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写作要求(历史文化知识少不了)
一般的旅行者都是不写作的,写作行为是古代旅行者的偏执。不过,古代的旅行者如果不写作,我们后人很难得到历史地理学或历史人类学的资料。所以,旅游写文化在我国之所以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于古人对历史的尊重、对写作(“立言”为儒经“三达德”之一)的偏执。其实,古人在旅行中经常没有良好的写作条件,写作不易,导致旅游历史文献很珍贵。
我们知道,人类学有一颗“平常心”,是眼光向下的。只有深入民间,才能看到真实的生活。这就是向下进路。
旅行让儒者更加接近底层,从而笔下的文字更加暴露,比如,旅行文学的内容多涉“怪力乱神”,属于稗官野史,也可以说是“新闻”。《山海经》开启了旅游写文化传统,深刻影响了张华《博物志》的品格。张华是西晋诗人、藏书家,《博物志》中哪些是他亲眼见过的?哪些是他道听途说的?哪些是他在书中读到的?可能兼而有之。
张华塑像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是一个旅游写文化大家,他写了《岛夷志略》,这部古籍被今人盛赞。
汪大渊塑像
《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网上搜索所得
《论语》中有“成就理想人格”意涵的关键词“成人”,反映了儒家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成人用品”并不关联说到中国历史文化,不能避开《论语》。对“成(为圣)人”理想人格的追求、培养是儒家道德学说的核心,也是其出发点和归宿。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其特征主要体现在重义轻利的素质、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品性等几个方面。
孔子打破了“君子”(字面意思:君王的子孙)作为“有位者”的血统论,发展出了以成为“君子”当作理想人格德性论,强调“君子之学”是一个过程,后天的努力很重要。
儒家理想人格内涵的动态化,对古代旅行文学和教育文化影响极大。
游于艺《论语·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里的“艺”一般都解释为“六艺”。
儒家六艺:礼、乐、射、御(驾车)、书、数。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最初只提出“仁、义、礼”,孟子提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在孔子的这句教育名言中,“依于仁”之后才是“游于艺”。“游于艺”居于第四,意思是:如果一个儒者知识学问不渊博,人生就枯燥了。
御之艺列入“六艺”之中的御之艺,就是指驾车的技艺。春秋时期,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据说是驾着牛车。
战国时期,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在此之前,公元前310年,《史记·赵本纪》载武灵王出游大陵,“他日,王梦见处女……”娶孟姚为惠后。魏晋南北朝时期,《魏书·序纪》载:北魏圣武帝拓跋诘訜带队外出打猎,遇天女,“遂同寝宿”,生子拓跋力微。
历史是时间的旅行,旅游写文化是空间的旅行。《史记》的作者在旅行中搜求写作素材
中国古代,和旅游写文化相关的梦游文很发达这是一个有别于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学”传统的另一个传统。它的内容丰富。《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把两大传统——经学写文化和旅游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做了生动形象的演绎。
《红楼梦》第5回,宝玉在警幻仙姑指引下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有大橱装载着各省薄命女子的生平判词
“从夫子游”到留学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是从办私学入手。受这个传统影响,古人受教育就是“从夫子游”,可以称为“游学”,是跟孔子及其门人学。发展到晚清,逐步兴起了“留学”热潮,这是跟洋人学,包括西洋和东洋。
留学,旧称留洋,一般是指一个人去母国以外的国家接受各类教育,时间可以为短期或长期(从几个星期到几年)。这些学生被称为留学生。美国等国家组织的一类海外短期的交换学生计划,其英文名字“Study abroad”。——网上搜索所得
具有教育意义的旅游写文化文体发展与中国教育文化史——发展到民国时期,以留学为代表的教育旅行,让中国猛健地投入了现代化这个主流。
历史文化往往具有教育意义
《论语》中的旅游写文化历史观道是至高无上的。“朝闻道,夕死可矣”说明孔子对真理的追求很执着。
孔子编写《春秋》,他的历史哲学具有实践性,“性与天道”是他的表达。
天,也是至高无上的。儒家认为,历史是“天”的无言之行。“天”相当于先秦“泰一(太一、大一)神”(任继愈主编《中国哲学发展史》先秦卷、李申《中国儒教史》上卷)。
李申认为“一个人在医院、在看守所、在家里、在邮电局等等地方都用他的姓名,一个人的姓名记载在许多地方,这是‘多’。但是他还是他,是同一个人。天也是一样,被记载在不同的地方,可天的实体就是一个,是确定的。”——摘自笔者在上海师大的听课笔记
总之,研究中国文化和思想史,孔子和他创立的儒教是绕不开的文化事实。柳治微著《中国文化史》有云:“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中国哲学以“天-人”为根本研究对象,从来都有仰天追问的传统。《尚书》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道的字面意思,就是路,包括旅游者必须走的路。
《论语·雍也》: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当时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
小结:为己之学的来路是“下学而上达”讲究自身修行的“为己之学”贯穿儒家求学人生的始终。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孔子所说的“学”和“习”,是德性论意义的,讲的是修身养性;“习”是实训或练习。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
下学上达:朱熹在《四书集注》的注解中释为:“下学学人事,上达达天命。”“下学”的内容,应该包括驾车。
孔子名言:下学而上达
不过,旅游中,也可能乱性。孔子倡导“为己之学”,也在旅途中发生了“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这桩历史公案。
走进民间,到老百姓中间去,随大溜,就有可能成了“乡愿”。《论语·阳货》有紧贴着的两句“子曰”:一为“乡愿,德之弃也”,一为“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孔子反对乡愿,因为乡愿是行在人面前、听从人的好好先生;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不尚虚言空谈,特别让弟子不要听人与人之间的传说,与这个世界苟同,而要“三畏”:敬畏天命、圣人之言和大人。
君子有三畏。《论语·乡党》记载孔子每逢打雷、刮大风就改变神色,(“迅雷风烈必变”)变色说明他对天敬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