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沙老街老地标(走读长沙老街镇⑮)
来源:【华声在线】
走读长沙老街镇⑮丨铜官老街:承古开今的文化桥梁
记者 谢璐
铜官,一座因火而生、遇水而兴的千年陶都,世界釉下多彩的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带领中国传统陶艺走向全球的巨航。
如果说,窑口是古镇铜官的心脏,烧制的精美陶器及其文化是强劲的血脉,那么,铜官老街就是铜官的灵魂居所。
冬去春来,这条老街像一棵苍劲葱郁的古松,始终屹立在此,凌霜傲雪,宠辱不惊,只把时空长河里的滴滴点点印刻在身,化作如今铜官陶艺重新腾飞的翅膀。
前世:千年陶都经济中心
铜官古街坐落古镇南端,南北走向,街长约1200米,宽6至8米,依山傍水。据考证,铜官窑兴盛于唐代,毗邻当年陶瓷贸易的第一道码头,老街的兴盛也大抵与之同期。迁客商贾,黎民百姓,构成了老街最早的烟火。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当时已58岁的诗人杜甫不顾疾病缠身,出蜀赴潭州会好友韦之晋,被狂风阻于铜官渚。目睹铜官窑烧瓷时洞火冲天的壮观情境,他心生感慨,泼墨写下名篇《铜官渚守风》:“不夜楚帆落,避风湘渚间。水耕先浸草,春火更烧山。早泊云物晦,逆行波浪悭。飞来双白鹤,过去杳难攀。”后来,人们在铜官街西侧离云母寺50米处建起一座守风亭缅怀“诗圣”。
沿街自北向南,相继建有李氏家庙、王爷庙、东山寺等,终年香火不断。明清时期,街上商铺林立,各类手工作坊和老字号店铺达100余家,分门别类很细致,名声较响的也很多。
南杂店有万顺斋、永泰、万泰和等;绸缎庄有介纶昌、锦纶、天伦等;药店有袁颐丰、杨德星堂、金云寿堂等;百货店有谭宏盛、广源利、盛合大等;鱼行有协顺、大顺等;粮行有贺达昌、协恒等;冶铸行有吴广顺、冯长发等。逛一圈下来,想买的都能买到。
那时的铺面多系砖木结构,西边临水,均建有吊脚楼,别具风情。回忆起老字号中的特色商品,街上的老人们仍是津津乐道:源泰、永泰的香干,是从湘潭分别请来高手王氏兄弟和许氏兄弟主理,制作选用浆汁饱满的黄豆,用第一轮豆浆,加入少许食盐和八角茴香水,紧压成块后卤制而成,香嫩可口,可作菜肴,作副食下酒也是极好的;春源昌的水酒除制作讲究外,还得益于铜官山下清澈的泉水,蒸馏成酒,甜美香醇;万顺斋的筒子面,用上等面粉手工精制而成,脆软可口;惠来斋的鸡蛋糕采用上等面粉,融入充足的鸡蛋、白糖,用木炭火炉烤制,甜而不腻,酥而不散……
旧时的铜官老街是铜官地区经济中心,是生活物资集散地,附近的马场坪、西湖寺、戴公桥等方圆40华里的居民都到这里来购物,特别遇上每年的庙会、龙舟赛、赶集等民间活动时,更是人流如织、人声鼎沸,一派繁华景象。
由于古街的街面全由麻石铺就,那时人们没有胶鞋防湿,遇雨天,都穿着木底皮面的木屐,底面钉有4颗大头铁钉,走在麻石街面,发出“咯噔、咯噔”清脆而有节律的响声,形成一种特有的街市交响曲,令人回味。
今生:借力文创重塑辉煌
老街的隆替见证着陶都的兴衰,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受到市场经济和强烈冲击,老街逐渐萧条,祖祖辈辈做陶的人们外出谋生。近年来,乘着铜官陶瓷产业的复兴和湘江古镇群文旅发展的强劲东风,老街在政府“修旧如旧”的保护性开发下,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如今漫步古街,陶砖陶瓦的古建筑林立两旁,风格各异的陶瓷器皿俯拾皆是,从街头至巷尾,无不散发着陶土的芬芳,流露着浓浓的古韵。
更重要的是,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铜官陶艺大师纷纷回乡创业,一大批具有战略眼光的文化名人和投资客商也竞相进驻老街。近年来,古镇新增创客群体数百人,新增小微企业数十家,带动数千人就业。老街上,一间间大小不一的陶瓷工作室、一件件形态各异的陶瓷文创产品、一位位在传承和创新间逐梦的陶瓷手艺人,形成了新的陶都风情。
走进铜官陶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坤庭的工作室,只见陶艺教室里参观、研学、做陶的游客不断,而15岁起就投身陶瓷领域的刘坤庭本人则有了新的“功课”,那就是在运营平台的协助下,在抖音上记录、分享创作过程。自2019年6月进行抖音“首秀”至今,他已发布300个陶艺创作抖音作品,获得190.5万个赞,吸粉16万人,妥妥成为“新晋网红”。
而刘坤庭的儿子、“泥人刘”第四代传人刘嘉豪,作为一名“90后”新陶艺人,则更喜欢用柴烧技法烧制出的茶具等实用器皿,他在互联网上以“押窑”的方式销售柴烧陶器,由于柴烧过程中的不可控因素,导致成品品质的差异,押定一件陶器后究竟会不会幸运地得到品相精美的上品,这种神秘感和参与感得到许多风雅之士的追捧。
无论新、老艺术家,在复兴铜官陶瓷文化上都秉持着一个坚定的理念,就是要紧密结合时代与市场,进行突破创新。陶艺大师雍建刚着力在器形上创新,他自制的一套茶具茶杯形似铜钟,喝完茶后,所有茶杯倒扣挂于木架上,便成为一排小型中国古乐器编钟,用茶匙敲击,更能发出悦耳的乐声,实用、美观又有趣;陶艺大师刘兆明坚持在技艺上创新,摒弃传统拉坯,转用“卷泥片”等各种手法,在颜色、图案上加以改良,创作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时髦陶器,并且每件都是“唯一”……
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创客和平台不断加入老街。夏国安艺术博物馆中,3栋从安徽与浙江“时空转移”过来的古民居并肩屹立,南宋的石刻、明代的绘画造像、清代的雕花大床、“黑石号”铜官陶器等5000多件夏国安的毕生藏品,展示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铜官陶瓷创新创客中心里,铜官窑展示与体验中心、湖湘非遗与传习中心、青年创客中心、国际艺术家驻地工作室等丰富业态,助推铜官陶瓷和文旅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一条集生产、销售、开发、展示、体验、传承于一体的陶瓷文化产业带正在老街形成,时代更替,铜官老街终成为了承古开今的文化桥梁。
一审:徐蓉
二审:熊远帆
三审:曹辉
出品/湖南日报社长沙分社 新湖南长沙频道
策划/曹辉
监制/王文隆 周小雷 滕斌
本期撰稿/谢璐
编辑/徐蓉
本文来自【华声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