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联盟会员授牌(夜莺出书网理论与实践系列讲座之产教融合)
王云雷的《产教融合》(团结出版社2020年6月第一版,夜莺文化出品)引发的哲学思考:
《产教融合》—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路径,是天坤教育的文化影响力,是以富有成效的教育实践支撑的职业教育思维,业内人士对此给予了高度地评价:(来自《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类型,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抓住技术型人才发展的红利,《产教融合》切中职业教育核心,抓住要点,新颖有亮点!”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中华职教社主任 周汉民
“《产教融合》集合了天坤教育十余年发展的精髓,提出一系列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新思路、新方法,这些源自实践一线的方法和内容非常值得分享。”
——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常务副部长 杨志明
“本书清晰地梳理了产教融合的脉络、路径和方法,并提供了实践中被验证的模式,对于深入了解产教融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俞敏洪
“产教融合是对职业教育的融合与重构,企业与院校的合作,将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路径。《产教融合》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方法和案例,值得回味。”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现代教育集团董事长 苏华
“在实践中如何推动产教融合,是发展职业教育最核心的问题。《产教融合》就是这样一本产教融合实践集大成之作,读懂职业教育必读《产教融合》。”
——北方投资集团董事长、北方国际大学联盟理事长 杨炜长
我们认为,还需要对《产教融合》,从教育思维的整体性,以及相应的实践模式的层次性角度进行充分地解读,同时,期待着天坤教育在今后的职业教育实践中不断地丰富自身的实践大数据,从而将《产教融合》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到哲学的精神高度。
《产教融合》的基本教育理念
1.打造职教全产业链
2009年,在当时职业教育尚在匍匐前行之时,天坤教育就看到职业教育对于中国社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战略价值,毅然决然地投身职业教育事业之中,将职业教育作为天坤发展的基石。这是《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思维的历史出发点,并具有整体性的思想意图。
具体而言,天坤教育集国内外职业教育经验于一体,开创性地在全国率先建立“职业教育托管输出”模式,并成功创建天坤古蔺职业高级中学,这是天坤国际教育集团PPP理论下实现TOT托管的第一所职业教育院校,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台以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典范。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天坤教育将“托管”模式升级为“PPP理论下的TOT合作办学模式”,并陆续创建天坤京山职业技术学校、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等,目前已携手全国近30余个地方政府,创建近30所PPP合作中等职业学校,已成为中国中职领域品牌连锁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品牌。同时,天坤教育也通过多种方式和模式大力发展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学院共建、职业培训和实习就业等职业教育内容和产品。
时至今日,天坤教育早已从单一的中职合作办学管理品牌,发展成为涵盖职业教育投资、合作办学、专业共建、技能培训、实习就业、职后服务的职业教育全产业链服务品牌,并跻身全国大型职业教育集团前列。
天坤教育将在“打造行业领先、国内一流、世界有影响力的教育品牌”的目标指引下,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深化、创新、发力,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典范:“以中职合作办学为特色,打造职业教育全产业链服务。”“以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为中心,打造先进的职业教育管理和教育体系。”“以建设产教融合路由器为目标,打造中国职业教育互联网平台新高地。”“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全球化战略,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化品牌。”坚持“资本化发展战略,借力资本市场,打造管理规范的公众化职业教育产业集团。”
2.产教融合路由器
企业成办学主体或改变投资格局: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大大晚于国外职业教育,1980-2000年国内职业教育开始起步,集中于非学历职业培训,呈现“小而散”的特征;2000-2010年,职业教育开启市场经济进程,达内、新东方厨师、蓝翔技校等品牌开始崛起并快速规模化成长;2010年以后,随着汽车维修、厨师培训等中等职业培训行业进入饱和式增长,以公务员、事业编、IT类、财会类、金融类为代表的高等职业培训迅速增长,职业教育集团大量涌现。
受制于政策影响,职业教育的资本化进程一直进展缓慢,2014年以前,仅有北大青鸟为代表少数老牌培训机构进入资本市场,2014年后受市场刚性需求、移动互联网和上市潮影响,包括达内教育、邢帅教育等民营培训机构进入资本进程。
2017年国家出台了《关于深化产融结合的若干意见》,职业教育政策开始明晰,2018年《民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落地为职教领域扫清了资本证券化的障碍;随后尚德教育挂牌纽交所、中公教育借壳登陆A股、东方教育登陆纽交所引发资本热潮;2018年11月15日《学前教育新政》出台,民办幼儿园一律不准上市,资本开始转向,职业教育正式成为风口。随着职教20条新政靴子落地,正式确认企业为办学主体。
非学历职教火热学历职教市场可淘金:职业教育可以分为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两种,学历教育即中职和高职,非学历教育则按照付费客户群体,分为企业教育(2B)和个人教育(2C)。其中2C类产品中,再从是否属于刚需进行分类,即考证过关、职业技能培训、兴趣需求等。据国联证券研报测算,至2020年,职业教育市场规模将从2015年的4535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000亿元以上。其中,学历职教市场规模2020年将达到1976亿元,非学历职教市场规模2020年也将突破4000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组建了1400多个职教集团,覆盖了90%的高职和70%的中职学校,吸引了约3万家企业参与。2018年初至今,职业教育领域投资共计69起,其中种子轮、天使轮以及A轮占总投资数的50%。从投向来看,由于非学历教育的政策门槛较低,盈利模式更为清晰,大多数的资本投向非学历职教,相对过热。
但随着职教20条新政首次明确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并提出2020年初步建成300个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目标,学历职教市场将成为“金矿”,尽早锁定优质学历职教投资标可促“淘金”成功。
国有民营公助中西部连锁超30所:模式独特是天坤教育最大的特征。与直接投资兴办学校不同,天坤教育是采用一种称为“PPP合作办学的模式”,即直接与地方政府进行合作,在保持“学校国有性质不变、教师公办身份不变、政府对学校财政保障不变”的前提下,天坤教育运用民营化办学机制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运营。
这种模式规避了大量的资本性“硬”投入进行开发建设,在充分利用公办学校的固有存量资产的基础上,转而以“软资产”(专业建设、师资培训、教学管理、实习就业、品牌建设等)投资做运营上的增量,从而实现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产和资源,提升效率和效益。
这种双赢模式获得了很多地方政府的青睐,在17-18年的两年内,天坤教育便以PPP合作办学方式签约管理湖北、四川、安徽、河南、贵州和新疆等中西部地区公办中职学校近30所,累计运营管理学校超30所,专业共建职业院校200多所,在籍生近10万人,教职工5000多名,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中等职教连锁品牌。
3.深耕合作办学领域
建立校企合作院校,将企业经验引入校园课堂。如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与富士康共建的智能制造学院即将揭牌。此次合作将富士康的一线企业生产对接学校,学生成为实习工,教师成为培训师。合作项目培养的毕业生拥有实操经验和文化知识,有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建立学徒机制,引进德国双元制体系。将学生变成学徒,拥有学校和企业的双导师指导学习。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学徒班,入学与企业签订2年工作协议,有企业师傅教岗位技能和学校老师教知识理论。
建立订单班,定向输送人才。如湖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武汉苏宁展开合作,开设电子商务订单班,订单班培养50名学生,实施校企合作培养,有效地促进了工学一体、校企融合。
PPP托管合作模式,以企业思维管理、运营学校。如天坤教育的PPP职业教育托管模式,天坤国际古蔺职高是企业进入学校的典型案例,企业进入学校托管并运营,有利于实现工读-校厂一体化建设,企业与政府的合作,能够快速推进地方教育的发展。
4.助力地方产业腾飞
2019年以来,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职业教育被提到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并在职业教育扩招100万人和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的等利好信号释放下,职业教育在国家战略规划、经济发展地位、社会整体位置中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为重要。作为天坤教育总部所在地的上海宝山,对于如何利用职业教育振兴经济发展,我们也做过深刻的调研和思考,而这一思考或许在许多地方都会遇到某些相似点。
近年来,中国GDP增速进入7%以下的平稳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已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人口老年化进程加剧的情况下,优化人口结构,鼓励全民职业教育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尤为迫切。
目前上海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2017年上海的老龄化率达到14.3%,高于北京的10.9%和广州的7.9%,接近中国香港的15.9%。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有两大背景:一是上海地区老龄化严重,人口结构失衡,老年产业发展迟滞,继续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为老年产业提供更多的养老产业人才。二是本地经济发展、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人才或是高技能的人才,同时也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途径。
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据统计,截至2019年上海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069所,比上年减少46所,招生78.7万人,比上年增加5.0万人。在校生197.3万人,比上年增加13.2万人,占全国中职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为12.4%。而在上海市宝山区,这一数据为中等职业学校4所,在校生人数3351人,其中民办2所,在校生人数为1885人。
在宝山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或将迅速推动职业教育规模扩大,实现职业教育和地方经济协同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一方面,宝山的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在校生数量较少,校企合作拥有广阔的合作前景、发展空间,有利于民营经济主动参与。另一方面,宝山民营经济运行持续活跃,拥有开放的营商环境,20191-4月宝山实现民间投资64.72亿元,新增企业7662户,私营企业占比97.0%,其中第三产业比重达92.53%。
《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
事实上,教育本身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任何一种教育实践活动都不是盲目的、孤立的,而是在具有整体性、层次性的教育思维框架内进行的,整体性反映出个性的历史需求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层次性体现出具有社会意义的个性化发展教育思维的与众不同,《产教融合》的实践模式是天坤教育对教育实践层次性关系的整体性设计及其实践活动。
1.PPP托管
PPP(公私合营),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和方法。英国率先在职业教育领域尝试开展“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实验后,各种将私人部门的资源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引入基础教育领域的PPP模式快速涌现,譬如,英国的“私人融资计划”、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新学校项目”、美国“特许学校”与“契约学校”等。
我国于1984年开始引入PPP模式,据2017年11月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季报第3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教育行业项目数共有483个,在19个行业中处于中下游,占比仅仅5%,总投资额1667亿元,占比更是低至2%,远不及市政工程与交通运输等已成熟运用PPP模式的行业。从项目类型上分析,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阶段的项目占比最大,合计占比达到72%。从整体来看,教育行业,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PPP合作办学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产教融合》即天坤教育的PPP创新:
升级PPP认知:关系上,相互平等,双方是PPP公私合营的协议合作关系,而非买卖交易或承租承让关系。权利上,各尽其职,政府与天坤教育以协议和授权形式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政府重在硬实力建设,天坤教育重在软实,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性质上,坚持国有,双方合作坚持三个不变的基本原则,即“学校国有性质不变,教师公办身份不变,政府对学校的财政保障不变”,巩固了学校国有公办的基本属性。
管理上,管办分离,合作后学校引入民营机制,由天坤教育按协议内容承担办学责任和办学风险,自主管理,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享受民事权利。地方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行使监督和管理职能,政府与学校管办分离,学校办学自主权得到充分保障;效益上,合作双赢,双方摒弃零和博弈,共谋发展,各得其利。
地方政府强调通过引入社会力量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促使学校快速发展,助推地方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创造社会效益。天坤教育强调人才培养和供给,通过职业教育投资办学,自主培养人才,建设人才蓄水池,促进人才外包产业发展,为企业创造可持续的人才外包服务效益。
扩大PPP的价值:建立创新体制机制,通过PPP模式合作办学,改革学校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学校实行“国有民营公助”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校长的办学主导权,对人、财、物进行全面管理,大大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增强激励效应,PPP合作办学后,引入民营管理机制,学校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优化工资结构,改革激励机制,在确保教职工原有财政工资不变的基础上,提高教职工福利待遇,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
资源充分整合,PPP合作办学后,在充分发挥政府资源优势的同时,天坤教育将不断引进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与地方政府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增强学校办学实力和发展后劲,合力助推学校快速发展。
创新专业、提升内涵、扩大规模,PPP合作办学后,发挥民营机制优势,学校灵活自主地根据市场需要调整专业,新增高端特色专业,入学即签订就业保障协议,大大提升了学校专业建设水平,使办学内涵和品牌影响力得到全面提升,增加学校的市场竞争力,突破招生困难,实现规模快速扩大。
提高教学质量和就业质量。天坤教育将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引入学校,通过对教育教学进行全方位指导,对教师进行“双师型”培训提高,借助优蓝国际在人力资源就业安置上的优势,全面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质量。
增强PPP的效果:减轻政府财政压力。PPP合作办学后,政府除承担正常的(教师工资、学费减免、生活补助、教育附加、专项扶持资金等)财政投入外,学校后续发展(如专业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升级、维护,教职工待遇提高等)所需要的资金由天坤教育通过提高办学收益和自筹资金解决。促进地方职教事业和产业发展。PPP合作办学后,天坤教育通过多种手段使得学校快速发展,促进地方职业教育事业发展,为地方培养技能人才,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促进地方产业和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民生效益。以职业学校为基地,为地方政府开展行业技能、劳动力转移、精准扶贫等培训项目,并由天坤教育进行就业安置,真正助力地方政府精准扶贫。
PPP托管的实例:
公办民助的天坤古蔺职业高级中学: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校,始建于1976年,前称为古蔺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1987年改为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2018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项目建设学校。学校占地面积94005平方米,建筑面积47610平方米,建有功能完善的信息化中心机房,64间专业实训室,所有教室配置电子白板,实训室设备齐全。
坤古蔺职业高级中学开设8个专业,现有9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887人,教职员工279人。2009年由天坤国际教育集团与古蔺县人民政府签订协议,在“三个不变”(学校公办性质不变、教职工身份待遇不变、政府投入不变)的基础上由天坤国际教育集团托管办学,成为天坤国际教育集团的基地学校。天坤国际教育集团有上千余所合作院校,职业教育资源丰富,便于在教学管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方面取长补短,有力推进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集团内有上千家合作企业,如苏州和联集团、上海宝岛服饰有限公司、福建宁德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欧普灯饰有限公司等,拥有强大的就业资源优势,能够最快地获取市场信息资源,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为学生就业提供强大的市场和选择空间,毕业生就业渠道畅通,学生稳定,得到了家长、学生和社会的好评。
教育为本的天坤皖北经济技术学校:该校老校区坐落在泉河之滨,1958年建校,1985年改制为临泉县高级职业中学,2014年阜阳市批复为皖北经济技术学校,2015年临泉县人民政府牵手天坤国际教育集团对皖北经济技术学校实施“PPP公私合营委托管理”,校园恬静而优美。
“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不能进入学校学习,更不让一个进校的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辍学”。校长郭颖超铿锵有力地说,这是学校对社会、对学生的庄严承诺,更是学校在“精准扶贫”上力求实效的坚定举措。
经营管理的天坤宿州环保工程学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有关规定,加快泗县职业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泗县职业教育办学水平,满足全县初高中学生和就业创业青年对优质教育和技能培训的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泗县职业教育发展实际,泗县人民政府多次考察调研,反复论证,经与天坤国际教育集团多次协商,就宿州环保工程学校(泗县职教中心)委托管理事宜达成协议,2017年4月16日正式签订托管协议。
政府将公办中职学校,委托给有天坤国际教育集团进行管理,借助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灵活的办学机制体制,实质性推进校企深度合作,成为破解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难题的一剂良药。宿州环保工程学校委托管理仅仅几个月,办学优势已见端倪。
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和天坤国际教育集团创新型办学管理机制体制的引进与植入,带来了办学规模质量效益的提升。托管后第一年招生突破1000人,创历史新高;设置差异化专业,增加学校吸引力和美誉度;创新德育工作模式、植入天坤企业文化,使得校园风貌发生明显改观;管理干部和专业教师培训更具实效性,学校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快速发展的天坤青川高级职业中学:青川县高级职业中学是“5·12”地震后由浙江全额援建,拥有优良的硬件条件。然而,偌大的校园显得有些空荡,这正是近几年青川职高和青川县政府头疼之事。2014年,青川县初中毕业2300人,青川县高级职业中学招生250人;2015年,初中毕业1800人,招生150人;2016年,初中毕业1500人,招生99人。招生难度加大,发展危机加强,学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如何转型?2019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探索多元主体合作办学,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青川县从中确定了方向。2019年3月,青川县政府与天坤国际教育集团开展合作办学,开启改革之路。2019年,青川县高级职业中学招收340人,是2018年招生人数的3倍。
2.二级学院
“双主体”合作模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合作模式是一种“双主体”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一种模式。“二级学院”是指依托高职院校已有专业,校、企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的股份制二级学院。
具有相对独立性:二级学院与母体高职院校之间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不是学校与其下属的一般二级学院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一种“托管与被托管”的关系。二级学院一般实行理事会或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企业市场观念的影响:企业共建二级学院尽管不能作为其盈利的手段,但对企业这一经营性组织来说,保持资本的增值是其投资行为的底线,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决定的。
二级学院的实例: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文化艺术学院成立于2016年,由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原艺术体育系改建而成,主要培养旅游及文化艺术行业所需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目前拥有民族表演艺术、人物形象设计、工艺美术品设计、空中乘务、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五个专科专业。共有教职员工32人。其中,副高5人,讲师6人,博士1人,硕士9人。
其中,校内有民族表演实训室、模拟机舱实训室、高铁实训基地、形象设计实训室、工艺美术品实训室、形体房、大礼堂等10多个实验实训室。校外则与东方航空公司、昆明机场百事特服务公司、云南机场地面服务公司、昆明铁路局等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1万公里。为适应省内交通行业人才供给发展需求,高速铁路客运乘务专业建立的迫切性变得凸显。尤其是具有专业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培养高质量的铁路员工就成为当前的合作基础。
3.现代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源自德国、英国等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在充分吸收西方学徒制的经验上引进了现代学徒制。德国的双元制是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其特征是立法体系的保障。自1969年,德国《职业教育法》颁布以后,双元制获得了法律地位,企业与国家、政府密切联系在一起。
当前“现代学徒制”在国内职业教育领域中越来越流行,现代学徒制是推进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途径。现代学徒制又称新型学徒制,是将传统学徒制融入学校教育因素中的一种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中校企合作的一种新形式。他们把一部分时间用在企业生产上,一部分时间用在学校,甚至是生产和学习上。这样既能解决青年就业问题,又能帮助企业获得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学生很容易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不强,导致大部分应届生到了企业,找不到自己的岗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同时,在实习中,企业往往更注重使用而不是培训。学生被企业视为廉价劳动力,频繁跳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技能人才的培养。而天坤学院的模式则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学徒制的落地施行。
现代学徒制的实例:
天坤成都纬创学院成立于2015年1月,是由纬创资通(成都)公司和天坤国际教育集团与宜宾学院(国家公办二本院校)开展深度校企合作,以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为主,企业职工教育,中、高等职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定向培养企业技术人才的新型基地。
4.中德学院
中德学院是天坤国际教育集团旗下苏州易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运营的高端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是将“原汁原味的将德国职业教育”引进到中国,培养高技能智能制造人才的高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项目。
从2014年开始,苏州易北“德国标准教育 高质企业就业”的模式得到苏州、东莞、重庆等多地人社部门的认可,通过政企合作、校企合作等多种模式,与东莞技师学院、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化工技师学院、重庆永川职教中心、济宁技师学院、无锡技师学院、东台海鹏职业培训学校、绍兴技师学院九所院校合作开设“中德学院”智能制造项目,在籍学生3000余人。
同时,还与近100所高职院校就“中德大师班”“大国工匠班”等校企合作项目达成合作,预计到2022年,天坤易北的合作院校将突破100所,在籍学生超过1万人。
高端中德学院模式:
天坤易北中德智能制造高端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将德国原汁原味的职业教育体系引进到中国,按照德国双元制人才的培养模式,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案、专业师资、评价标准上均采用德国标准。
为了让这种高端模式能在中国落地生根,我们与在中国的德资、中德合资和外资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直接输送高质量的人才,通过高质量的培训结合高质量的就业实现学生和企业的价值供应。如果用一句话提炼天坤易北中德智能制造高端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德国标准教育 高质企业就业”。其特点是:
专注于打造智能制造专业群。众所周知,德国作为老牌装备制造业强国,德国在制造业方面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以及对复杂工业过程高效管理是其在全球装备制造业领先的基础。伴随着美、日等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提出,为确保其在世界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提出了“工业4.0”战略,再一次领先全球。
学习作为德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德国职业教育,焦点和优势自然应该放在新一代的智能制造上面。一方面,学习就要学习核心内容和核心优势;另一方面,我们国家在制造业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着眼于未来趋势。基于这样的考虑,天坤易北选择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职业教育,聚焦打造优势。
结合德国的工业和职业教育的体系,站在中国制造2025的框架下,我们选择围绕智能制造,选择“汽车、机电、模具、数控”四个专业打造专业群,这四个专业作为智能制造的底层专业,不仅拥有各自专业深度,又能相互打通和延展,从而建构出智能制造的核心框架。同时聚焦4个专业,也有利于聚焦资源打造深度和强度,通过优势专业群引领打造专业体系竞争力,也能确保天坤易北“高端智能制造”持续保持领先。
以德国智能制造人才标准为原点。德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点是由行业协会(IHK/HWK)牵头,组织各大企业根据生产要求讨论一致,然后通过国家层面公布立法,形成《框架教学计划》、《培训条例》等标准,再通过行业协会监督和发证,这样确保人才培养与行业用人需求相符合,从而让人才能真正具备从事职业的能力。
同时德国职业人才标准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个人能力四大子体系,每个子体系都有明确的指标,人才培养的方向非常具体和便于评价。而在中国尚没有这样的明确的人才国家标准,正是这种职业教育制度上的差异,造成教育培训与用人脱轨、偏重于理论、培训标准低、缺乏教学监控、学生能力和用人单位要求偏差大。基于这种现实,天坤易北选择原汁原味地以德国智能制造行业的《框架教学计划》《培训条例》为教育标准,统领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
实施基于现实场景的沉浸式系统教学。不同于我国职业教育采用的学科式教学法,易北教育采用项目制教学法实施教育。学科式教学法是基于单一知识的课程式学科教学,是将学习分成各不相同的课程,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通过对不同科目的教授,最后形成对技能知识的掌握。学科式教学法更侧重知识的掌握,可以通过大量的考试得以验证,是一个更适合于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而项目制教学法是基于现场或项目的沉浸式系统教学,以解决任务为导向,会依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设计多个项目,通过项目的进阶,在过程中强化技能的学习,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于学科式教学,项目制教学更强调理实一体、融入生产、以练带学,强调以多频次的实训来强化或内化技能的养成。具体来说天坤易北的智能制造教学就按照德国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标准,将项目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分成“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模块,每个都需要学生沉浸项目中,按照教学标准,综合利用所学才能达成项目的完成。沉浸式系统教学打破单一学科知识的局限,更加强调综合系统知识的应用,辅以实训的场景和压力,最终实现“现场”技能的习得。
以动态学习的过程实现技能内化。在传统中国式职业教育中,老师被定位于“教学主体”,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角,以“授”带“传”,从假设上认定理论优先于实践,强调知识的灌输。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的“授”是按照教学大纲或教材的“知识灌输”,脱离“实景目的”,学生的“传”就变成一种被动学习,通过死记硬背便可达成目标,这种教学方法也被很多人诟病为“填鸭式”教学。
而天坤易北实施的德国式教学是一种“动态学习”的过程,学生处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角”,是教学主体,老师更多是“教练”角色。教练布置“项目”,提出具体的项目要求,学生要按要求完成项目。具体来说,每个项目会依照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的要求被分解为若干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又都按照“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分解为六个模块,学生必须严格按照要求达成动作和结果目标。
在这种要求下,老师输出“条件”,学生输出结果,学生首先必须要“动”,在“动”中应用“静”态知识,才能完成从条件到结果。一个简单的结果完成后再进入下一个结果导向的训练学习,这样在不断“实践现场模拟”中,学生最终内化知识形成技能,从而培养出符合实际生产需要的“即插即用”型的高技能熟练人才。
采用互动式教学实现教学质量提升。基于沉浸式系统教学和动态学习的要求,天坤易北在教学方式上采取了与传统中国职业学校“大班教学”完全不同的“小班教学”。普通中国职业学校一个班级约为50-60人,天坤易北一个班的人数上限为“24人”,与德国职业学校保持一致。
人数变化的背后是教育形式的不同,传统中国职业教育是一种“广播式”教学,这与传统“知识灌输”形成配套。教师的单向式讲授,如果人数越多,教学效率就越高。而天坤易北的小班教学则是一种“服务式”教学,老师围绕每个学生进行动态观察、活动、纠偏和教练,形象来说就是“老师围着学生转”,这样老师的服务边界就必须有上限,才能保证效果。
这种教学形式的不同确保了学生技能达到“现场要求”,实现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定输出。为了摸索这种小班制在中国的应用,前期天坤易北在所有课程中均聘请德国老师授课,这一方面保证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为培养中国师资,为后期提速应用创造了条件。
实施“实践优先”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学生评价体系上,天坤易北采用的是“德国标准”,即学生毕业的标准以获得德国技能认证考试为依据。众所周知,中国学生毕业采用的是“笔试 论文 实操考试=证书”的模式,其中笔试 论文约占90%,实操约占10%。而天坤易北的学生评价则采用“笔试 实操考试 项目=证书”的模式,笔试仅占10%,实操考试 项目则占到90%,这与项目制教学法保持一致。
为了完全实施这种评价体系,天坤易北联合IHK(德国工商业联合会)、AHK(德国商会)和HWK(德国手工业联合会)等德国机构监督教学,并联合开设技能鉴定考试,考试通过颁发德国认可的相关证书。学生因拥有德国技能证书备受企业认可,这种最终评价制度的配套落地,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竞争力。
高质量就业验证培养模式有效性。天坤易北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通过学生高质量的就业验证了模式的有效性。据相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普通高职学生毕业后薪资约为3000 ,毕业后1年跳槽频率在1次以上,多从事相对基础的岗位,毕业流向大小不一的企业均有。
与普通高职学生相比,天坤易北毕业生境遇大有不同,毕业生平均就业薪资约为5000 ,跳槽频次约为每3年1次,毕业后3年擢升为工程师、项目经理的约占40%,三年后薪资能达到10000 ,毕业流向均为德企、世界500强、国内行业龙头企业。
这里举一个例子,2017-2019年天坤易北东莞技师学院国际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汽车机电一体化专业有43名学生被德国奔驰录用,赴德国工作;每年众多优质企业联合学校定向培养超过50名学生,在企业支付9万每人的培训费用基础上,学生综合薪资达到8000元。高质量的就业验证了天坤易北高端就业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德国标准教育 高质企业就业”的天坤中德模式也正式被市场接受和认可。
《产教融合》引发的哲学思考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富有成效的职业教育社会实践,一切从实践中来,再回到实践中去,是《产教融合》的社会价值。
《产教融合》的社会(实践)意义在于形成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大数据,并进行了中国职业教育的理论建设。大数据的本质是不断涌现出的各种社会发展领域的历史需求,这既体现出了《产教融合》的带动能力,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光明未来。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这是对社会实践的哲学界定。教育是人类塑造心灵,改造心灵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涉及社会发展的一切历史领域,教育之目的,是为了培养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即为了不断地增强人的社会性。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社会是整体性概念,人的社会性决定了教育思维的整体性,同时,教育思维取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以此界定《产教融合》的哲学性。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过程,使人以一种相对理性的思维来认知各种客观事物,让事物得以接近其最根本的存在,教育是教育思维的客观化过程,教育思维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社会发展意识教化于人,使受教育者的思维不断丰富而趋于理性,由此走向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正确的思维认知,这是教育思维的整体性之根本所在。
《产教融合》的整体性在于融合,这种融合是诸如受教育者、教育者、企业、市场、金融、经济、政治等不同社会发展领域教育思维之间的融合,其融合点是各种社会发展领域对知识的需求或要求,譬如,企业对职工文化素质的要求。重要的是,这种融合使《产教融合》对社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带动力,表现为其教育思维的带动效率上。
个性化发展是整体性发展的表现形式,其效率必然要满足社会发展要求,职业教育思维也是一种个性化发展,也必然如此。个性化发展就是层次化发展,即厘清各种社会关系,所谓“厘清”就是清晰化,明确化,就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不浪费时间,少走弯路,从而提高社会发展效率。
哲学是思考的方法论,解决思考的效率问题,如果个性化发展具有哲学意义,就必然是一个具有效率的思考过程,实践证明:《产教融合》因有助于诸如教育者、教育者、企业、市场、金融、经济、政治等社会发展领域的快速发展,而具有哲学意义,即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
(作者单位:夜莺出书网理论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