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

一个星期一的早晨,甜甜吃过了早饭,正开心的蹲在地板上玩儿玩具。妈妈一边收拾餐具,一边对甜甜说:“快点收拾书包,等妈妈洗完了碗,我们就该出门了。”

甜甜没有理会妈妈,她头也不抬的继续玩儿玩具。

过了一会儿,妈妈从厨房走出来,看到甜甜依然没有收拾书包的意思,有点着急了,她高声对甜甜说:“快点,妈妈今天要开会,我们没有时间了。现在妈妈去穿衣服,你赶紧收拾书包。”

说完,妈妈就匆匆忙忙回到卧室去换衣服了。

当妈妈从卧室走出来的时候,甜甜还在蹲在地上玩儿,书包依然没有收拾好,妈妈气愤的火焰一下子被点燃了,声音尖利的开始大吼:“我都说你几遍了,你到底听到了没有?你说你每天早晨都这样,你能不能快点!你什么时候玩儿玩具不行......”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1)

看到这一幕,很多父母可能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这样的场景在我们身边并不少见,有的父母甚至认为,都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所以才导致自己情绪失控的。可是实际情况真的像他们想象的那样,一切都是孩子的错吗?

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在《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中,给出了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她首先对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接下来提供了供父母参考的不吼不叫具体方法,最后给出了赢的孩子尊重和合作的4C法则。阅读这本书,不仅可以让我们看清楚自己作为父母在大吼大叫时候的真实面目,而且还能教会我们如何停止吼叫,赢来合作。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2)

这本书的作者罗娜·雷纳毕业于布鲁克林学院的护士学校,长期献身于帮助家庭解决麻烦、减少痛苦的事业。她曾经在南加利福尼亚的凯撒医疗机构提供父母教育和儿童多动症与气质咨询,是“童年时代的事情”和“父母热线”的创始人,她主持的“童年时代的事情”广播秀有十年之久。正是基于自己进50年的专业经验,她创作了《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

罗娜·雷纳说:

为人父母是一门需要即兴发挥的艺术,没有一定之规,总在变化当中。只要你对孩子的管教是以他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为中心,只要你能够时常关照你自己的想法、情绪和呼吸,那么,在加稍许运气,你就能培养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一、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

导致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家庭环境引发父母大吼大叫的原因可能各不相同。有的父母会说,吼叫是因为自己在某个时间十分疲惫,再加上孩子孩子不听话,所以就会导致自己大吼大叫。其实,这只是大声吼叫的表面原因,在吼叫的背后,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3)

第一,来自遗传。很多父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其实,当自己认真回想的时候,就会发现,在自己小的时候,自己的父母确实也经常冲着自己大吼大叫。

小唐是一位7岁男孩儿的妈妈,她就曾经说,在自己小的时候,自己的妈妈总是会冲着自己大声嚷嚷,她也曾经发誓,一定不会用那样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但是很多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其实,这就和她自己童年的经历有着一定的关系。

第二,迁怒于人。有的父母因为在工作上遇到了不顺心的事情,回家之后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其实这是只找了一个相对弱者来发泄自己的情绪,并不是在管教孩子。

第三,身体健康状况不佳。身体的健康状况会直接影响到父母们的情绪,当有的父母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更加的容易对子女大吼大叫。

小刘有着一对儿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她经常和人说,这对女儿往往在白天的时候就会把她搞得精疲力尽,如果她晚上再睡不好,就特别容易对着孩子们大吼大叫。

二、父母的大吼大叫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大吼大叫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的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除了会对其他的小朋友大喊大叫以外,他们成人了以后,很可能还会延续“大吼大叫”的教育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子女。

美国心理学家莫娜·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

小张有一个7岁的儿子和一个3岁的女儿,有一次,她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对着小妹妹大声的嚷嚷,并且一遍又一遍的对着妹妹喊:“你听不听话?你到底听不听话?”小妹妹则委屈的直哭。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4)

这次的亲眼所见让小张突然意识到,孩子就是自己的一面镜子,自己大喊大叫的的行为被儿子原原本本的复制过来,用在了妹妹的身上,她感到十分的后悔,于是下定决定要停止大吼大叫。

除此之外,吼叫和愤怒还会导致虐待。

我们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当自己怒不可揭得时候,伴随吼叫的就是殴打。

有一位妈妈,要求自己的孩子考试成绩要到95分以上,可是孩子考了85分,这位妈妈就一时控制不住自己愤怒的情绪,把孩子打伤了。

我们要知道,当自己用吼叫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愤怒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加剧自己愤怒的情绪,做出一些失控的行为。

三、A-B-C-D-E,五步即刻停止大吼大叫

当在某一个瞬间,我们的情绪被点燃的时候,可以尝试以下5个步骤:

第一步:自问(Ask)

我们可以问自己,现在感觉如何?是生气、愤怒、尴尬还是烦躁?自己能否接受自己此时的感受,并改变自己的看法?

第二步:呼吸(Breath)

当问自己这些问题时,开始观察自己的呼吸,让自己做3-5次的深呼吸。只要是孩子没有面临特别紧急的情况,就要给自己留出时间,做深呼吸。

第三步: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

关注呼吸本身就有助于调整情绪。用积极、现实的想法代替自己升级的想法,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目标是等自己平静下来之后,再去管教孩子或者与孩子沟通。

第四步:确定孩子的需要(Dec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

要想一想孩子的个性和年龄,看一看自己对孩子的期望是否合理?孩子是需要一个拥抱?一个结果?还是需要给他指出方向?或者一个清晰的界限?思考孩子的行为向自己传递的是什么信息?

第五步:同理心(Empathize)

将自己置身孩子的处境,尝试感受他们的情绪和想法。倾听他想诉说什么。告诉孩子自己可以理解他的处境和感受。

以上五个步骤不用每次都严格按照顺序来做,我们可以先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再去感受自己的想法,确定孩子的需要。

四、4C管教法则,赢的孩子的尊重与合作

父母停止了大吼大叫,并不意味着眼前的问题已经解决,我们要想办法让孩子平静的和我们达成合作。罗娜·雷纳还给出了4C管教法则,4C是以尊重为基础的管教的核心要素,即沟通(Commuinication)、选择(Choices)、结果(Consequences)、连接(Conneceion)。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5)

1.沟通

当我们想要孩子停止他不该做的事情,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十分的关键。这个时候,我们对孩子说的话应该尽量简单和具体。

比如:“不要把书放在水池旁边”就比“你要听话”表达的更具体。

还比如:“现在要穿衣服”就比“请赶紧穿衣服,洗脸刷牙,吃早饭”要简单。

2.选择

如果孩子感觉到自己对生活有掌控权,就不太会出现哭闹、打架、大喊等争夺控制权的行为。如果父母可以适当运用“选择”这个工具,就可以减少自己的吼叫,并且赢得孩子的配合。

比如:当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问孩子:“你今天是骑滑板车去幼儿园呢?还是骑平衡车去幼儿园?”

让孩子去选择的时候父母要注意,提供的选项要尽量少,并且要具有可操作性。有的父母会说:“要么你现在就和我走,要么你自己留着这里,妈妈自己回家。”很明显,这是威胁。也不具有可操作性,父母也不可能把孩子扔下自己走。

3.结果

任何事情都会有结果,结果是生活的一部分,这对于大人、孩子来说都一样。如果违反了某项规则,就可以让去孩子承担违法规则的结果,而不是对着孩子大吼大叫。

比如:小明每次看电视的时间是20分钟,一旦超过了20分钟,他就会收到惩罚,那就是禁止第二天接着看电视。

如果有一天,小明看电视的时候忘记了时间,不小心超过了20分钟,父母只要走过去关闭电视,然后告诉小明,很遗憾,他第二天不能在看电视了。

4.连接

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连接很重要,只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十分的爱他,那么,他就会更愿意配合父母。

比如:父母可以抽出专门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玩儿游戏,陪孩子一起看电影,或者让孩子来安排具体的内容。

还比如:在多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有必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专心的陪伴其中的一个。

怎样改掉对孩子大吼大叫暴躁愤怒(孩子不听话只能大吼大叫)(6)

好了,当我们学会了这些技巧,再遇到甜甜一心只想玩儿玩具,听不到妈妈的话的情况,妈妈该怎么办呢?

妈妈要问自己:“我是很生气吗?是的,我确实很生气。但是甜甜还小,刚刚4岁,我早晨起床有点晚,造成时间有些紧张,所以我需要多提醒甜甜两次。”妈妈在问自己的同时,要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然后走到甜甜身边,蹲下来,看着甜甜说:“妈妈知道你很喜欢玩儿玩具,但是现在需要收拾书包去上学了,你是现在收拾书包呢?还是三分钟之后妈妈和你一起收拾书包?”这个时候如果甜甜还是在自顾自的玩儿玩具的话,妈妈就可以说:“甜甜,请看着妈妈的眼睛,妈妈知道你听到妈妈刚才说的话了,如果你坚持要玩儿玩具的话,那么很遗憾,晚上看电视的时间将会被取消了。”甜甜只要一想到自己心爱的动画片,一定达成和妈妈的合作,马上行动去收拾书包。

总结

吼叫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只是发泄情绪的一种渠道。罗娜·雷纳的《不吼不叫:如何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这本书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让自己的吼叫停下来,平静的面对孩子,才可以和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去帮助孩子走出眼前的困境,或者引导孩子达成与自己的合作。

只有摆脱情绪对自己的控制,才能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停止吼叫的技巧,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成人之间,掌握这项技能,将有助你更好的开展沟通,从而赢得别的的尊重和合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