐退出人们的视野,全国统一使用十两秤。1970年代,国家又推行公斤制,木杆秤统统改为了“公斤秤”。

  木杆秤的结构比较简单,由秤杆、秤钩、秤盘、秤砣、秤星组成。但制起来却不是简单的事情。杆秤用的木头都是纹路细腻、木质坚硬的上等的木、栎木或枣木。大体经过制胚、刨圆、打磨、头尾包铜皮、定刀口、装刀子、秤钩、试秤、分刻、割星这几个步骤。其中重要的有两步:一是定星子,即俗话说的定盘星,一杆秤准不准全在此。制秤匠都是认真对待,精心量试,精准刻定。二是割星。即用手钻精确打星孔,孔打好后把铝或铜丝插入一毫米深的孔中,用刀割断形成星花。一杆秤几百个星花一个也不能马虎。制秤匠制的是秤,更制的是公平与德性。制秤手艺多为家族传承。从事制秤业的人并不多,过去一个县城也就一两家,有时集市上也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主要是修秤。丢了砣的,坏了盘的,断了杆的,都能及时给修配上。

  大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有了电子秤。随着电子秤的推广普及,木杆秤已很少见到,制秤匠们更是早已不见了身影。也许你旅游时在某地某处会发现特大的杆秤,那是搞装饰或展览用的。如果你面对着那闪烁的星花侧耳细听,也许会听到星花低声吟唱着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哀歌悲鸣。

民间传统手艺麦生糖(记忆中的乡愁制秤匠)(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