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发现学生精神忧郁时你怎么办(随时随地能睡着)
上初二的小王同学以前朝气蓬勃、努力上进,是个体型标准的帅小伙,可是最近两年的他好像变了个人,上课总是打瞌睡、无精打采,也不爱和同学玩耍,原本优异的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随时随地都能睡着,有时候大笑或生气的时候还会跌倒。
“我也不想这样,可我控制不了”
小王同学的饭量并不大,可是一年来体重增加了20多公斤,体重严重超标,彻底变成了爱睡觉、不爱学习的小胖子。父母和学校老师都认为孩子叛逆、不听话,还从学霸变成了学渣。为此小王的父母被多次请到学校,而小王同学的委屈只有他自己知道:“我也不想上课睡觉,可是我控制不了,我现在都不敢高兴地大笑了,因为一笑就要摔倒。”
医生:这是发作性睡病,很常见 常误诊
这种痛苦小王独自忍受了两年,父母这才意识到孩子可能并不是叛逆,而是生病了。经过多番周折,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曾被诊断为癫痫、抽动症、情绪障碍等疾病,后来他们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西京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医生马上想到小王的疾病可能是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经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的多导睡眠监测及小睡试验,最终确诊小王为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患者。
“这不是一种罕见病,属于睡眠障碍性疾病,还比较常见,但误诊的特别多。”西京医院脑电监测中心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刘永红介绍说,如果遇到对这种疾病不熟悉的医生,根据孩子的症状,很容易误诊为癫痫、抽动症、情绪障碍、低血糖、心脏病、心理疾病等等,做CT、核磁共振、腰椎穿刺等各种检查,却找不到病因所在,以至于延误了治疗,这样的病例非常多。
刘永红说,该院每年大约能接诊到五六十例发作性睡病患者,以中小学生为多见,男性更易发。有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病例。
比如有一个六七岁的男孩,症状与小王同学有差异,白天并不是很嗜睡,主要症状是猝倒。越开心,越无力,常常大笑时就全身无力猝倒,也是跑了很多家医院,做了包括腰椎穿刺等各种检查,最后终于在西京医院找到了真正的病因。
此外,比如还有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得知真正的病因后,觉得好遗憾,当时高中上学的时候嗜睡,他都不知道自己是有病没有及时治疗,以至于后来高考成绩不理想。
“这是一种终身疾病,目前研究认为和基因相关,发现后及时服药,效果不错。”刘永红表示,吃药之后患者的嗜睡等症状会明显改善,不再是上课时候的瞌睡虫了。而且有的人长大后症状就消失了,也就不需要服药了,但也有成年后症状消失,老年又发作的病例,因此,只能针对个体病例再对症治疗,得了病也不要有太多思想压力。
不可抑制地想睡觉,
吃饭开车考试都能睡着,
环境越枯燥越易犯病
这些症状,你有吗?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性疾病,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或醒后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特点:表现为不可抑制,比如正常人在考试的时候很难打瞌睡,吃饭的时候也不可能睡觉,而这种患者随时随地就能睡觉,即使是开车、吃饭、上课、考试的时候,环境越枯燥越容易犯病。
其中,伴猝倒的发作性睡病主要表现为,清醒期突然发生的双侧骨骼肌肌张力下降,而意识相对保留。猝倒发作被认为是清醒期快速眼球运动期片段插入的表现,是发作性睡病最具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猝倒发作通常在过度嗜睡出现后1年内发生,罕见病例先出现猝倒发作,不伴有白天嗜睡的猝倒发作常被误诊为癫痫等其他发作性疾病。猝倒发作通常由大笑、高兴等积极的情绪诱发。负面情绪如愤怒、悲伤等也可能触发猝倒发作。猝倒可仅表现为局部骨骼肌无力,如眼睑下垂、伸舌、面部肌肉松弛,甚至仅为视力模糊(眼肌受累),也可影响到颈部、上肢和下肢,引起头下垂或后仰、上肢下垂、膝盖弯曲、身体前倾,甚至跌倒等。猝倒发作时间通常短暂,可以迅速得到完全恢复,猝倒发作频率从数月1次到每天数次不等,有时强烈的情感刺激可能引发持续的猝倒发作,严重时可持续数小时,称为猝倒持续状态。
■诊断:多导睡眠监测及多次小睡试验是诊断的重要手段,通过药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专家提醒,发作性睡病如果在行走、开车等状态下发作,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一旦出现白天不可控制的睡眠发作、偶有行走中猝倒、睡前幻觉等症状,要警惕发作性睡病,尽快到神经内科就诊,尽早明确诊断。
专家提示:小宝宝睡觉时摇头也是一种病
在睡眠障碍性疾病中,
婴幼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就是
孩子在睡觉时节律性身体摆动、摇头
这是:睡眠相关的节律性运动障碍。
刘永红说,睡眠相关的节律性运动障碍是指重复、刻板和节律性的大组肌群的运动,多发生在困倦和睡眠中,头部前后或左右节律性运动、身体前后摆动及身体扭转等复杂而固定模式的异常运动组成。这种疾病多发生于4岁以下,男孩居多,也容易误诊为癫痫等其他疾病,有的孩子摆动幅度大,以至于碰破头部受伤,因此强调婴幼儿睡眠时要有床头保护设施。这种病幼儿期发现后并不用吃药,对身体没有什么危害,有的孩子长大了症状就消失了,如果孩子有类似情况,需要尽早进行视频脑电监测以明确诊断,提供相应保护措施。
华商报记者 李琳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