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40年机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月能拿多少养老金这是很难估计的,要正确计算也缺乏相关的基础数据,而且中国这么大,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如果在四川办理退休,按照已经退休的人员来比较,每月可以达到6000元左右。

工龄40年机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

养老金的计算是一个比较专业的问题,总体上与养老金计算有关的因素是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余额、退休时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等。由于我国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是从2014年10月才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很多人都是视同缴费年限大于实际缴费年限,非社保部门的专业人员这是很难准确计算每个人的基本养老金的。

在大方向上只要有一点社保知识的人,也能对自己的养老金有一个基本的估计,这种估计和实际计算的结果其实差异就是零头的差异。今天我们从差异的角度来分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金在不同地区的差异。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分为基本养老金、职业年金两个部分,这在全国是统一的。在基本养老金分为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三个部分。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体现地区差异的就是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公布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来作为依据,不同的省份,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完全不同的。

工龄40年机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

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一个固定值,在同一个省的范围之内,凡是在当年的办理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都是采用统一的计发基数来计算基本养老金,体现差异的就是缴费指数。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由于存在大量的视同缴费年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工龄,工龄在养老金的计算中,也是增加本人养老金的关键因素。

机关事业单位的平均缴费指数,包含了平均视同缴费指数和平均实际缴费指数两个部分,视同缴费指数是按照当地省级人社部门公布的视同缴费指数表来计算的,比如处级干部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科级干部的视同缴费指数是多少等,这个部分要和在职时的职务、职级、技术职称等因素挂钩;实际缴费指数比较好计算,就是历年的缴费基数综合除以历年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平均数。

平均缴费指数(含视同缴费指数),主要是用来计算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和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之和的平均值,就是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假如每缴费一年的基础养老金是80元钱,那么42年工龄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3360元。

工龄40年机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个因素就是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第二就是过渡系数,过渡系数目前很多地方是按照1.4%来计算,有的地方是按照1.3%来计算的,这需要根据省级人社部门的规定来执行,比如通过计发基数和平均指数化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8000元,按照1.4%的过渡系数计发,每一年视同缴费年限的过渡性养老金就是112元,如果视同缴费年限35年,每月过渡性养老金就是3920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有时候过渡性养老金会高出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按照个人账户总额除以相对应的计发月数,职业年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差不多。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由于缴费年限不长,个人账户养老金不是很高,有时职业年金还要高于个人账户养老金。

工龄40年机关公务员退休养老金 工龄42年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4)

综上所述,42年工龄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每月能够领取多少养老金,取决于办理退休时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指数和实际缴费指数的平均缴费指数,42年的工龄是比较优势的。总体上42年工龄的正科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还是比较高的,至少可以达到每月6000元左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