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段的分类汇总(日常时间的排序)

【日更第1253天】

我们以为时间不够是事情太多导致的问题

那么先从事情着手

放下一些

再对时间做审视

慢慢梳理生活

时间段的分类汇总(日常时间的排序)(1)

有了对“快与慢”的思考,能够放下不重要的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后,对于事情的排序就有了新的思考——我觉得这是对时间安排的第一步,有了对自己做事的觉察,拒绝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才能够得以专注在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事情上。

然后一天的时间分配,才有了明确的排序——也因为所作的事情都是对自己而言重要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做起来也就格外开心和耐心,中间穿插一些不喜欢的事情,由于时间合理安排,也就显得不那么难过了。

否则,一觉醒来后,依然会陷入“今天事情很多很多”的忙乱中,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又牵挂着未完成的事情,内心始终处于“忙和累”的牵挂中,得不到应有安宁和喘息的时间。

读<先分配时间,再安排工作>这一篇时,提到“效率时间”,就是指为一件工作定下时间限制。

之所以需要这样做时间限制,第一个目的是为了把时间有效地安排,以推进接下去的工作;第二个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专注力。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不得不要加快速度,想方设法把这件事情做好,这是对心智的训练方式,是在养成做事情有效率的习惯。

做一件事情对时间没有充分的准备,就会导致时间不断推迟,或者拖拉,或者遇到困难就暂停,但这件事情依然没有完成,自己也没有克服困难,事情依然存在在牵动心力,然而没有效率的推进。

做事时,检视自己做事的同时,要考虑方法是否需要改进,思维是否需要调整,有哪些是能总结的经验便于下次使用,哪些是不符合自己习惯的可以有更好的方法替代——这就是效率思考,人为什么能够在做事时修行,其秘诀之处就在于此,不管是我们自己做事情,还是教孩子做事情,这些细微的经验可能很难传授,甚至表达不出来,但我们知道在做事时思考如何更好地做事,确实是有秘诀的,仿佛是心流时刻的秘密成果。

老师也说:

能为自己的成长思考得更深,想把一件工作做到轻松和胜任愉快,养成时间限制的习惯是绝对有用的。

限制时间帮助我们专心,而专心扩大了能力,使我们摒除一切无关的分心之务,更充分地利用了各种感官的爆发力量。

这又是呼应着上一篇,做事慢一些(少一些),专注于事上,就能够更快一些(由专注而带来的效率)。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