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饮品有什么功效(抗糖酸奶下个新潮流)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会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得“抗糖”的概念在健康领域相对火热,不少消费者开始有意识地购买无糖产品,带有“无糖”字样的食品、饮料成为一股小潮流。
目前,市面上不少的商家也在迎着风口而上,带有“抗糖”标签的食品、饮品也越来越多,抗糖产业发展或将迎来机遇期。其中,酸奶行业也受到了这种趋势的影响,有企业已经加入这个阵营中。
“抗糖”酸奶为谁定制?
在小红书上搜“抗糖”关键词,笔记数量高达22万 篇。从明星到博主都在科普“抗衰先抗糖”的知识。
有数据显示,无糖产品的增长速度一直在不断加速。仅以饮料为例,根据2021年9月发布的《健康中国饮料食品减糖行动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无糖饮料销售占比仅1.25%,2014年至2019年复合增长率为40%以上。2019年无糖饮料市场份额占比2.85%,2021年无糖饮料市场份额占比4.07%。
据凯度统计,69%的消费者打算尝试减糖产品。无糖酸奶因其自然、健康的定位成为年轻、时尚消费群体的新宠。从消费群体来看,还是为追求健康的人士打造的产品,同时价格定位较高端。
在京东商城三元益糖平风味发酵乳售价为55.6元/6杯,一款今时代低脂无蔗糖风味发酵乳,售价89.9元/20瓶,在商品详情页面非常清晰的标注糖尿病人可食用酸奶。其中部分评论都是为了家中老人准备的。
无糖和抗糖在产品定价方面都属于高端产品,但是从消费群体上是有很大区别的,以后抗糖酸奶的销售渠道是否有创新也待进一步观察。
加入赛道的以品牌企业为主?
随着“抗糖”的概念不断深入,使得抗糖与乳制品碰撞发生碰撞,国内乳品行业掀起一阵减糖风潮,不论是新兴品牌还是传统品牌都已开始加紧布局,而无糖酸奶品类像雨后春笋一样出现在消费者眼前。
如安慕希联合Soul APP发布新品“失重”酸奶,宣称“灵魂解压前行”。据悉,产品0蔗糖添加、低GI,抗糖饱腹,旨在为身体减轻压力。
11月14日,第15个“联合国糖尿病日”,北京三元食品汇聚科技创新的力量,聚焦糖尿病人的血糖管理,重磅推出益糖平酸奶,让糖尿病人也能喝到平时想喝但又不敢喝的酸奶了。
还有像蒙牛冠益乳在今年1月也推出了首款0糖酸奶,主打“低温0添加”的简爱酸奶、主打“三三三倍”无添加酸奶的乐纯,新希望2020年新增了“初心0添加蔗糖酸奶”品类。
由此可见,越来越多的乳企关注到了无糖酸奶市场,而无糖酸奶赛道也随着入局品牌的增加而逐渐变得拥挤,关于无糖酸奶的竞争可能也会更加激烈。
健康食品是否代表着高端?
由于推出差异化产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这也是众多企业都选择进入无糖酸奶市场的重要原因。
在淘宝上搜索“无糖酸奶”价格时发现无糖酸奶的价格相比普通酸奶的价格要高一些。如简爱0蔗糖酸奶135g售价约11.5元、新希望初心0蔗糖酸奶135g售价约9.83元。
无糖酸奶的出现确实为高端酸奶开辟了一个新的细分发展方向,不过当酸奶品牌进入高端化赛道,消费者先感知到的不是产品力的升级,而是价格端的“高端化”。
但消费者对酸奶定价越来越高则保持着“太贵了”、“不值”、“买不起”等态度。据悉,今年6月底一条微博热搜引发热议:“超市里3块钱以下的酸奶正在变少,6元以上的比比皆是,部分甚至超过10元、20元”。这个话题短时间内就引爆2.8亿的阅读量。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大大小小的乳企先后布局这一品类,也把无糖酸奶的竞争推向了新的高度,毕竟无糖酸奶代表的是一种健康食品。
细分政策是否收紧?
不难发现,无糖酸奶喝起来还是有甜味,观察无糖酸奶配料表发现,虽然标注了“0蔗糖”,但添加了果糖、果葡糖浆、结晶果糖、蜂蜜等其他游离糖的来源。
经查询发现,早在2013年1月1日实施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就明确规定,“无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
卫生主管部门2014年2月底发布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问答(修订版)》里,也再次强调对食品包装上的描述食品中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水平的声称,如“含有”、“高”、“低”、“无”等“应符合相应要求”。其中“无或不含糖”需符合的要求是“≤0.5 g/100 g(固体)或100 mL(液体)”。
由此看来,“无糖”并不是指“完全没有糖”。一些食品饮料产品的糖含量只要不超过0.5克/100克(或0.5/100ml),就可以在包装上标示“无糖”。因此市面上多数无糖食品是不添加蔗糖,并非是绝对意义上的无糖,也不代表没有甜味。
不过,世卫组织在《承认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明确指出,游离糖(添加在蜂蜜、糖浆、浓缩果汁等的糖分)摄入量,控制在摄入总能量的10%以内正常,能降到5%,确实能对健康带来好处。
抗糖认知度是否走偏?
近几年,由于全民健身的号召和身材焦虑的贩卖,人们对健康和身材有了更高的要求, 使得抗糖在健康领域较火的概念。因此不少抗糖产品兴起,比如抗糖丸,抗糖口服液,抗糖面膜等等。
对于种类繁多的抗糖产品,不少企业为吸引消费者眼球将产品夸大宣传,以此来增加卖点。由于不少商家与网红的宣传,不少消费者对于抗糖产品的认知逐渐走偏。他们认为吃“抗糖产品”,不仅能祛痘、能美白,还能抗衰老。
对于种类繁多的抗糖产品,商家与消费者一个很大的误区在于:对功能性食品概念认知不明确,按照我国《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第3.1条的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不难发现,这也是“抗糖”、“无糖”酸奶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因为这些产品本身就是吸引消费者的一个点,如果不能传达给消费者,添加就没有了意义,而如何合法、有效的传达,不落入过度或者夸大宣传的怪圈,是企业需要思考的,不能让虚假宣传毁了行业。
对于消费者而言,面对商家妖魔化的宣传,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双眼。
认知&浅评:由于缺乏足够的前期实验数据,无论是外用还是内服,都没有可查证的正在进行人体试验的抗糖化产品。
总的来说,目前国内“抗糖”还是在炒作概念的阶段,市场对一些产品“抗糖”效果的评价存在分歧,未来要实现发展还需不断夯实产业基础,如何正确营销也是一个难以把握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