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

如今,随着心理咨询服务的兴起,人们对心理学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心理学关注个体的意识和行为的心理动机,似乎难以捉摸,也带有几分神秘感——人的心理和意识究竟是什么?是怎样产生的?心理学家们是怎样对它进行研究的?

要想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不得不了解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1)

虽然现在一说起心理学,很多人都会首先想起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等这些现代心理学的巨头,但心理学的历史并没有这么简单。

在心理学发展的历程中,不止有这几位大师出现,而是出现了一位又一位有着重大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们,将心理学研究不断向前推进,如繁星般点亮心理学的天空。心理学历史就是由这些关键人物构建而成的历史。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特邀讲师朱广思所著的《心理学简史100年》,以心理学发展历程中先后出现的那些起着重要影响和决定性作用的知名心理学家为线索,以简洁通俗生动的语言科普了心理学的萌芽、学科建立和发展历史,以及各种流派和理论,并将其梳理和总结为三次“心理学战争”,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心理学的前世今生。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2)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就是那个发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人)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很矛盾是吗?这就是心理学的复杂之处。

虽然学界将德国心理学家威廉·冯特于1879年建立心理学实验室这一事件确立为科学心理学的开端,但在此之前,心理学早已发展了上千年。所以说,如果按科学心理学建立和发展的时间来计算的话,它的历史的确很短暂,但它存在的过去却很漫长。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3)

如果要对心理学追根溯源的话,就要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人认为人的思想是由心产生。中国的《礼记》《孟子》《黄帝内经》等古人所著的书中都有提及心的问题,认为心脏控制着思维。

英语中的心理学一词也是来源于古希腊语的“灵魂”。当时哲学在古希腊兴起,探讨人的思想和灵魂,也成为了心理学的思想起源。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4)

德国是盛产哲学家的地方,对人的思想的研究有着优良传统和高度的关注,因此诞生了不少心理学大家,从身体疾病、生理反应、感知觉、脑神经等方面入手,对心理进行了各方面的研究。

早期人们偏向于哲学性的分析论述,无论是人的情感、知觉、意识都生发于哲学性的思考。直到冯特的出现,将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建立了以实验为研究基础的科学心理学。

从此,心理学这一独特的学科便进入了各个流派崛起、多种理论纷争的百家争鸣时期,作者将其总结为三次“心理学战争”,可见其激烈的状况。但科学发展正是在这种种争论、研究、论证、颠覆、再论证的过程中不断得到验证、扩展和充实,最终壮大起来。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5)

心理学自然是要研究人的意识和行为动机,虽然各个流派和心理学家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主要的关注点都集中在这几方面:意识和行为是如何产生的?人类有没有自由意志?生理和心理是如何相互影响的?究竟是意识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意识?

冯特的心理实验侧重于研究生理反应如何形成心理元素并对心理产生影响。“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虽然也有进行过生理心理学的研究,但是更注重哲学和精神层面,偏向于支持人类有自由意志,人的意识对心理有主要影响,提出了“意识流”概念。

及至后来创立了精神分析流派的弗洛伊德等人都坚持心因性观点,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心理原因导致,也就是人的意识问题。弗洛伊德对个体的潜意识、自我、性驱力、梦境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引领了学界潮流,精神分析流派也成为当时影响力广泛的重要学派。直到现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仍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6)

但到了20世纪初期,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了意识的作用,提出心理学不要研究感觉、思维之类“虚幻的东西”,而要研究行为这种可以观察到的机体反应。他进行一系列的生理实验研究,认为是外界的刺激而导致人的行为和心理出现反应。

华生曾经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小艾伯特实验”,通过强制的手段对婴儿小艾伯特进行刺激,导致他出现强烈的情感反应,对心理造成严重伤害。这个实验也因为有违人性而遭到批评。美国心理学会后来特意公布关于实验伦理的规定,严禁进行违反伦理的实验。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7)

心理学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进行数据收集和理论验证,因此必然会涉及到对人的观察研究,也不可避免会触及到伦理道德,陷入一种矛盾的境界。如果不拿人来做实验,得出的数据和结论是否准确?是否适合人类?如果用人来做实验,这些实验又是否会对人造成伤害?

所以有很多心理实验都是使用动物来进行。但这也一样会产生问题,引起动物保护组织的抗议。美国心理学家哈利·哈洛就曾因为使用恒河猴进行实验而遭到人们的谴责。

比如哈洛著名的“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的实验,让人们明白了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以及母爱对孩子的影响问题。当然,也是因为他的一些实验过于残忍,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才受到关注和批判。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8)

行为主义心理学“称霸”近半个世纪后,20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起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医疗科技的发展让心理学家们能通过科学技术对大脑进行监测研究,获得科学数据,也肯定了大脑意识的重要性。

由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大师创立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重点重新转向个体自身,强调了人的自我实现,追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否定人的自主性,因此成为抗衡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第三势力”。

看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近现代心理学历史以西方国家为主,但其实中国的心理学也在跟随西方而发展,并形成了本国特色学科。教育家蔡元培曾跟随冯特学习,回国后在北大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心理学史是一门怎样的学问(短暂却漫长的历史)(9)

作者在最后特别介绍了我国一位低调的心理学大家,中国心理测量与统计学先驱,同时也是京剧名家——郝德元。

郝先生可谓是“跨界大师”,曾出国留学并拿到文学硕士和教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进入北京师范学院(后改名为首都师范大学)担任心理学教授,又专于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还翻译过德国哲学著作,但他却是以“京剧研究家”的身份最为闻名。

郝先生学术成就斐然的一生正表明了人的心理和智力有着无穷的能量与潜力,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发掘,这也是心理学的历史与使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