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道美学--品香识味 香道美学--品香识味
人类社会早在数千年前就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增香除臭、驱虫辟秽、防治疾病,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僧道医巫、各界百姓,对于各种香品无不喜爱,与之相应的香具也是林林总总,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香道、香文化。
一、我国用香的历史与香品的分类
1、我国用香的历史
人类使用天然香料的历史极其久远,在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最早使用香料的时间,其有据可考的历史都可以溯及3000至5000年之前。
从现有的史料可知,中国对香料植物的利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开始了。由于地域所限,中土气候温凉,不太适宜香料植物的生长,所以春秋时期所使用的香木香草种类还不多,主要有兰(泽兰,并非春兰)、蕙(蕙兰)、椒(椒树)、桂(桂树)、萧(艾蒿)、郁(郁金)、芷(白芷)、茅(香茅)等。那时对香木香草的使用方法已非常丰富,不仅有焚烧(艾蒿),佩带(兰),还有煮汤(兰、蕙),熬膏(兰膏),并以香料(郁金)入酒。《诗经》、《尚书》、《左传》、《周记》、《山海经》等都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述。如《周礼》所记:“剪氏掌除箜物,以攻攻之,以莽草熏之,凡庶虫之事。”
那时的人们不仅对这些香木香草取之用之,而且歌之咏之,托之寓之。如屈原《离骚》中就有很多精彩的咏叹:“扈江离与辟燕兮,纫秋兰以为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椒专佞以慢稻兮,木杀又欲充夫佩帏”。
到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疆域的扩大,南方湿热地区出产的香料逐渐进入中土。随着“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活跃,南亚及欧洲的许多香料也通过新疆或广东传入了中国。檀香、沉香、龙脑、乳香、甲香、鸡舌香等在汉代都已成为王公贵族的炉中佳品。道家思想在汉代的盛行以及佛教传入中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这一时期香文化的发展。
西汉早期,在汉武帝之前,熏香就已在贵族阶层广泛流行起来,而且有了专门用于熏香的熏炉,长沙马王堆汉墓就有陶制的熏炉和香茅出土。
随着汉代香料品种的增多,人们不仅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香品,而且已开始研究各种香料的作用和特点,并利用多种香料的配伍调合制造出特有的香气。于是,出现了“香方”的概念。“香”的含义也随之发生了衍变,不再像过去那样仅指“单一香料”,而主要是指“由多种香料依香方调和而成的香品”,也就是后来所称的“合香”。从单品香料演进到多种香料的复合使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东汉时期《汉建宁宫中香》的香方就显示了汉代的这一用香特点:
黄熟香 四斤 白附子 二两
丁香皮 五两 藿香叶 四两
零陵香 四两 白 芷 四两
乳 香 一两 檀 香 四两
生结香 四两 甘 松 五两
茅 香 一斤 沉 香 二两
苏合油 二两 枣 五两
研为细末,炼密和匀,窖月余作丸,或饼爇之。
可以看出,到东汉时,不仅香料的品种已非常丰富,而且香的配方也十分考究,已经与中药的配制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汉代就已非常兴盛的道学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仍然很大,而从汉代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也迅速传播开来,无论道家还是佛家都提倡用香;而盛行玄学(道家与儒家的融合)的魏晋文人对香更是尤为青睐;再有魏文帝、晋武帝、南唐后主李煜等爱香的帝王的带动,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香文化虽经连番战乱,却仍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合香配方的种类继续增多,并且出现了一批专门用于治病的药香。
隋唐时期,随着对外贸易及国内贸易的空前繁荣,西域的大批香料通过横跨亚洲腹地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的运抵中国。虽然安史之乱后,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被阻塞,但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唐中期以后,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兴盛起来,从而又有大量的香料经两广、福建进入北方。香料贸易的繁荣,使唐朝还出现了许多专门经营香材香料的商家。社会的富庶和香料总量的增长,为香文化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在唐代,大批文人、药师、医师及佛家、道家人士的参与,使人们对香的研究和利用进入了一个精细化、系统化的阶段。对各种香料的产地、性能、炮制、作用、配伍等都有了专门的研究,制作合香的配方更是层出不穷。同时,对香品的用途也有了完备细致的分类:会客用的香,卧室用的香,办公用的香,修炼用的香等等各不相同;佛家有佛家的香,道家有道家的香……可以说在唐代已经是专香专用了。
佛教在唐代的兴盛也对香文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佛经和僧人对香大加推崇,几乎在所有的佛事活动中都要用香。不仅敬佛供佛时要上香,而且在高僧登台说法之前也要焚香;在当时广为流行的浴佛法会上,要以上等香汤浴佛;在佛殿、法坛等场所还常要泼洒香水。唐代皇帝大多信佛,皇室参加佛事活动甚为频繁,其用香量之大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及至宋代,香文化也从皇宫内院、文人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普通百姓,遍及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出现了《洪氏香谱》等一批关于香的专著,步入了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
宋代的航海技术高度发达,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比唐代更为繁荣。巨大的商船把南亚和欧洲的乳香、龙脑、沉香、苏合香等多种香料运抵泉州等东南沿海港口,再转往内地,同时将麝香等中国盛产的香料运往南亚和欧洲(沿“海上丝绸之路”运往中国的物品中,香料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常被称为“香料之路”)。
宋代之后,不仅佛家、道家、儒家都提倡用香,而且香更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一个部分。在居室厅堂里有熏香,在各式宴会庆典场合,也要焚香助兴,而且还有专人负责焚香的事务;不仅有熏烧的香,还有各式各样精美的香囊香袋可以挂佩,在制作点心、茶汤、墨锭等物品时也会调入香料;集市上有专门供香的店铺,人们不仅可以买香,还可以请人上门作香;富贵之家的妇人出行时,常有丫鬟持香熏球陪伴左右;文人雅士则多设香斋,不仅用香品香,还亲手制香,并呼朋唤友,一同鉴赏品评……
从宋代的史书到明清小说的描述里都可以看到,宋代之后的香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已十分密切。
这一时期,合香的配方种类不断增加,制作工艺更加精良,而且在香品造型上也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香印(也称“香篆”,用模具把香粉压成特殊的图案或文字,在很多地方香印还被用作计时的工具;宋代之前就已出现)、香饼、香丸等繁多的样式,既利于香的使用,又增添了很多情趣。
宋代之后, 与“焚”香不同的“隔火熏香”的方法开始流行起来:不直接点燃香品,而是先点燃一块木炭,把它大半埋入香灰中,再在木炭上隔上一层传热的薄片(如云母片),最后再在薄片上面放上香品,如此慢慢的“熏”烤,既可以消除烟气,又能使香味的散发更加舒缓。
在这一时期,香在医药方面的应用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以及苏轼与沈括合著的《苏沈内翰良方》等书中都有许多专门的记载。
到明朝时,线香开始广泛使用,并且形成了成熟的制作技术。关于香的典籍种类更多,尤其是周嘉胄所撰的《香乘》内容十分丰富。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有很多关于香的记载,例如:香附子,“煎汤浴风疹,可治风寒风湿”;“乳香、安息香、樟木并烧烟熏之,可治卒厥”;“沉香、蜜香、檀香、降真香、苏合香、安息香、樟脑、皂荚等并烧之可辟瘟疫”。
《本草纲目》不仅论述了香的使用,而且记载了许多制香方法,如书中所记:使用白芷、甘松、独活、丁香、藿香、角茴香、大黄、黄芩、柏木等为香末,加入榆皮面作糊和剂,可以做香“成条如线”。这一制香方法的记载还是现存最早的关于线香的文字记录。
古代的香,所用都是天然香料,而现当代以来,化学香精已成为制香的主要原料。由于化学工业的发展,在19世纪后半期,欧洲就已出现了人工合成香料(即化学香精)。这些化学香精不仅能大致地模拟出绝大多数香料的味道,而且原料(如石油、煤焦油等)易得,成本价格极其低廉,并能轻易的产生非常浓郁的香味。所以它很快就取代了天然香料,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主要添香剂,在制香行业中同样如此。
较之天然香料,采用化学香精制作的香品价格低廉,自然是厂家愿制,商家愿卖,香客愿买。以至于现在我们在市场上能见到的绝大多数香品都是这类化学香精香。名为檀香、沉香,其实只是使用了有“檀香味”或“沉香味”的化学香精。
化学香精与天然香料相比,虽然香味相似,甚至香气更浓,但就香味品质及安神养生、启迪性灵的功能而言,两者却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天然香料被列为上品药材,而作为化学产品的合成香料虽初闻也芳香四溢,但多用却有害于健康。而且,即使单就气味而言,化学香精也只是接近而远远不能与天然香料相媲美。
2、香品的分类
从远古时代直接焚烧香料植物开始,人们就一直在努力改进使用香料的方法,一方面使香料的价值能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另一方面也使人对香料的使用能更加方便。现在的香品种类之丰富和齐全,正是这种进步的集中体现。
下面,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将香品分为不同的种类:
(1)根据所用香料的性质可分为 天然香料(及中药材)类香品与合成香料类香品。其中 天然香料类香品:以天然香料(动植物香料或其萃取物)或中药材制作的香品,在气味芳香之外,还有安神、养生、祛病等丰富的功效。合成香料类香品:以化学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品,着重于香味的优美,香型的丰富,和成本的相对降低;基本不具备养生功效,同时作为化学制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副作用。
(2)根据所用的配方可分为 灵虚香、灵馨香、宣和帷香等等。有些香品是按照特定的配方,采用多种香料制成,所以多有自己独特的名称。而且单从其名称上,大都看不出所用原料或香味的特征。不同香方制成的香品,其特点、功效也不相同。所以,香方也是划分香品的一个重要根据。
(3)根据外形特征可分为原态香材、 线香、盘香、 塔香、香丸、香粉、 香篆、 香膏、 涂香、 香汤、 香囊、 香枕等。
原态香材 香料经过清洗、干燥、分割等简单的加工制作而成。原态香材能保留香料的部分原始外观特征,如檀香木片、沉香木块等。
线香 常见的直线形的熏香,还可细分为竖直燃烧的“立香”,横倒燃烧的“卧香”,带竹木芯的“竹签香”等等。
盘香 又称“环香”,螺旋形盘绕的熏香,可挂起,或用支架托起熏烧,有些小型的盘香也可以直接平放在香炉里使用。
塔香 又称“香塔”,圆锥形的香,可放在香炉中直接熏烧。
香丸 豆粒大小的丸状的香。
香粉 又称“末香”,为粉末状的香。
香篆 又称“香篆”、“印香”、“百刻香”,用模具将香粉压制成特定的(“连笔”的)图案或文字,点燃之后可顺序燃尽。
膏香 又称“香膏”,研磨成膏状的香。
涂香 又称“涂敷香”,涂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
香汤 又称“香水”,以香料浸泡或煎煮的水。
香囊 又称“香包”,装填香料的丝袋,有丝线可挂于颈下的称为“佩香”。
香枕 装填香料的枕头,可安神养生。
(4)根据香味特征(或所用的主体香料)可分为 檀香、麝香、玫瑰香、桂花香等。 “根据香味特征”与“根据所用的主体香料”的划分总体上相似,但也有差别:使用天然香料的香品,其香味的名称与所用原料一致,“麝香”既是其香味,也是所用原料;而采用人工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品,强调的主要是“香味特征”,如“麝香”,强调的是“麝香的香味”,而并非以天然麝香为原料。
(5)根据用途可分为美化环境、 陶冶情致、修炼打坐、供养祭祀、 养生祛病、净化除臭、驱避蚊虫、计时等。美化环境类香品,注重香味清新明快,多适用于公共空间;怡神类香品,注重香气的优美典雅,多用于美化居室,调节情趣;修炼打坐用香品,注重香气的安神开窍功能,辅助修炼者达到入静和正定;供养祭祀类香品,重在外形有特色,质量好,或在包装、名称上对祭祀主题有所标注。养生祛病类香品,原料为天然香料和中药材,可依据功效的不同细分为不同种类,每一种香品都有相应的特定配方和制作工艺。养生祛病类香品重在配方、用料和制作工艺,至于外形则可以多种多样,不拘定式。例如:防止瘟疫的香品:多为熏烧类的线香或盘香;改善睡眠的香品:可以是填充特殊香药的香枕、香包,或是熏烧用的线香、盘香等。
(6)根据使用方法可分为自然散发香气、熏烧散发香气、浸煮散发香气、 浴用等。自然散发香气的香品,只须涂抹或佩戴,香料的香味就可以直接散发出来。如香精油、涂香(又名涂敷香,涂敷在身上或衣服上的香粉、香膏等)、香囊、佩香(挂在颈下的香包)、衣香(放入衣服、衣袋)、香枕、帷香等等。熏烧散发香气的香品:直接点燃使用的香,古称“烧香”、“焚香”;或不直接点燃,而是借助炭火熏烤散发香气的香(古称“熏香”)。 浸煮散发香气的香品:放入水中加热浸煮以散发香气(古人以兰膏熏衣即是用此方法)。
(7)根据烟气特征可分为 聚烟香、微烟香、无烟香。聚烟香:香的烟气可以汇聚不散; 微烟香:烟气很淡;无烟香:看不到烟气。
(8)根据所用香料的数量可分为单品香、合香。单品香:使用单一香料制成(最典型的是原态香材,如檀木片、沉香粉等)。合香:使用两种以上香料调和搭配制成。
二、香具的发展历史与种类
1、香具的发展历史
香具是使用香品时所需要的一些器皿用具,也称为香器(严格说来,制香时使用的工具称为“香器”,用香时的工具称为“香具”)。随着制香用香的日益广泛,各种香具应运而生。
炉香袅袅,既馨且逸。香具对中国人而言同时具备实用与装饰功能。中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即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
历代使用的香具有香熏或称香炉、博山炉、花熏、香筒及香囊等。以散发香气的方式而言,可分燃烧、熏炙及自然散发。如香草、沈香木及作成香丸、线香、盘香和香粉的合香,则必须燃烧。龙脑之类的树脂性香品,必须用熏炙,也就是将香品放在炙热的炭块上熏烤。至於调和成香油的香品,则用自然挥发的方式散发香气。各式各样香气浓郁的香草、香花,也被中国人装入花熏、香囊之内,让其自然散发香气。混合数种香的香粉,也常用薄纸包裹,装入香囊。
炉之制始于战国时期的铜炉,以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质料包括陶器、瓷器、铜器、鎏金银器、掐丝珐琅、内填珐琅、画珐琅、竹木器及玉石等器。
汉代有博山炉。博山,相传为东方海上的仙山。博山炉盖上雕镂山峦之形,山上有人物、动物等图案。用此香具焚烧香草或龙脑,袅袅香烟,宛如神山盘绕终年的云气。博山炉盛行于神仙之说流行的两汉及魏晋时期。
“博山炉”出现之后,香炉的使用与熏香的风习更加普遍。熏炉是现在发掘的汉代王墓中最多见的随葬物品。
除了香炉,汉代还出现了能直接放在衣物中熏香的“熏笼”,以及能盖在被子里的“被中香炉”,即“熏球”。
唐代流行有提链的金属香球、香熏。唐代的多足带盖铜香熏十分独特,也有附提链者。带长柄的手炉常见于佛画的引路菩萨图及罗汉画中。此外还出现了大量用金器、银器、玉器做的香具,即使模仿前朝博山炉的制式,外观也更加华美。
此时熏球、香斗等香具开始广泛使用。在敦煌壁画里就常能见到香斗、博山炉等丰富多彩的唐代香具。
宋代烧瓷技术高超,瓷窑遍及各地,瓷香具(主要是香炉)的产量甚大。宋代最著名的官、哥、定、汝、柴五大官窑都制作过大量的香炉。瓷炉虽然不能象铜炉那样精雕细琢,但宋代瓷炉却自成朴实简洁的风格,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宋人焚香,常同时使用香炉和香盒。从古代绘画中可以看到取香的动作。添香者以食指、大拇指拈出香丸,放入堆满白灰的炉具内。宋代也流行燃烧“香篆”,将粉末状的香料用模子压出固定的形状,然后燃点。
此外,元明清流行成套的香具。元代流行“一炉两瓶”的成套香具。明代十六世纪的绘画中就已出现“炉、瓶、盒”。这种组合式香具乃以香瓶作为储放香箸、香铲之用。传世的器物中有明嘉靖官窑的“五供”。五供是一炉、两烛台、两花瓶的成套供器,使用于祭祀及太庙、寺观等正式场合。明代盛行铜香炉,这与宣德时期大量精制宣德铜炉有关。明朝宣德年间,宣宗皇帝曾亲自督办,差遣技艺高超的工匠,利用真腊(今柬埔寨)进贡的几万斤黄铜,另加入国库的大量金银珠宝一并精工冶炼,制造了一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这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宣德炉”所具有的种种奇美特质,即使以现在的冶炼技术也难以复现。
2、香具的种类
香具除了最常见的香炉之外,还有手炉、香斗、香筒(即香笼)、卧炉、熏球(即香球)、香插、香盘、香盒、 香夹、香箸、香铲、香匙、香囊等。造型丰富的香具,既是为了便于使用不同类型的香品,同时也是一些美观的饰物(参见中插彩页)。
香炉 香炉是最常见的香具,其外形各式各样,如博山形、火舍形、金山寺形、蛸足形、鼎形、三足形等。材质多为陶瓷、石料或铜等金属。明清以来流行铜香炉,铜炉不惧热,而且造型变化多端。其他材质的香炉,多在炉底放置石英等隔热砂,以免炉壁过热而炸裂。
手炉 手炉是可握在手中或随身提带(带有提樑)的小熏炉,类似暖炉。多为圆形、方形、六角形、花瓣形等;表面镂空,雕琢成花格、吉祥图案、山水人物等各式纹样;材质多为黄铜或白铜。
香斗 又称长柄手炉,是带有长长的握柄的小香炉,多用于供佛。柄头常雕饰莲花或瑞兽。香斗在唐代已经很流行。香斗所烧的多为颗粒状或丸状的香品。
香筒 香筒是竖直熏烧线香的香具,又称“香笼”(以区别于插香用的小筒)。造型多为长而直的圆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外壁镂空成各种花样,筒内设有小插管,以便于安插线香。其质材多为竹木、玉石或象牙。
卧炉 卧炉用于横向点燃线香,也称横式香熏。类似于香筒,但横竖方向不同。
熏球 熏球又称香球,呈圆球状,带有长链,球体镂空并分成上下两半,两半球之间以卡榫连接。球体内设有小杯,以承轴挂于中央,无论熏球如何转动,小杯始终能保持水平,杯内的香品也不会倾倒出来。由于这种精巧的设计,即使把熏球放到被子里也不会倾覆熄灭,所以也称“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的陀螺仪相同。
香插 香插是用于插放线香的带有插孔的基座。基座高度、插孔大小、插孔数量有各种款式,以适用于长短粗细不同规格的线香。
香盘 香盘又称香台,是焚香用的扁平的承盘,多以木料或金属制成。
香盒 香盒是放置香品的容器,又称香筥、香合、香函、香箱等。形状多为扁平的圆形或方型,材质多为木制,体积大小不等。香盒既用作容器,也是装饰香案、居室的物品。
香夹 香夹用于夹取香品。
香箸 香箸即“香筷”,多为铜制。
香铲 香铲常用来处置香灰,多为铜制。
香匙 香匙用于盛取粉末状或丸状香品。
香囊 香囊用于盛放香粉、干花等香品,以便于随身携带或挂佩,多为刺绣丝袋,也常把绣袋再放入石、玉、金、银等材质的镂空小盒里。系有丝线,能挂在颈下的也称为“佩香”。
来源:楚彧文化
编辑:茶泡泡网小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