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与扬州慢对比(春风十里扬州路)

0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春望与扬州慢对比?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春望与扬州慢对比(春风十里扬州路)

春望与扬州慢对比

0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一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江南山清水秀美的婉约,而柳暗花明之际,烟雨楼台又是那样的迷情,来了,就不想离去。妙笔生花,大概就是会这般让人情愫暗生,醉在诗中。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杜牧出身名门望族,爷爷杜佑官至宰相。说来,他还是杜甫的曾孙,一个家族两支,连着亲。

杜牧的诗以七言绝句著称。描摹自然,常常流露出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好在他性格开朗乐观,诗中虽有颓唐的成份,却并不显得消沉,而是在忧郁中透出清丽俊爽的风调。“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杜牧的诗,风华流美而又神韵疏朗,气势豪宕而又精致婉约。一读,我便爱上这样的感觉,沉迷于其中意境,久久回味。

他善于选取清新明朗,以轻快的节奏来抒写他的情怀,用色彩鲜明而飞动流走感的语言,创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七绝《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天的景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画卷。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至远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那样的景色,我曾在大山深处,青龙湖中泛舟,真的见过“白云生处有人家”的奇景,很是震撼心灵,太美了,就跟仙境似的!

没有哀伤叹息,整首诗语言优美,清新易懂,富有诗情画意,所描绘的画面立体感很强,给人美妙的艺术享受。他歌颂大自然,颇有豪爽向上的精神,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

杜牧咏史怀古的七绝写的才气纵横。笔调清新飘逸,不落寻常窠臼,在晚唐诗坛自成一格,如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小诗,没有人不知道的,没有人不会背诵的。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都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诗人孤身行路,触景伤怀,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无疑又增添了一层愁绪。

杜牧前期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百孔千疮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的腐朽昏庸,看到藩镇的拥兵自固,看到边患的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也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载于《全唐诗》卷五百二十三。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诗人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也是感慨万千,心绪起伏。

02

自古才子多风流,丰神俊朗的杜牧自然不例外。杜牧和湖州名妓张好好是在南昌沈传师的府上认识的。当时的的杜牧尚未成家,风流倜傥,而张好好美貌聪慧,琴棋书画皆通。参加宴会时两人经常见面,张好好倾慕杜牧的才情,杜牧爱上张好好的色艺双绝。他们湖中泛舟,执手落日,才子佳人,自是无限美好。本应该留下一段佳话,让人没想到的是,沈传师的弟弟也看上了张好好,很快纳她为妾,生生断了杜牧的念想,好不悲伤。

公元835年秋,杜牧与张好好在洛阳不期而遇。杜牧时任监察御史分司东部。此时的张好好已经沦落为他乡之客,以当垆卖酒为生。杜牧感慨万分,为她当初风光无限而现在却沦为卖酒女子的不幸遭遇而深感同情,手写了一首五言长篇《张好好诗》赠给张好好。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

翠茁凤生尾,丹脸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晴江联碧虚。

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

吴娃起引赞,低回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

盼盼乍垂袖,一声离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

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

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

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

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

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且欢娱。

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

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

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

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愁景初。

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杜牧以浓笔重彩,追忆了张好好六年前初吐清韵、名声震座的美好一幕。当年风姿绰约的张好好,才不过几年,竟已沦为卖酒东城的“当垆”之女。杜牧用精湛的诗歌语言,再现了张好好升浮沉沦的悲剧生涯,抒发了诗人对这类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苦难女子的深切同情。全诗情绪饱满,文辞清秀,堪称唐诗中的佳作。他写故事,自己也是故事。

读《张好好诗》,读到最后不是伤心,而是感动。我仿佛听到杜牧的话外音:人终将老去,或必须分离,但我永远记得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记得你当年最动人的模样。

后来杜牧在长安抑郁而死,张好好闻之悲痛欲绝,瞒了家人到长安祭拜,想起相爱与别离的万般凄楚,竟自尽于杜牧坟前。不知真假。

杜牧的创作,以俊爽豪健、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受到后世的好评,在唐代独树一帜。清代洪亮吉赞他:文不同韩、柳,诗不同元、白,复能于四家外诗文皆别成一家。

03

每个人心里都有藏着一个人,一处风景。“十年一觉扬州梦”,是杜牧心中所藏。

公元833年,31岁的杜牧受牛僧孺之邀来到扬州做文官掌书记。自此与扬州结下了不解之情,并留下了多首关于扬州的诗作。杜牧对扬州的感情,在《扬州三首》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其一

炀帝雷塘土,迷藏有旧楼。

谁家唱水调?明月满扬州。

骏马宜闲出,千金好暗投。

喧阗醉年少,半脱紫茸裘。

其二

秋风放萤苑,春草斗鸡台。

金络擎雕去,鸾环拾翠来。

蜀船红锦重,越橐水沉堆。

处处皆华表,淮王奈却回。

其三

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

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

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

柂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扬州城的建立离不开隋炀帝,他开凿运河、大兴土木、搜罗天下珠宝,建造了一个与长安、洛阳齐名的扬州城。这一点,他功在千秋。繁华的扬州城,成为无数后人的向往寄托之所。

杜牧太懂扬州。对于扬州,他既是一个深入的体验者、参与者,又是一个清醒而脱离的批判者。在《扬州三首》中,他一方面沉浸于扬州的景色、烟柳,享受着扬州的浪漫温柔,一方面又极其冷静地从历史兴亡的角度深刻思考,批判隋炀帝的荒淫无度。可他又何尝不是呢?在扬州,留下了不少的风流韵事和诗。

烟花三月下扬州,是多少文人墨客向往的精神乐土。杜牧相貌俊朗,仕途郁郁不得志。他深受儒家思想熏陶,万丈雄心无处安放,精力富余,转而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来到扬州之后,杜牧几乎每夜都到青楼花天酒地、尽情纵乐。

牛僧孺十分担心杜牧的安危,便派人偷偷跟在他的身后保护他,杜牧不自知,还自以为得意,心中小窃喜。

几年后,皇帝让杜牧任侍御史,牛僧儒为他设宴送行,苦心说道:以你的气概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一定还会取得更高的职位。我就是担忧,怕你迷恋风尘而难以自制。杜牧心虚应付:幸亏我还能经常检点自己,不至于让你为我担心。牛僧儒笑了笑,让侍童取来一个书箱,上面记录的全是他去花街柳巷寻欢的时间地点,让他自己看。杜牧感到羞愧,流泪向牛僧儒下拜致谢。牛僧儒死后,杜牧感恩,为其撰写了墓志铭,比自己的都要写得好。

娉娉袅袅十三余,

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这首《赠别》作于公元835年,是杜牧离开扬州赴长安任监察御史时,写给心爱的女子。他没有直接描述女子的容颜,巧妙地用情景反衬女子的美貌,妙哉。

离开扬州后,杜牧还写下了多首有关扬州的诗词。公元837年,杜牧洛阳在任。这年秋天,他到扬州看望患了眼疾的弟弟。重来扬州,既忧心弟弟,亦自伤前程,写下了《题禅智寺》一诗: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公元848年,想起当年在扬州的旧游故交,杜牧又写下了《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二十四桥,现在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内。为单孔拱桥,汉白玉栏杆,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该桥长24米,宽2.4米,栏柱24根,台级24层,处处都与二十四对应。

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杜牧在自己的樊川别墅中品茶悟道,留下了《遣怀》一诗,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

落魄江湖载酒行,

楚腰纤细掌中轻。

十年一觉扬州梦,

赢得青楼薄幸名。

此时,他已经官至中书舍人,但此生最浓墨重彩值得回忆的经历便是在扬州的那段生活了。这或许是直言,或许是调笑,可是对他来说,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如同南柯一梦,流星划过天际。

姜夔曾在《琵琶仙》里写道:“十里扬州,三生杜牧”。因为有了杜牧,扬州才更加璀璨,因为有了扬州,杜牧才诗名长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生活的意义不在长度,而在深度,扬州城里,有他所爱之人、所亲之友、所做之功、所历之事,有他所有爱恨情仇的交织。

陶慕宁先生认为,狎妓冶游是中世纪士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篇歌行所表达的缱绻柔情到短章律句所记录的瞬间感受,唐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多彩多姿的青楼生活的画卷。诸如白居易、元稹,或是其他人几乎都是的。如果把唐代文人的才思比喻为汩汩泉水,那么妓女的色艺便如酿制美酒的曲蘖,没有曲蘖的作用,再好的甘泉也不可能成为美酒。

因此,千万别误读了杜牧,认为他只是拈花惹草的风流才子。他虽然只活了49岁,却留下《樊川集》二十卷和他注解的《孙子》一书,传世至今。比起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这足够他骄傲,足够后人为他骄傲,他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