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08年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关于2008年4万亿的思考)

至今,很多学者还有许多有些财经知识的大众,提起2008年的4万亿救市计划,都基本上众口一词地说:“做错了”。应该借助那个机会转型升级,不至于后来大力进行费力难讨好的“三去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站在某些思维的角度看,似乎那个“三去一补”都是2008年那个4万亿的结果。

其实,从今天的角度看,正是2008年的那个4万亿,才有了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更加坚实的基础:交通基础设施、通讯架构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产能过剩出海铺就的“一带一路”、产业转型升级的高技术发展、振兴乡村为主导的美丽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哪一项不是铺就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说08年错过了发展的机会(关于2008年4万亿的思考)(1)

看看那个4万亿的投向,就能够明白这是一个正确的决定。绝对不应该以发展中的问题来否定更加长远的发展思考。果断有力的刺激方案使中国率先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在之后的经济复苏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追赶进程大幅加速。中国的货币投放似乎量最大,但有着力点的财政政策才是货币政策发挥正向作用的根本保障,而不是只考虑货币宽松而趋向投机性产业造成经济发展泡沫。

2008年的4万亿主要投向:

1.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0%;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9%;

3.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38%;

4.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4%;

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5%;

6.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9%;

7.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25%;

8.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9.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10.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在4万亿元投资中,新增中央投资共118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29.5%,主要来自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政府性基金、中央财政其他公共投资,以及中央财政灾后恢复重建基金;其他投资28200亿元,占总投资规模的70.5%,主要来自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代发地方政府债券、政策性贷款、企业(公司)债券和中期票据、银行贷款以及吸引民间投资等。

通过这些救市措施,我们看到3个月后建筑建设等行业开始复苏,6-9个月后机械设备等行业开始复苏,9-12月后钢铁水泥等行业开始复苏,18-24个月后煤炭石油等行业开始复苏。

各行业的复苏意味着经济复苏,那经济复苏意味着什么?经济复苏意味着劳动者有活干,有活干就意味着有收入,有了收入才能够有消费,才能够使得投资生产得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迈入了正常的循环轨道。

我们也看到占比最高的是“铁公机”38%,它直接带动的是钢铁和水泥、机械和设备等行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着千千万万收入处于社会较低层次的农民工的收入,这是构成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这也是今天中国高铁远远领先全球的根本。

来自于4万亿的各项支出,都是关系民生和国家长远发展规划的,纵然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产能过剩、能耗过高、杠杆过高的情况,但也造就了今天中国基础设施更加稳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更加向好、投资出海更加有序的局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