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65岁老人唱红歌(许昌这人真敬业)
【“老贾喷空儿”第211喷】
许昌这人真敬业,义父去世,他也坚持把戏唱完
口述‖万德林、万松停等 文‖贾凤翔 图‖网络
1952年,裴山庙村在高跷队的基础上成立了曲剧团。
群众热情高是成立曲剧团的基础。为了购买服装、道具、乐器等,村民自发捐款。有的村民到城里油脂厂等处打工,赚了钱捐给剧团,甚至小学生放了假也出外打工。有的企业也热心赞助,如南悟真照相馆捐了钱,棉麻公司打包队捐钱买了布幕。
为了提高演出质量,有时到外面聘请名角,村民争着管饭,一般会挑选家庭生活水平较高、环境比较整洁、家庭成员懂得礼貌的管饭。谁家管饭了,感到是一种荣耀。(想看看老贾上回喷哩啥空儿?欢迎点击以下链接欣赏:1.许昌有个黑头演员,不用麦克风,喊一声能听三里远;2.许昌最早地名“许”的由来,可能跟高士许由没有任何关系!)
下图:口述人万德林。
农闲时便唱戏。每年春节以后都会演到元宵节。传说农历三月二十是裴山爷生日,村里起庙会,必演戏。演出地点一般在今桃源名郡门内北边,也就是裴山庙的东墙外。
裴山庙曲剧团主要演出剧目有《对车轴》《招风树》《卷席筒》《平北宋》《严海斗》《阎家滩》《丁郎认父》《火焚绣楼》《白金庚私访》《人往高处走》等。
万耀堂、万计生(乳名赖拐)是剧团的主演兼组织者,万根全负责外交,万国贤管箱。主要演员还有田金章、何书申、万禄全、万自喜、万鑫铭等。女演员有刘大娥,那时女性演戏的不多,其父刘晓村思想比较开通,支持女儿演戏。原来没有掌鼓板的,万景安(乳名铁锤)去跟专区京剧团的鼓师学习,掌握了技术。这个人聪明,还会自制弦子。主弦朱照海曾在省曲剧团工作,技术高超,性格有些暴躁,知名演员如果唱掉板了,他一生气,夹住弦子就走了,因此离开了那里。
演职员敬业精神很强。有次剧团被聘请到襄城县颍桥演出,万计生的义父去世了,家中派人报丧。当时夜戏马上就要开演,万计生对来人说:“我现在不能回去。我回去他也不能活过来,可是今晚上的戏就演不成了。等演完戏再回去。”煞戏以后,万计生才跟着那人一起回去,处理殡埋义父的事项。
那时的传统戏没有剧本,舞台上随意性很大。一次演《卷席筒》,饰演跟仓娃陪刑的王刚的演员念白:“我叫王刚,长得真páng(河南方言,很牛)。劫过飞机,偷过机枪。”丑角演员这种穿越时空的词很有剧场效果。有次演《白金庚私访》,饰演小姐包兰英的演员想不来词,卡壳了。饰演丫鬟的演员急中生智,说:“小姐,你今天身体不舒服,咱不去看花了,回绣楼吧。”于是拉着小姐下场了。几十年后村上的人见了这个演员还拿这跟她开玩笑。
1966年裴山庙曲剧团解散,代之以文艺宣传队。破四旧时,戏装收到大队部,铁匠抡锤打铁时穿上蟒靠当工作服,最后扔掉了。
【相关链接】
一、裴山庙曲剧团部分常演剧目简介
《对车轴》是垫场小戏。互不相识的两亲家赶会时车轴相碰,发生矛盾。后知道是亲家,握手言好。
《招风树》原本剧情:刘墉到南京办案,奸臣奏其徇私枉法,乾隆私访,在招风树下遇到王玉姐姑嫂,探知真情。新本编剧马炎心、贾凤翔。剧情:13岁村姑王玉姐与其嫂游春,在招风树下遇恶霸朱景龙,朱观玉姐嫂色美,施计骗玉姐兄王玉卿过府饮宴,将其灌醉,杀死丫鬟,嫁祸于王玉卿。朱景龙向县官行贿,王玉卿被收监,判处死刑。王玉姐探监,得知兄长冤情,找代书先生写状,被朱的爪牙发现夺走,并遭毒打。王玉姐与嫂在招风树下巧遇扮成算卦先生、查访包拯的王延龄。王玉姐诉说冤情,王延龄代写诉状。姑嫂找包拯告状,歹徒得到惩处。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于2019年5月晋京演出此剧,并参加中国·博兴非遗展演。
《平北宋》剧情:杨景、佘太君和家人到北辽取杨令公尸骨,王强给北辽写信让其除掉杨家,北辽都督韩昌发动突然袭击,灭了杨家,侵略北宋。
《严海斗》剧情:明嘉靖年间,海瑞进京会试误期,暂住京郊。房东张浦去丞相严嵩府上送饮马豆浆,家人严二借给其十两假银,将借据改为五十两,张无力偿还,严二至兵马司告状,张被拘捕。海瑞与兵马司徐煜帮系故交,告以实情,严二被打招供。适嘉靖选美,严二命大兴县派人选张女元春。不料元春受宠,被封为正宫。元春奏请赐因严嵩污其试卷而落第的海瑞为额外进士。
海瑞由县令升至监察司云南主事。瑞得严嵩罪状十二条,参奏未准,被罚俸半年。太子设计令严嵩进宫打碎茶杯,海瑞对严施刑。帝下旨斩海瑞,正宫与太子保奏得赦,放历城县令,特许专折启奏。海瑞上任途中遭严嵩亲信捉拿,被侠客所救。瑞即任后将作恶多端的知府之子重责入狱。知府贿通巡按致书大理寺卿张居正和严嵩本参海瑞,书信被总兵段山截获,海瑞据情上疏,帝降旨将知府罢官、其子处斩、巡按官降知州。时有安南国犯境,云南告急,严嵩、张居正荐海瑞前往安抚,藉以罗织罪名。海瑞于镇南关连战皆捷,安南国签约称臣,帝擢升海瑞为工部侍郎。
《阎家滩》剧情:青梅竹马的阎景安与左桂兰自幼定下婚约,一场大火把阎家烧光。大试之年,苦读数载的阎景安为赶考到左桂兰家借盘缠,但桂兰父左天贵嫌贫爱富,背着阎家将女儿另聘给周武举家。阎景安在家院王二的帮助下,得到了盘缠,外逃的桂兰与丫环春香却被周武举抢走。在王二的帮助下,经过周折,阎景安与左桂兰终成眷属。
《丁郎认父》剧情:明代,严嵩专权,戕害忠臣,杜文学被发配湖广,改名胡文学。年老辞官之胡丞相供其攻读诗文并招为婿。文学出逃时,妻已身怀有孕,数年后其子长大,取名丁郎。母命子湖广寻父,走前将相认之证半片菱花交与丁郎。丁郎来至湖广,乡约苗青引见丁郎认父。文学因家人相偕,恐露破绽,以冒认官亲为由忍痛责打丁郎。丁郎前往胡府喊冤,复被家人拉至花园殴打,致昏迷不醒。适胡丞相之女胡凤英为母花园降香,见情用姜汤灌醒丁郎,丁郎出示菱花,说明原委,凤英以子相认,后禀明父亲,责文学无情,文学向其认错,父子团聚。
《火焚绣楼》又名《温凉盏》。
上部剧情:国舅洪彦龙看中兰府小姐兰翠萍,假意请来翠萍兄兰公子,用酒将其灌醉,将金银放置怀内,杀死丫环,栽赃陷害。兰公子被神仙搭救至洪彦龙妹洪美荣绣楼,二人暗定终身。洪彦龙到府衙诬告,知府刘俊卿两府搜遍,踪影不见。唯有洪府绣楼未搜,洪彦龙命搜。兰母盼儿心切,楼下呼唤儿子,兰闻母声,下楼相会。洪美荣也下楼诉其真情,洪彦龙恼羞成怒,抽剑欲杀其妹,刘知府断然喝住,且作主婚媒证。
下部剧情:洪彦龙将国宝温凉盏贿送知府,刘知府将兰公子请至府衙,劝将其妹嫁与洪彦龙。兰公子不允,刘知府判兰公子杀人偷盗,打进牢狱。洪彦龙火焚绣楼,洪美荣以红绫绸系窗坠楼逃至兰府。洪彦龙抬轿来兰府抢亲,洪美荣替兰小姐上轿。义士花虎砸花轿,救出洪美荣。美荣、翠萍进京告状,路遇乾隆私访认作义女,派钦差兵发济南将洪彦龙捉拿归案,刘知府削职为民,有情人终成眷属。许昌市戏曲艺术发展中心演出本将两部缩为一部,改为“定计”“联姻”“骂楼”“烧楼”“盘门”“砸花轿”六场戏。
《白金庚私访》剧情:明朝嘉庆年间,白金庚的父亲白顺卿去履职,皇亲、九门提督李子龙见白妻孙秀英貌美,害死白,抢走孙。白金庚被徐国公收为义子,考中状元,经过许多波折,与母亲、妹妹团聚。
《人往高处走》剧情:中农老孙头对参加合作社犹豫不决。牲口经纪人刁六说合作社不好,把老孙头的大白马牵回,老孙头看马腰上磨破了皮,很心疼,刁六挑唆老孙头不要入社,跟他合作。老孙头的女儿玉梅子为此跟爹吵架。逢上天旱,老孙头地里的棉苗因缺水将要枯死,合作社用电井的水给老孙头浇地。秋收时节,老孙头帮了刁六,刁六不来还工,忽然来了暴风雨,合作社帮老孙头把棉花捡回家,老孙头感激又惭愧。
二、许昌曲剧源流部分资料
“哼曲”形成于明代,是元人小令诸宫调与中原文化融合之后,在民间形成的小曲。
沈德符(1578—1642)《万历野获编》说:自宣德至弘治年间(1426—1505)中原地区新兴琐南枝、傍妆台、山坡羊等曲,之后又有耍孩儿、驻云飞、醉太平诸曲流行;到了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又兴闹五更、寄生草、罗江怨、哭皇天、干荷叶、粉红莲、桐城歌、银纽丝等曲流行。近年(约1623年之前)又有打枣竿、挂竹枝儿二曲。并说:“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人人习之,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其谱不知从何而来,真可骇叹!”
这些民歌不仅在民间人人喜听,也使许多文人为之倾倒,以至卓人月不无自豪地说:“我明诗让唐,词让宋,曲又让元,庶几吴歌、挂枝儿、罗江怨、打枣竿、银纽丝之类,为我明一绝耳!”(陈宏绪《夜寒录》卷上引明卓人月《古今词统·序》)
明嘉靖年间(1522—1566),钧州已是中药材的最大商埠,巨商大贾云集。说唱艺人亦云集于此行艺,民同小曲亦广为盛行,出现了唱小曲的艺人,用鼓子、三弦、琵琶伴奏。顺店镇为丝织业重镇,全镇有丝织机一千多张,有一个最大的丝坊叫“裕庆泰”,老板爱好哼曲,出资组织起一个曲子班,叫“清音社”,把民间艺人变成职业艺人。其他民间艺人亦纷纷结社,出现了很多曲子班社。
清初,这个曲种相当盛行。《禹县县志》载清初诗人毛奇龄寓居禹县时的一首诗云:“噌吰金碧日月昏,钧天之乐歌管翻。青娥紫袍抱瑟弹,回若细雨吹人间。”光绪年间(1875—1908),禹州社希春所著唱本《小募妇上坟》就是用曲牌连体,即鼓子套曲写成的,有满州、哭皇天、银纽丝、打枣杆等曲牌。艺人爱唱,民众爱听,风行禹州几十年。
民国年间是禹县曲子的鼎盛时期。据老艺人回忆,禹县城东关、北关、西关都经常有曲子场。以县城为中心,神垕、顺店、火龙、文殊、范坡等为曲子集中地区。老人们回忆说:“俺那时唱路戏也是曲子。唱坷的头几句是:‘吃了饭没啥事儿,商量商量哼曲子。先唱唱那《柜中缘》,再唱唱那《双劝坟》。’”
民国三十年(1941)顺店清音社名艺人郭家三弟兄曾到南阳传艺。据老艺人回忆说:“清朝时,我们这里就有不少艺人到外地行艺、传艺。”曲艺评论者张长弓所著的《鼓子曲言》中说:“南阳许庄萧清连先生称其老师糞奇说,鼓子曲传说自禹县来。”
到了20世纪20年代,曲子又逐渐分流,登上高台者,变成“曲子戏”即曲剧。顺店清音社曲子班一直延续到80年代,但仅有近80岁的朱广老汉尚能唱几个段子,其他艺人都相继去世,后继无人。禹县哼曲传统的演唱形式是坐唱。多人为班,皆执乐器,唱奏合一,一人一角,不化装。一人唱时,多人相和或接腔。如银纽丝、剪剪花、满州、莲花落等曲牌唱时就须如此。
曲子的传统伴奏乐器以三弦、琵琶、古筝、手板、扁鼓为主,也有加进坠胡、扬琴、京胡等乐器的。在这些乐器中,三弦是主乐器,流散的曲子艺人仅用一把三弦。
曲子的音乐结构为曲牌连缀体,方式又分鼓子套曲、垛子套曲、马头套曲,曲牌又分鼓子杂牌、小昆牌、大牌子三种。县城曲友多唱鼓子杂牌,顺店清音社郭家三兄弟多唱大牌子,郭振法唱得最好。清音社老艺人回忆,共有曲牌一百多个。曲子的书目很多,计有三百部(段),如《张生跳花墙》《三娘教子》《王小过年》《马前泼水》《黄桂香推磨》《秦雪梅观文》《狐狸精闹书馆》《金陵十二钗》《双劝坟》《小寡妇上坟》《潘金莲戏叔》《青蛇探塔》《祝英台辞学》等。
民国三十五年(1946)三月,商行张照飞、张其云等人集资兴建“聚乐轩茶社”,地址在许昌市西关铁路西街。为招徕顾客,常邀曲艺说唱艺人进茶社演唱。著名坠书艺人黄马褂(赵言祥)技艺精湛,颇受观众欢迎。茶社生意兴隆,来往曲艺说唱艺人繁多,后来索性成立了一个曲艺队,名叫“聚乐轩曲艺队”。并由一般的说唱改为化装,在简易舞台上演唱,由说唱小段到大段,再到演唱戏曲剧目,常在街头巷尾流动演出,颇有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艺队改唱曲剧,并能排演大戏登台演出。
聚乐轩曲艺队于1951年更名为“聚乐轩曲剧团”,首任团长王志全。同年在原许昌市举办的首届物资交流大会上登台演出大型古装戏《刘公案》《大宋金鸠记》等,评价很高,影响城内外。从此便开始进入剧院售票演出,而且常到河北邯郸、邢台、磁县、临漳等县市演出,很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个县的领导想动员该团落户于此,但许昌籍的演员不同意。聚乐轩曲剧团由三十多人发展到五十多人,人员精悍,行当齐全,主要演员有朱少霞、孟彩霞、陈忠然、王志全、赵万亭、孙跃增、赵永青、牛秀亭、刘毛、海江等。演出较成功的剧目有《刘公案》《大宋金鸠记》《屈原》《交趾罗》《双金钱》《打春桃》《蔡文姬》等。特别是自编自演的《刘公案》,连演月余座无虚席,群众喜闻乐看。
【作者简介】贾凤翔,曾获河南省高等院校毕业统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全省第一名,进修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现为许昌市老干部大学文学教师。在小说、散文、戏剧、影视、曲艺、诗歌、文艺评论、历史研究、书法、音乐、摄影、演讲、表演诸领域均曾在国家级、省级发表作品或获奖。出书三十余本。系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名列《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博客被新浪总部评为全球十大新锐之一。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本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本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图无关。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