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个孤独的灵魂(无处不在一个或是两个疯子的故事)

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个孤独的灵魂(无处不在一个或是两个疯子的故事)(1)

2018年海珠区作家协会年会上,有幸获赠一本王龙老师亲笔签名的大作《无处不在》,却一直不敢写一篇读后感。

中国的大作家,如莫言老师、张炜老师、格非老师、徐贵祥老师;外国的大作家如欧亨利、契诃夫、毛姆等等的作品,我都曾大放厥词,胡乱点评过,唯独王龙老师的作品我不敢写。一来,承蒙他的推荐,我才得以进广东省作家协会。他是我的贵人。二来,他是海珠区作家协会主席,是我直接的领导。惹他生气,直接开除我,咋办?三来,他说他敢养老虎打老虎。哎,想想就害怕。

最近,我觉得短篇小说会火。直接原因是,短视频特别火,而其题材近乎枯竭。现在刷抖音,一个好笑的梗,成千上万个人拍。要是拍抖音的人从短篇小说中寻找灵感,那可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

于是,我开始看短篇小说,写短篇小说,不过,投稿都如泥牛入海,没了消息。想起王龙老师讲起他当年在城中村内潜心读书十年的事,我也觉得需要看书了。我以前读的书,大多是企业管理、营销、计算机之类的,小说读得少,而且,都是在看热闹,根本看不见门道。

所以,我决定,再看一次热闹,认真读完1000本小说,至少写1000篇读后感,并把这些读后感发布在我个人的公众号上。

有人说,成功的秘诀是要做自己最不敢做的事情。既然我最不敢做的事情是为王龙老师的作品写读后感,那就写一篇吧。

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个孤独的灵魂(无处不在一个或是两个疯子的故事)(2)

内容概要

中年作家、四十二岁的老男人何志良离婚后不久,就认识一位二十多岁的漂亮女子玉维娅,第一次相识后不到三个小时就受邀来到她租住的房子里,一顿干柴烈火。

打那以后,何志良发现有两个人一直在跟踪他。一位是三十多岁的男子;一位是二十多岁的女子。他被这两个人尾随跟梢时,甩也甩不掉,撵又撵不上,无计可施。

玉维娅终日在外奔波卖保险,何志良宅在家里当家庭主男,顺便写作,老牛啃嫩草的小日子过得非常融洽。甚至于有一天,玉维娅的父亲驾临本市。何志良奉命接机后,将准岳父直接带到中国大酒店住下来,一连几天,陪他下中国象棋。那两位跟梢的人,不时地变换身份、服装,在何志良面前晃来晃去。

何志良怀疑,指使人前来跟梢的,要么是前妻骆秋艳,要么是现在的女友玉维娅。打电话责问前妻,被拉黑;当面问现在的女友,得到的是模棱两可的回答。何志良租了一个地方,要做工作室,命名为朝阳阁。

工作室装修完毕,落成那天,搞了一个招待酒会,来了三十桌客人。前妻骆秋艳居然也来了,还向他要五百万青春损失费。他没钱。朝阳阁的装修费是玉维娅付的。骆秋艳生气了,拿起羊角锤,爬上人字梯,把大吊灯砸了。同时,十几名手持凶器的黑衣人闯进来,现场一片混乱。

有人给何志良迎面一拳。等他再次睁开眼,他在一间医院的病房内醒来。女医生说,我就是玉维娅,我是医生,不是你女朋友。显然,刚才的那些都是何志良幻想出来的。

何志良被注射镇定药物后,睡着了。玉维娅关掉病房的灯。走出没多远,一扭头,发现何志良病房的灯又亮起来。她跑过去,看见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和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正在摆弄何志良。玉维娅大吼一声,冲进去。灯光瞬间熄灭,何志良的病房内又恢复了黑暗与宁静。

问题来了,谁才是疯子呢?

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个孤独的灵魂(无处不在一个或是两个疯子的故事)(3)

读后感想

层状分裂

我想,你应该看过《你好,疯子》这部非常非常非常精彩的、关于神经病的电影。七个人被关在一栋房子里,每天只送一份给疯子的药。至于谁是疯子,由这七个人来选。于是,他们相互猜疑,被逼良为疯。最后,谜底揭开,七个人都是一个疯子幻想出来的,她是精神分裂症。

如果说《你好,疯子》中那位疯子的精神分裂是线性分裂,那么,王龙老师的《无处不在》描写的精神分裂则是层状分裂,是俄罗斯套娃型的嵌套分裂。

第一层分裂的主体是何志良。

第二层分裂的主体是玉维娅。

第三层分裂的主体是读者。

因为,读者最后看到房间里一片漆黑。其实,房间里原本就是一片漆黑。所谓的何志良、玉维娅,都是读者在王龙老师的文字的启发下,生生幻想出来的。《你好,疯子》是逼良为疯,王龙老师的《无处不在》就是逼读者为疯。

这个效果,有点美国著名导演希区柯克(Alfred Hitchcock )电影的风格,让人猝不及防,我喜欢。

一个悲伤的故事两个孤独的灵魂(无处不在一个或是两个疯子的故事)(4)

标点符号

王龙老师的作品里,看不到界定人物对话的双引号。我敢肯定,这是出版社的诡计。出版社按照作品的字数付稿酬。不写引号的话,可以省去很多钱。不信,你看莫言老师的《蛙》里没有;李佩甫老师的《生命册》里没有;周大新老师的《湖光山色》里也没有。他们肯定是太贵了。出版社本着节约的原则,删除了所有的引号。能省一分是一分,能省一块是一块。幸好,其他的标点得以保留,否则,小说就没法读了。

不过,没有了引号,少了些许点缀,文本似乎显得更加整洁,文字的力量更加突出。就像天生丽质的美人,不施粉黛,也能倾国倾城;而那些长相很勉强的,任凭多少嘴唇上的血红,脸蛋上的惨白,眉线上的墨黑,都无法救场。

标点很重要,又让我想到上大学时看到的一部长篇小说《手心手背》。里面说有一个人到某部委工作,每次写报告都由他来起草,完稿后,交给科长。科长将报告中所有的逗号改为句号,所有的句号改为逗号,上交给处长。处长将报告中所有的句号改为逗号,所有的逗号改为句号,就定稿了,呈送给上级部门。

有了这些认识,我觉得我从王龙老师的作品中,学习到许多有用的知识,还能举一反三。

不过,王龙老师似乎特别喜欢抽烟,签名的时候还在抽。送给我的那本书,封面被烟头烧了一个很大很大的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