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结束后心情(国考结束放松坐等成绩)

国考结束后心情(国考结束放松坐等成绩)(1)

笔试结束了,笔试终于结束了!

有多少同学在欢欣鼓舞,打算要重新追跟久久未看的美剧?打算约上舍友开个黑吃鸡,或是撸两把王者?

嘿嘿,明哲跟你们说,不要too young too simple!漫漫长征才走完一半,大家跟上,不要掉队了哈!

笔试成绩公布时间大概在一个多月以后,那么,在接下来这一个月多时间里,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别急,听明哲慢慢道来。

国考结束后心情(国考结束放松坐等成绩)(2)

01

适当放松,但是不要放纵

笔试已经结束,前段时间的考前突击与临考的压力,确实让大家心头的弦紧绷着,现在可以适当放松放松,犒劳下自己咯。该逛街的逛街,该约会的约会,该聚餐的聚餐,该打游戏的打游戏。不过呢,明哲还是劝大家,适当紧张,不要真的一下子松懈下来,也不要放纵自己天天聚会、熬夜看剧玩游戏哈,毕竟笔试只是第一关,后面还有面试这道槛呢,万一太放纵,到时候收不回心来,就悲剧咯~

02

分析笔试真题,准备省考

有很多同学很纠结,到底要不要看笔试参考答案,对自己进行估分。我的建议是,估不估分其实并不重要,不需要纠结,按自己的性格,凭自己本心决定就好。不过,重要的事情是,你应该趁着对试卷还有印象,分析笔试的一些题型特点与变化

每年笔试题目都会有一些小的变化,这些变化跟特点很有可能在来年的省考公务员考试与事业单位考试中被命题组借鉴。因此,建议大家还是来公考专家陈明哲公众号听下我们的国考真题解析系列公开课。

同时,还可以着手参加其他省市的笔试,每一次体验真实考场的机会都很难得。

03

抓紧时间找工作

每年的12月到来年的2月是很多公司的招聘季,应届毕业生同学,不要因为备考公务员就错过了应聘季。明哲一向不建议大家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机会,还是要多去尝试,如果等到明年公务员联考结束再去找工作,已经到5月份,那个时间大部分的企业集中校招已经结束,再去找工作,就太被动了。

大家在找工作时候,应该重点关注周边名校的校招,校招企业的应聘成功率远大于网络海投简历与大型招聘会现场投简历。同时在找工作时候,注意多收集自己目标企业的资料,对企业的企业文化、用人需求、笔试面试考试方式提早做到心中有数,并且针对重点目标企业制作针对性的简历,思考好自己能为企业贡献的价值。多做准备,提高应聘的成功率。

04

准备国考面试

从国考出成绩到面试,快的一个月,慢的一个半月,备考时间还是比较紧张的。如果你之前对公务员面试一无所知,从得知笔试成绩后才开始准备,在短时间,可能很难对你答题的语言表达、理论深度、素材储备等进行全面的提高。因此,提前了解公务员面试是很有必要的。

(1)了解岗位

近年来,国考公务员面试岗位倾向于部门独立命题,专业化考试趋势越来越明显,国税、海关、海事、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公安、统计调查大队等部门都是进行专项面试,岗位的考试题目跟岗位具体工作息息相关。

例如:

• 例一:作为检验检疫人员,模拟新闻发言人做埃博拉疫情通报。2016年2月27日检验检疫局真题

• 例二:西伯利亚寒潮来袭,会对我市造成影响,作为海事部门的工作人员,组织一次安全隐患检查活动,你如何开展?2016年2月27日海事局真题

• 例三:你是办税大厅工作人员,单位在推广手机的移动办税平台,但使用率很低,你要如何提高?2016年3月2日国税真题

这就要求考生对岗位工作职能与日常工作场景有基本的认识。建议同学们,可以先上网搜索下你报考部门以及你报考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今年的热点新闻,做到心中有数。

(2)关注热点新闻

这段时间有空的话,可以多看一些社会版块、要闻版块的热点新闻,特别是关注一些有争议性的社会新闻与政府部门工作不当的新闻,这类是面试综合分析题最喜欢考的题材。

同时人民日报的要闻还是可以继续看,公考专家陈明哲微信公众号“每天学习一篇人民日报重要文章”上的每日打卡,大家可以重点学习,特别是里面提到的一些地方政府的改革成效,里面有好的措施,可以记下来,作为自己今后面试答题的素材积累。

(3)真题练习

这段时间,大家有空的话,可以试着去开口做答面试的真题,答的不好没关系,要多开口练练口头表达能力,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像写申论大作文一样,把一道面试题答个2分钟左右。真题的来源,大家可以在公众号公考专家陈明哲后台输入‘面试’,里面有面试真题的完整解析。

明哲会在公众号上深度讲解一些经典面试真题,大家看过解析,听过讲解后,可以试着自己答出来。每天积累一道题,到笔试成绩出来后,你就会领先其他考生一大步。

国考结束后心情(国考结束放松坐等成绩)(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