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江春、校长夏涛。

安徽农业大学起源于1928年(民国17年)在安庆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学。民国10年(1921年)9月,许世英任安徽省长时,曾动议筹建安徽大学。时法专教员蔡晓舟还组织过"安徽大学期成会"。

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1)

民国15年(1926年)10月,新任省长高世读决定继续筹办安徽大学,聘姚永朴为校长,成立筹备办事处。后因北伐军兴,筹备中止。

民国19年(1930年),省任命杨亮功为校长。杨校长根据教育部令改校名为安徽省立安徽大学。是年停招预科生。民国20年(1931年)7月,杨亮功辞职,由何鲁代理校长。民国21年(1932年)4月,何鲁辞职,由程演生继任校长。是年因圣公会房屋(即一院院址)不再续租,加上水灾,学校经费发生极大困难。程校长多方奔走,成立校董会以帮助筹措建校经费。

民国24年(1935年)傅铜校长辞职,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植物学博士李顺卿代替。李顺卿任校长后,遵部令结束政经系,兼任农学院筹备主任(1934-1935.07),开办农学院,初设农艺系,标志着省立安徽大学农学院(安徽农学院前身,今安徽农业大学)的诞生。当年新校舍建成,举校迁入。

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2)

1949年10月,奉中共中央华东局文教部令,国立安徽大学从安庆迁至芜湖,与省立安徽学院合并组成新的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新的安徽大学在芜湖赭山(今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校址)成立,废除学院制,内设文艺、历史、教育、法律、经济、数学、物理、化学、园艺、农艺、森林、土木工程12个系,成为当时安徽省唯一的一所系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同月,安徽大学校务委员会正式成立,许杰任主任委员。

1950 -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先后经历了三次院系调整。

第一次在1950年9月,土木系及艺术系调整并入南京大学。

第二次在1952年9月,依据《华东区调整方案》及相关规定,复旦大学的茶叶专修科、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的蚕桑专业部分师生调入安徽大学,安徽大学经济系调往复旦大学,法律系调往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园艺系的1953、1954两级学生调往浙江农学院(今浙江大学)。

第三次在1953年暑假,江苏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化学系调入安徽大学化学系,安徽大学数学系、物理系、教育系、历史系三年级学生调往华东师范大学。

经过三次院系调整,安徽大学由原来的文、理、农、工学科齐全的大学,变成只有农林和师范类专业的大学,这对安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院系调整后的安徽大学由两个学院组成,即师范学院和农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3)

1954年2月,教育部转发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的决议案:"撤销安徽大学校名和建制,其所属师范学院、农学院分别独立为安徽师范学院(今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学院(今安徽农业大学)。"

1995年3月,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复同意,安徽农学院更名为"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经教育部和科技部批准,安徽农业大学成为国家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同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2013年入选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四所"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2014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林业局(2018年3月改组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签署协议共建安徽农业大学。10月,学校经教育部、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

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4)

安徽农业大学下设19个学院(部)。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4260人(包括国际生181名),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4460人。在职教职工186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56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 800多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5人、省级人才80人。

现有ESI前1%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入选安徽省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奖补资金项目各1个、入选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建设项目4个。现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类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现有 80 个本科专业,其中17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安徽农业大学地区(地方高校介绍安徽农业大学)(5)

现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1个安徽省实验室、5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省级"2011 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智库、1个省级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省"115"产业创新团队,7个省级高校科研平台创新团队,6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7名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近三年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主持获省部级科技奖42项,其中一等奖4项;省级以上动植物新品种69个;申请发明专利747项、授权323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课题27项,国家基金155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