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

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为响应武昌起义,蔡锷与李根源等在昆明发动“重九起义”,成立了大中华云南军都督府,蔡锷将军被推举为都督。这期间,蔡锷力推新政,发展经济,改善民生,颇受军民爱戴。他还做了一件只怕连朱元璋也得对他说声谢谢的事情。

老昆明有十三坡,五华山西侧有个“逼死坡”。1912年,蔡锷以“云南三迤士民”名义在此处立了一块碑,上述“明永历帝殉国处”,这块石碑至今依然矗立在那里,历经沧桑,向人们讲述着南明那段悲痛的历史。

大明帝国的末代皇帝朱由检在1644年被草莽英雄李自成逼上煤山,吊死在歪脖子树上,276年的大明江山就此崩盘。坐镇京城、万国来朝的明帝国变成了流亡政权,大明由此改名为南明。苟延残喘、疲于奔命的南明政权辗转流离,频频易主,也只苦苦支撑了不足20年,最后还是死在了吴三桂这个曾是自己人的手中。今天就来说说,南明末代君主朱由榔。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1)

大明灭亡以后,南明政权依然占据着江南半壁江山,这些地盘上不仅有朱元璋的后代,更有手握重兵的权臣将领。朱氏子孙因此也就成了权臣们利用的棋子,他们将一个个朱家后代扶上“龙椅”,借龙威执掌天下,都打着算盘构筑自己的势力,甚至企图建立自己的江山帝国。

南明真正称帝的只有弘光帝朱由崧、隆武帝朱聿键和本文的主人公永历帝朱由榔,他们无不是台上的傀儡,实际当权人都是把他们捧上帝位的权臣们。

朱由崧是凤阳总督马士英与江北四镇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人找出来撑面子的,实际掌权人当然就是马大人和他的兵部尚书阮大铖;唐王朱聿键在郑芝龙等人的拥立下变身隆武帝,他自然也就是郑氏集团这帮海盗头子的代言人。

朱聿键在福建汀州被清军俘虏遇害后,两广总督丁魁楚、广西巡抚瞿式耜等抢先注册,将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朱由榔找出来监国。谁知道审核还未通过,隆武帝的弟弟朱聿鐭被大学士苏观生同广东布政使顾元镜等在广州抬出来,弄了个绍武帝的帽子,戴在他头上。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2)

窝里斗的最后结局只能是渔翁得利。朱由榔先上船后上岸,当然不服,于是他也返回广东肇庆登基称帝,朱氏子孙就这样为了一个风雨飘摇的帝位大动干戈。佟养甲、李成栋趁此大好机会,率领清军端了绍武帝朱聿鐭的广州老巢,君臣一众无奈自杀殉国。

广东当然是待不下去了,朱由榔只好又逃回广西梧州,清军紧追不舍,围追堵截,可怜的永历皇帝四处避难,桂林、全州、柳州。在柳州,他的行装竟然被土司劫掠一空。所谓的流亡政权就是这般苦命,东躲西藏,形同浪人。

永历五年,张煌言、郑成功的抗清军队发威了,向清军发起猛烈攻击,并取得钱山大捷、江东桥大捷、崇武大捷、海澄大捷等一连串胜利,也将反清复明的斗争引入了第二个高潮时段。

但好景不长,胜利只是暂时的,朱由榔很快又陷入流亡之旅,这次永历皇帝被孙可望收留了。难时寄人篱下,因此他也就成了笼中鸟、孙可望手中的玩物。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3)

孙可望乃是张献忠的一员得力干将,是张献忠的义子,义父张献忠战死于凤鸣山后,孙可望等率领余部,进军云贵继续抗清。

共同的敌人,让朱由榔和这帮原本造明朝反的敌人变成了朋友,走到了一起,朱由榔接受了孙可望联合抗清的建议,也就开始为自己戴上了枷锁。

孙可望并非等闲之辈,野心颇大,他无非是想借朱由榔这面旗帜为幌子,企图做成一番事业,在未来的全国性的政治大盘中分得一本羹,因此,他对这位永历皇帝毫无尊重,步步紧逼。朱由榔被逼着封了孙可望为秦王,当上秦王,孙可望变本加厉,俨然以皇帝自居,要求所有衙署称谓前都要加“秦”字,对永历帝由不尊重变成了肆意侮辱。

张献忠这股大西残军中有一位耿耿衷心且能征善战的英雄,他就是大西军四大将军之一的西宁王李定国。李定国和孙可望都是张献忠的义子、大明反贼,但自从抗清后,他坚定“三百年的大明是中华正统,他没有灭亡是天意”的信念,一心只想重新夺回大明天下,恢复正统。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4)

李定国始终奋斗在一线,曾经为南明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公元1652年,李定国在桂林,大败清军,逼得清军主帅、定南王孔有德自杀。随后,剑指长沙,清军主帅、亲王尼堪率军尾追,却被李定国设伏围攻,尼堪被阵斩,全军覆没。两蹶名王,清廷震动,惶恐不已,一度打算放弃西南各省与李定国平分天下讲和。

永历帝的境遇李定国当然心中有数,只是苦于长年征战在外,无力护主。开始他也想以大局为重,多次劝说孙可望,自己委屈求全,缓解了一次次危机。但没想到,孙可望贪心越来越大,做事越来越出格,肆意践踏君王尊严和好不容易取得的胜利果实,并在永历十年秘谋篡位。

触犯底线的事情坚决不能容忍,李定国再也顾不了兄弟情分,他将永历帝接到云南。开始着手修理“大哥”孙可望。论打仗,孙可望哪是对手,曲靖交水一战,孙可望惨败。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5)

当皇帝的梦想实现不了,孙可望就干脆去当了叛贼,举着白旗走进了清军阵营。“三王内讧”,兵力削弱,信息外露,让原本大好的形势一下子转变为颓势,吴三桂趁势攻入云南。此后郑成功虽然取得定海关大捷、瓜州大捷、镇江大捷等胜利,创造了又一个小高潮,但南明气数已尽,无力回天。

永历十三年,无路可逃的朱由榔由滇西窜到缅北,被缅王莽达收留。而贼子吴三桂依然不依不饶,穷追猛打攻入缅甸。莽达的弟弟莽白也跟着捣乱,弑兄夺位后又将朱由榔骗到咒水。可怜落难之君就这样成了瓮中鳖,一众文武大臣也成了刀下鬼;可怜明朝开国功臣沐英第十一世孙沐天波奋战至死,以身殉国。

1662年1月22日,莽白将永历帝献给吴三桂;6月1日,朱由榔父子及眷属25人在昆明篦子坡遭弓弦勒死。一直都在试图救出君主的李定国得到噩耗后,不久也忧愤而死。晚清革命党人起义,蔡锷等以李定国为榜样,章炳麟说:“愿吾滇人,毋忘李定国!”

朱元璋两个发小对比(朱元璋要谢谢蔡锷)(6)

人性这事有时就是这样。南明因为大明末年的农民起义而诞生,李自成、张献忠等要了大明统一王朝的命,而最后守在末代南明君王身边、为他们拼命的却还是这些义军;吴三桂带领清兵入关,赶走了李自成;末了,又是吴三桂剿灭了汉族王朝最后一点亮光。

蔡锷将军为南明末代皇帝朱由榔立了一块“丰碑”,所以,我觉得九泉之下作古数百年的朱元璋一定会对蔡锷将军的举动,说声谢谢,因为自己的子孙好歹是有了个“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