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李小龙黄皮小子最后一战 千锤百炼十三载
文/图 半岛记者 尹彦鑫 吕晓平
他曾在汶川地震灾区“逆行”救援,他曾数次参加重大安保维稳任务,他转战多个岗位做到“岗岗优秀”,他就是市局指挥中心110指挥处民警李小龙。对李小龙来说,他所完成的每一项急、难、险、重任务,都体现了砥砺奋进、顽强拼搏、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品质。因工作占据太多精力,李小龙对家庭难免照顾不周,但是家人一直以来都默默支持理解,只为他更好地做一名人民警察。
“工作狂”获一等功,曾去汶川灾区救援
“我是一名警察,哪里需要我,我就要到哪里。”李小龙说。在一次安保任务中,李小龙连续工作了160多天,期间一天都没有休息,而且每天都要加班。因在这次任务中表现突出,李小龙荣立个人一等功。
作为一名特警,他用奔跑的身影和“逆行”的壮举,为灾区人民点亮“生命之灯”,送去希望。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李小龙当天就和同事赶到灾区,背负几天的供给品,步行60多公里赶到救援地点。“余震随时有可能发生,山上的石头不时地滚落下来,危险重重。但是想到灾区的群众,我们又忘记了疲惫,继续向目的地进发。”李小龙说,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并未将去灾区救援的事告诉他们。他曾在重灾区水磨镇的帐篷里,给妻子和未满周岁女儿发去问候短信:“委屈你们娘俩了,此时此刻这里更需要我”。
在灾区救援半个月后,他因任务又返回青岛执行安保任务,李小龙认真值守,警服被汗水浇透,脚底被战靴磨破,皮肤被烈日灼伤,但他从来不叫一声苦。2009年,李小龙赴外地执行重要任务,在恶劣气候中奋战了100余个昼夜,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干一行精一行,他成指挥中心“多面手”
经过特警时期的打磨锤炼后,2010年,李小龙调入指挥中心工作,从事110接处警及指挥调度工作。心有温度、气有风骨、肩敢担当、行真性情,这是指挥中心同事对他的评价。从前台转战幕后,虽然岗位发生变化,但为民服务不遗余力、打击犯罪毫不手软、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的警察情怀一直未变。李小龙利用休息时间,走遍青岛市区的大街小巷,主动跟随处警经验最丰富、业务最精湛、素质最过硬的一线优秀110警车民警学习接处警和与群众打交道的本领和方法;他坚持写110工作日记,记录处警过程,总结经验得失;他上下对接、左右联动,无数次抓获现行违法犯罪嫌疑人、救助帮扶群众。
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和综合素质,李小龙被选调到科室内勤岗位,同时承担市局总值班室指挥调度工作。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李小龙从最初的统计数据、撰写简报、管理文档、服务保障等日常基本事务做起,历经数年的实战锻造,逐渐成长为110指挥中心熟悉勤务运行、懂指挥调度、善综合协调、能撰写材料的“多面手”。
感觉亏欠家庭,家人理解当后盾
“等忙完就回去看你们。”李小龙已记不清对家人说过多少次。记者采访得知,李小龙老家在甘肃农村,他是家里唯一的儿子,当年他到3000多公里外的青岛当警察时,家人是舍不得的。但是为了儿子能够实现他自己的理想,家人最终还是支持了他的决定。这些年来,他与妻子两地分居,妻子孕期从未给予足够的呵护和陪伴;女儿出生时,他正在外执行任务;父母生病住院时,他未曾回家探望一眼。“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候我离家时间太久,回家再抱孩子时她都不认识我了。”李小龙说。
去年春节,岳父突发脑溢血半身不遂,李小龙因工作没能陪在岳父身边。自己的母亲视网膜脱落,需要住院治疗,李小龙也一直没空儿回老家探望。尽管如此,家人不但没有抱怨,反而体谅安慰他,鼓励他做好本职工作。据了解,入警13年来,李小龙经历多个岗位的实战磨砺,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先后获得省厅、市局嘉奖十余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点击链接进入“首届青岛市新时代十佳人民警察、十佳警嫂评选”活动
或微信扫描二维码参与活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