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毕加索晚年的画(我们为什么看不懂毕加索 )
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马拉加,是西班牙的著名画家、雕塑家,同样,他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党员,立体画派创始人,他是在那个世纪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被称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是少数能在生前“名利双收”的画家之一。在如此多的光环加成之下,毕加索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天才。现在,仅仅是他遗留下来的作品就高达两万件。然而,现在仍然有许多人表示,我们看不懂毕加索。
一、早熟忧郁的表现派
毕加索一生中画法和风格经过多次的变化。也许是或许是因为家境不丰,又或许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因此,在毕加索早期的作品中,那是一个充满忧郁的心情,使人更加忧郁和悲伤,而这些作品更加近似表现派的主题。
就以毕加索的画作《第一次圣餐式》为例,这是他早期的成名作品之一。这是一幅以宗教为主题的画作,是毕加索早期在受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影响上作出的一幅优秀作品,毕加索早年学习的对象是用柔和的色调,去表现他们所追逐的上流社会。在这种勤奋努力、好学奋斗的基础上毕加索完成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幅成名作品。
毕加索在十四岁那年举家搬迁到巴塞罗那,而就是在这之后,他才慢慢的受当地的艺术与思想的影响,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绘画手法。而当地的那种新的艺术让他跃跃欲试,可是现实的残酷却将他打会深渊。
政治的变动让他生活在危险和苦难包围的环境中,让他在现实中苦苦挣扎,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悲情与苦难的双重包围、双重刺激之下,毕加索从而产生了一种独一无二的忧郁气质,以至于在毕加索早期的作品中总是流动着缓缓的哀伤,在他的画作中慢慢流淌出来。就比如《嘉列特磨坊》、等画作。
二、玫瑰红般的热烈
毕加索在巴塞罗那的时候饱受摧残,因此,在他搬迁到巴黎时贫困潦倒,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生活的落魄与贫穷,他没有任何办法住进了当时的一些贫民窟,里面都是一些流浪艺术家。而就是在这个即贫穷又破落的“贫民窟”中,毕加索完成了他人生的转变,破茧而出,成为画界一颗璀璨的新星。
就是在这里,毕加索找到了爱情,在爱情的滋润下,他那颗本已对生活失去希望的心脏又活了起来,他的笔下不再是沉沦的痛苦,也开始有了跳跃。就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溅起阵阵涟漪。让他的画作不再充斥着悲伤和痛苦,喜悦在燃烧,人生的活力才能够充分爆发出来。
而在红玫瑰时期的作品,仅仅从外观上来看,毕加索的画似乎没有脱离早期的那种蓝色的情调,就比如《穿衬衣的女子》这幅画中的女子,她虽然仍然是高冷,但是在色彩上的油墨更加丰富,他把粉红色调那种柔弱、温婉的感觉慢慢渗透到他那单一的、忧郁的蓝色中去,让温暖与柔和成为他画布上的主色调,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
用那种温暖的、娇弱的红色代替了那些让人压抑的蓝色。他把青春和爱情生动地描摹在画布上,人物形象是洋溢着青春与活力的人。这就是他红玫瑰时期的典型画法,乐观、热情,富有希望。而且在这一时期后段时间也已经逐渐向追求原始上转变了。
三、简单的原始与现实
在经历过前两个时期之后,毕加索的画法也在逐渐改变,已经向原始方向聚拢。他在后期更是注重原始的感觉,更加注重真实,在他画笔下的人物更加的注重现实感,形象也变得简单,却也是更加立体。而更能体现毕加索这一时期特点的画作非《格列尼卡》莫属,这幅油画是一个真实故事的写照。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对西班牙北部的一个名叫格列尼卡小城镇进行惨无人道的狂轰乱炸,一时之间,血流成河,城镇内的人,不论男女老幼,妇孺儿童,无一幸免于难。而毕加索的画中仅仅用黑、白、灰三种色调就渲染出这种悲壮的气氛。就算是成河的鲜血,同样用黑色来渲染,整个城镇都陷在黑色的恐怖氛围中。
这幅画结合了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这三种风格表现了当时这个城镇人民的痛苦,他们遭受的受难,法西斯的残酷兽性:在画中的右边有一个妇女,她举着手,从着着火的屋上掉下来,而还有一个妇女正冲向画中心;
在左边有一个母亲抱着她死去的孩子,痛苦的嚎哭;而在地面上,有一个战士的尸体,他的手中握着一把断剑,而在断剑的一旁,那是一朵正在生长旺盛的鲜美的花儿;画中央的一匹老马,被一根由上而下的长矛刺穿,左边一头举首顾盼的牛,牛马头之间是一只张着嘴的鸟;
右面有一只从窗口伸进去的手臂,手掌中托写一盏灯,发出的是强烈的光芒,照耀着这个血腥的场面。全画用黑、白与灰色画成。这幅画描绘了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遭德军飞机轰炸后的惨状。
而就是这种悲壮的惨烈,更加体现出毕加索这个时期的创作特点,富于叛逆精神,同时他也是精通传统的伟大的艺术家。
总结:
人们常常说看不懂毕加索,也读不懂他的画作,而毕加索的创作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拥有超前的精神,一个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仅仅只能感受到三维的空间,而毕加索却能在画中创造出四维的感受。他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创新,这是他不断对自己进行“否定——创新——否定——创新”的过程。换句话来说就是,他对从前的烦了、腻了,不想用了,于是就有了新的毕加索。
还有一点,那就是毕加索始终如一地保持顽童的天性,以此抵抗人世间的文明和条条框框。他的画作不受拘束,不拘泥在传统的画作上,永远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了好奇心他就想要去探索,去创造。去实现普通人永远实现不了的天才的梦。毕加索是一个天才,一个无与伦比的天才,因而他总能达到常人所不能及的角度,因此他的画作有时是普通人难以读懂的,而我们也看不懂毕加索。
参考文献:
《格列尼卡》《毕加索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