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是不是清明节(清明植树好时节)
清明植树好时节,何故选在三月初?
清明节时节插柳植树一直是千百年流传下的传统。
贾思勰《齐民要术》讲到:“取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纷纷在门前插柳辟邪。
清明前后全国各地(尤其北方地区)气温回暖,水热充足,利于树苗生长发育。
清明前后“植树”这一重要习俗到了凯申控股的民国时期,很“名正言顺”地给改了:
初设 |
日期 |
备注 |
1915年 |
清明节 |
孙中山等提议 |
1929年 |
3月12日 |
孙中山逝世日 |
1979年 |
3月12日 |
五届人大通过 |
中山先生逝世后,果党拍拍脑袋,把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其倡导植树造林的奔波与努力:
- 1893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就提出“急兴农学,讲求树畜”,以强国家。
- 1915年,孙中山向北洋政府提议,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向社会大众提倡植树造林。
- 1915年7月,北洋政府便通过了孙中山提议,规定清明节为中国的植树节。
由此可见,当时的民国政府,并未尊重中山先生生前的努力,仅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迎合“民意”,随意改动“植树节”日期,其所作所为,既不符合常理,又违背中山先生遗愿。
千百年来,我国人民都以农历24节气安排生产生活,而在阳历的3月12日,我国东北地区依然冰雪未融,长江以北,还处于冬季供暖季,我国大部分地区不适于植树,对于宣传推广植树造林,群众参与“绿水青山”的建设,作用不大。
1979年,我国正式设立“植树节”是出于统战考虑还是其他,不得而知,但网上有一种说法是南方的部分委员认为清明期间南方已不适合植树,故延续旧制。
植树节设立40多年了,其实这个节日更多的是象征意义。
尊重实际,遵循自然规律,依然是我们植绿护绿爱绿的准则(4月3日12点新闻资讯截图):
世界各国的植树节的设立,都考虑本国的气候和水文条件,中华文化影响下的日韩也把植树节设在了清明前后。试想,一个敢把泡菜都申遗的国家,它会不觊觎清明节的中华传统文化吗?
唐朝诗人杜牧某年清明,心情不佳,恰逢一场春雨,随手写下了《清明》,它成就了一个名酒,却似乎也调降了这个节日的色调,如果诗人当时春风得意,那就会是另一番风格了。
清风徐来,春和景明,清明节的气氛不应该是杜牧之笔下无精打采“欲断魂”,清明节也不应该是单纯的扫墓节,而应该再回归它的千年传统--除了去缅怀先人、去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外,植树更是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最好方式,它还代表了一种传承,一份怀念。
让植树节回归到清明节来,清明节文化会更饱满,全民植树,爱绿护绿也水到渠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