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条(中华传统美德廉)

廉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之一。廉,原意是指厅堂的侧边,引申为正直、清廉、节俭、明察等意思。在古代,廉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要求,常见的含义是不苟取、不贪得,即我们所说的廉洁。在先秦典籍中,廉、洁二字已经合称,廉洁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十分灿烂的一部分,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条(中华传统美德廉)(1)

周渭是北宋著名的一位"清官",广西恭城人,他爱民如子、清正廉洁、执法严明,人民深受其惠。常言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周渭入朝为官,而其家人却一直留在恭城乡下,他的妻子种桑养蚕,以勤耕苦织维持家庭,抚养两个儿子,为他们谋业娶亲,过着普通百姓贫苦的生活。开宝三年(970年),广南各州县平定,朝廷下诏查找,周渭的妻儿才得到朝廷的钱粮周济。周渭也在任广南诸州转运副使后,才有机会回恭城探望家人。这些事在当时为世人所称道,北宋学者朱昂有感于周渭的清廉和他妻子的贤良,专门为周渭妻子莫筌写了《莫节妇传》记载她的感人事迹。

最让今人敬佩的还是周渭的廉洁。周渭虽历任宋朝重要官职,却始终清廉自守,官囊空虚。因侄子招兵买马之事受到牵连,周渭被贬为彰信军节度副使。咸平二年(999年),新即位的宋真宗听闻周渭的名声,欲将他召回重用,但就在诏书到达之时,他却因病溘然长逝了。周渭家境清贫,史书记载"上闵其贫不克葬,赙钱十万",意思是宋真宗怜悯他家里穷得连葬身之财也没有,赙赐十万钱予以安葬,后又敕封周渭为"忠祜惠烈王"。当地百姓为缅怀清正廉洁的周渭,在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建立了周渭祠,现在是闻名全国的历史廉政文化古建筑。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十条(中华传统美德廉)(2)

在我国古代,"廉生威"与"公生明"总是并列在一起的。古人认为"廉之谓公正",廉洁与公正是互为前提,密不可分的,在现实生活中,公正者必然廉洁,而只有廉洁方能保持公正。清介自守,居官克俭,才能不思苟取,拒贿不纳。孔子把"廉"视为从政者的"五美"之一:"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中国历史上的清官廉吏很多,子罕弗受玉、杨震诫"四知"、包拯拒贡砚、张伯行张檄禁馈送等等,都是廉洁从政的典范,在私有制的封建社会,他们的这些德行可谓出淤泥而不染,确实难能可贵,令人肃然起敬,所以能够传诵至今,为后人所效法,使中华民族崇尚廉洁的美德薪火相传、代代弘扬。

在大力反腐倡廉的今天,各级领导干部、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应以史为鉴,传承美德,恪守廉洁,以敬民之心对待"权",以淡泊之心对待"位",要经得住诱惑,顶得住侵蚀,廉洁奉公,勤政为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