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点名要李银桥(毛泽东点名要李银桥)
15年,整整15年时间,从转战陕北,到新中国成立,李银桥一直陪伴在毛主席左右,直到1962年被调离。可在当初,李银桥并不是十分乐意去到毛主席身边。
图| 李银桥与毛泽东
1947年春节前夕,358旅的余秋里找到了李银桥,问正在给358旅旅长当勤务员的李银桥有没有什么别的想法?当时的李银桥脱口而出:想见见毛主席,想看看宝塔山上的宝塔。
实际上,余秋里问这句话,主要是想给李银桥调动一下工作,到延安去保护周恩来,让他当周恩来的侍卫。一向服从命令的李银桥,第二天就来到了周恩来身边。
面对李银桥的到来,周恩来和邓颖超都非常高兴,也非常热情。周恩来还向李银桥说道:“非常欢迎你来我身边工作,等过几年有条件了,我再送你去学校学习。”
邓颖超也告诉他说:“小李,欢迎你的到来,恩来的生活很规律,你只需要帮他料理料理生活上的事情就行了。”
老一辈革命工作者都很和蔼,和战士们说话就像是拉家常一样。听了两人的话,李银桥感觉心里面暖暖的。
李银桥被调到周恩来身边工作时,才刚刚20岁。别看他年龄不大,可10岁参军的他,已经是拥有十年军龄的“三八式”的“老资历”兵了。
再加上长期担任保卫首长的工作,耳濡目染的情况下,李银桥的思想境界要比普通士兵高出不少。
图| 解放初期的李银桥(20岁左右)
尤其是调到周恩来身边后,李银桥更是能经常得见到毛泽东、朱德、任弼时和刘少奇等人。不仅圆了李银桥见毛泽东的梦,也跟着这些人学到了不少东西。
1947年3月8号,延安宝塔山下聚集了1万多名军民,这是在召开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的动员大会。会议上,周恩来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讲。
两天后,一场有组织,有步骤地疏散转移开始了。三天后,派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急匆匆地撤离延安。四天后,整个延安只剩下了周恩来和毛泽东的部分警卫员、秘书和部分干部留守。
五天后,也就是3月13号,胡宗南的14个旅兵分两路,开始向延安进发。这也意味着,彼时的延安已经不安全了,要赶紧撤离。
面对大军压境的局势,毛泽东说:“绝不先走,我要最后撤离延安……非得看看胡宗南的兵长什么样……”
毛泽东向来说到做到,说完这句话后,周总理很着急,彭德怀很着急。可他们再急,毛泽东仍然是一幅泰然自若的样子。
直到3月18号傍晚,王家坪已经能够听到外面打枪的声音时,毛主席才不情不愿地收拾东西离开,因为他还没有看到胡宗南的兵长什么样子。
图| 转战陕北中的毛泽东
不过至此也拉开了转战陕北的大幕,可天不遂人愿的是,毛主席在转战中患上了肺炎。由于长时间不见好转,烟瘾极大的毛泽东也开始戒烟了。
转眼间到了8月份,在毛泽东的指挥下,胡宗南的部队被耍得团团转。可在队伍的屁股后面,还有着“草包将军”刘戡率领的7个旅穷追不舍,从绥德追到米脂,又跟着来到葭县,最后风风火火的来到了黄河边。
刚撤离延安那会,毛泽东就直言:没有消灭胡宗南前,绝对不会过黄河。
8月18号这一天,部队来到了一处黄河岔口、葭芦河的岸边。后面的追兵穷追不舍,敌人的子弹不断在头顶呼啸而过,情况已经到了紧急万分的时刻。
此时,部队里面议论纷纷,有人说要过黄河了,有人说不会过……听着大家的议论,周恩来站出来说:不要议论,这是葭芦河,不是黄河……
7月正值雨季,河水暴涨,羊皮筏子刚放下水就被冲走。周恩来很着急,任弼时很着急,偏偏毛泽东不着急:
“烟,给我一支烟。”毛主席对着身边的护卫说道。“快点,给德胜同志烟。”转战陕北时,为了掩护身份,毛主席取名李德胜,意思是离开之后取得胜利。
由于肺炎,毛泽东戒了一段时间的烟,身边的护卫也没带烟。再加上连日大雨和行军,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就算是有烟也不能抽了。
“还没找到烟吗?给我支烟!”毛泽东已经有些焦躁了。终于,部队尾部传来声音“我这边还有。”
图| 转战陕北中的毛泽东(手持孙振国赠送的柳木棍)
只见马夫侯登科从后面跑了过来,从怀里面掏出一个油布包,里面包了几支烟。因为当时风大雨大,周恩来立刻让侍卫打开被子盖在毛泽东头上,好帮他点烟。
随后,毛泽东身边的一名侍卫钻到被子底下,用火柴点起烟来。可一连点了六、七根火柴,都没能将烟点着。
毛泽东有点生气了,周恩来见状,立刻命令李银桥:“小李,你过去点!”
李银桥从侍卫手里面接过火柴盒,将剩下的七八根放在一起划,总算是将毛泽东嘴上的烟点着了。
狠狠地抽了一口,毛泽东低头看了一眼李银桥,又侧眼看了看之前给他点烟的那名侍卫。随后又猛吸一口,也许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抽烟,也许是因为肺炎犯了,还没抽几口就咳嗽不断。
突然,毛泽东将烟头扔到地上,用脚使劲踩灭,对着队伍大声说道:“不过黄河,放心跟我走,就不信邪了!”
说来也怪,虽然后面的枪炮声不断,可响了一夜,也没伤到毛泽东分毫。第2天,毛泽东安全离开黄河,一路向北。虽一路有惊无险,可刘戡的7万追兵始终没有甩开。
图|左起:李越然(俄语翻译)、毛泽东、刘晓(驻俄罗斯大使)、李银桥在莫斯科的合影
1947年8月18号,毛泽东带着队伍住在了山上的白龙庙,山脚下就是刘戡的7万追兵,山下的篝火看得一清二楚。当晚,周恩来找到李银桥:
“小李,我知道你很爱学习,我今天送你一支钢笔,一个笔记本,就算是留个纪念吧。”为什么说是纪念呢?李银桥很纳闷。
“李德胜同志看中你了,那天在葭芦河,他心情很不好,把身边的侍卫打发走了,点名要你去当他的侍卫呢。”周恩来这样解释道。
说实话,李银桥是打心底里面敬重毛泽东,也佩服毛泽东。可跟着周恩来的这几个月间,虽说不常在毛泽东身边,但是对毛泽东也有点了解,知道他脾气大、不好伺候。
正当李银桥犹豫时,叶子龙和汪东兴都来找李银桥了,也是说到毛泽东身边去工作的事情。当叶子龙征求李银桥意见时,李银桥脱口说道:
“不行,我担心我做不好,而且我做了太长时间的特务员了……”这是李银桥下意识的想法,也是侧面表达不想到毛泽东身边工作的意图。
说完这句话,李银桥就又后悔了,继续补充道:“当然,我还是会服从组织的决定。”有了这句话,叶子龙和汪东兴松了一口气。不过也没给李银桥准话,只是说先回去问问毛泽东的意见。
图|左起李媛媛、李卓韦、毛泽东、韩桂馨和李银桥一家(李银桥被调离前的第一张也是最后一张全家照合影)
还是那句话,毛泽东向来说到做到,他对前来汇报的两人说道:“不考虑别人了,我就要他。”
当天是1947年8月19号,李银桥正式到毛泽东身边,当了毛泽东的卫士。没想到,这一当就是15年。可想当初,毛泽东给李银桥承诺的是半年。
刚来毛泽东身边的前几天,李银桥是过得提心吊胆。
一是因为李银桥也不知道叶子龙给毛泽东是怎么汇报的,到底有没有把自己不想来的事情告诉毛泽东。二是因为毛泽东那几天心情确实不好,一直没有和李银桥说过话。
转移的路上,李银桥有时候想和毛泽东主动说几句话。但是毛泽东一直拄着柳木拐棍往前走,李银桥根本没机会。
碰到路不好走的时候,李银桥本想上前搀扶一下毛泽东。可刚一抬手,就被毛泽东毫不客气地甩开。这一下更没底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连日的转移,队伍来到了杨家园子,准备稍作调整。趁着休息的空档,李银桥去找周恩来,问他该怎么办是好。对此,周恩来安慰他说:“不要担心,这是李德胜同志在考验你!”
图| 1947年转战米脂县,左起:韩桂馨毛泽东和江燕(韩桂馨战友)
不仅如此,李银桥还找到了阎长林,希望他能帮帮忙。
来到杨家园的当天,阎长林在窑洞里面升起了火,准备给毛泽东烤烤湿掉的衣服。连日大雨,连柴火都是湿的,刚点着火,就弄得整个窑洞烟雾缭绕。
见状,阎长林赶紧对李银桥说道:“银桥,快点扶德胜同志出去透透气。”实际上,这是给李银桥表现的机会。
毛泽东走在前面,李银桥跟在后面,是毛泽东率先打破寂静,他问李银桥:“你叫什么名字?”
“李银桥——李是木子李,银是金银的银,桥是过河的桥……”尽管李银桥也知道毛泽东是明知故问,可他的回答还是很认真。
“金银的银,过河的桥……那你为什么不叫李金桥呢?”毛主席开玩笑地说道。
“金子太贵,穷人交不起!”以前人起名字都很讲究,什么字能叫什么字不能叫,都是有说法的。不过这一句话,却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在这之后,毛泽东又问了李银桥的家境,家里面几口人?父母是干什么的?诸此等等。越说越多,不知不觉中就围着院子走了好几圈。
突然,毛泽东话锋一转:“听他们说你不想来我身边工作?”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本来比较缓和的气氛,又被这一句话弄得紧张起来。已经有所心理准备的李银桥,如实回答:“不愿意。”
图| 左起::李银桥、李卓韦(李银桥儿子)、韩桂馨和毛泽东
听了李银桥的回答,毛泽东咳嗽了两声:“银桥啊,你能说实话很好,那你能告诉我为什么不愿意过来吗?”
“我当兵后基本上都是在首长身边干工作,时间太长了。我三八年参军,只在青年连时打过几场仗,其他时间都是做通讯员、特务员,我还是想到野战部队去。”
毛泽东总算是明白了:“三八式,按理来说都可以当团长了,现在让你做个侍卫,确实有点委屈了。”停顿了一会儿,毛泽东又说:
“你来我这里,我不能委屈你,要不我们商量一下?三八年的兵给我当卫士,地位是够了,但是职位太低,干脆给你安个长,你以后就当我卫士组的组长吧。”
毛泽东又沉吟了一会儿,打着手势说道:“半年,就半年时间,算我问你借半年,你看行不行?”
毛泽东的话都到了这个份上,李银桥肯定答应了。 自杨家园这一夜,揭开了一段15年的陪伴。
15年间,毛泽东带着李银桥东奔西跑,教他学习,教他读书,教他写调查报告,甚至帮他介绍对象。当初,李银桥之所以能够和韩桂馨走在一起,少不了毛泽东的功劳。
图| 毛泽东与李银桥一家
1962年4月,李银桥要被调走了。临走之前,毛泽东单独找到李银桥,叮嘱他说:
“你以后每年都要来看我一次,这里就是你的家,等我死了,你还要每天到我坟头上看我一次,一次就够了……”
毛主席是一个很重感情、很念旧的人,这一点从很早之前就能看出来。
比如在转战陕北时。毛泽东有一匹白马,但是那是一匹老白马,说了几次都不愿意换;还有毛泽东手上的一根柳木棍,当初是卫士孙振国随手给毛泽东的,结果被毛泽东带着走了几个月的路。
物尚且如此,更不用说人了。所以两人分别时,李银桥落泪了,毛泽东也哭了。毛泽东一边擦着眼泪,一边从抽屉里面拿出8000块钱,递到了李银桥手上,告诉他这是给他的安家费。
其实自1952年起,毛主席就多次补贴李银桥和其他卫士。面对这8000块钱,尽管李银桥一直拒绝,可毛主席始终都不答应。
临走时,毛泽东还要看看韩桂馨和李银桥的两个孩子。
那天是星期六的下午,两个孩子放假,李银桥带着韩桂馨和两个孩子去见毛主席。作为分别的礼物,毛主席让摄影师吕厚民,给李银桥一家4口以及毛主席拍了一张合照。
图| 毛泽东送给李银桥的《长征》
不仅如此,毛泽东还送给李银桥一个很长的折子,上面是毛泽东自己抄的当年所作的《长征》一诗。很可惜,这个折子后来丢了。
之后每一年,李银桥和韩桂馨都会去看一次毛泽东。尤其是1964年年初的时候,李银桥老家遭遇水灾,毛泽东又拿出1000块钱,帮助他解决困难。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去世。从广播当中得知噩耗的李银桥,当天晚上便开车来到北京。以后每年9月9日(忌辰),和12月26日(诞辰),李银桥一家都会去看望一次老人家,直到最后去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