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背诵小古文有用么(小学新部编版教材落地)
部编版教材落地之后,要求语文学习需要回归人文性、加强阅读量、增加传统文化学习。仅古诗文一项,小学6个年级12册教材共有古诗文132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
文言文这一块内容在以后的考试中,占比越来越大
文言文课程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 让孩子具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从而提升语文学科竞争力。从小学开始,打造孩子的学科优势。
相比现代文阅读和作文,文言文更容易拿分。但这些能够给自己拿分的题目,成为不少同学眼中的难题,很多孩子到了初高中表示: 完全读不懂文言文 。
来,一起围观一下小古文
他们不是真的读不懂,而是因为接触文言文比较晚,一上来就学了比较长又比较难一些的古文,从而造成了一种读不懂的心理假象。其实在老师的要求下,是可以一句一句慢慢地把一些段落大意说出来的。
所以, 文言文不能太晚接触 ,很多古代文学教授,都是小时候读过“老书”的,甚至读过私塾的。文言文接触早,积累多,功底也就扎实。其实,文言文并不难。只要方法正确,早点接触,以后绝对可以成为语文成绩得分的稳定保障。
那么,什么是小古文?
古文就是古文,本就不分大小,之所以加个小,是因篇幅短小。篇幅短小,孩子易接受,加上故事性强,不是那种说理的或者抒情的,这就无形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也是为什么这两年小古文比较受追捧的原因。之前确实没有太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素材。
那么,小古文适合自学吗?
从理论上来说,当然是适合的。但从实际操作上看,收效一般。因为小古文的学习,其实是功夫在当下,成效看长远。很多家长虽然可以对着书给孩子讲一讲,但是如果不知道初中文言文的常考题型和高频词,就缺乏针对性。而且也无法讲一些孩子能够记住意思的常用生活词汇或孩子熟悉的古诗词里面的例子,所有这些都会让小古文的学习变得非常非常的狭隘。没有拓展和延伸的学习,就会变得枯燥乏味,而缺乏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全盘了解,也会使得眼下的学习没有重点,没有方向。最后,很多家长都是采取了让孩子一篇一篇背诵的方法。
孩子能多背一点固然是好的,毕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是,这对古诗词更好,对于文言文,却未必。对于看不懂的文言文,即使背熟了,还是弄不懂,而且有些篇目也不够经典,背诵的价值肯定不如诗词名篇佳作更大。所以,我们不建议大家用这个“笨”方法学习小古文。时间搭进去了,孩子也没学到什么。
那么,小古文到底该学什么?
一般而言,文言文学习必备的有以下几点:
(1)实词和虚词(2)词类活用(3)文言句式
这三个考点以各种面目出现在考卷中,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都会考到,分值比重占文言分值的65%—70%左右。
(4)通假字(5)古今异义(6)翻译技巧和断句技巧
通假字和古今异义是造成阅读障碍的重要因素,而翻译技巧则是让孩子获取高分的途径。
但是,我们学习的是小古文,这么多的知识点。所以,小古文学习的重点就是积累实词,淡化虚词,因为虚词的用法比较抽象,也比较复杂,不应该成为小古文的一个重点,甚至初中阶段,虚词的考察也主要以五六个较为重要的虚词的几个主要意向为主,虚词是高中考察的重点。其次就是培养语感,断句技能。
有家长可能会问,小古文到底适合多大的孩子?
对于学习的内容,难度的选择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如果太难,太抽象,太奥涩,孩子学起来就会倍受打击。
笼统地讲三四年级开始是没有问题的。有的孩子一二年级,家长们已有计划,但认字量不足,比如不到1500字,平时看个绘本还经常遇到拦路虎,还是建议缓一缓。应该先提升识字量和书面语(可以通过阅读解决)的积累。
小学高年级学习小古文是最为理想的时间段,课内也有介入了,积累也更具针对性,后面可以甩开大步继续提高。文言文学习也是长跑,匀速前进最省力。
小古文的具体学习建议
第一个方法就是读。
每篇文章要读熟,可以不用背,理解就行,毕竟我们的重点不在背上面。要背还是应该背唐宋诗词和一些经典的骈文。读是获取语感的最佳途径,但读并不全是为了语感,同时也是为了强化对高频词的认知,这一点是更重要的目的。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完成,听了课之后再读,这才真能达到其义自现,如果本来就不理解,我也不觉得读多了就自然能懂,这太难了。
第二个方法,要敢于尝试自己去应用。
学习的时候,可以同时找一门辅读读物,比如民国老课本、四大名著。因为一边学习小古文,一边用不同的内容来让自己提升,看看高频词出现了,你是不是逐渐能懂,这比起单纯复习笔记,一定是更高明更有效的学习方法。
第三个方法就是关于听课。
这里有几个重点需要提醒大家。我们讲解的很详细也很全面,所以孩子认真听讲的话,可以没有死角地接收到所有的知识讲解。
第四就是关于课程的阶梯式难度增加。
随着学习的深入,孩子肯定是在进步的,这样的情况下,就会逐渐增加难度,尽量让孩子感受不到。再往后,会根据具体的课文内容随机设置一些稍微有一些挑战的题目给孩子来完成,这些题目都是初中的文言文中经常出现的,可以间隔性的、陆续呈献给孩子看一看,以后见到了,就不会惊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