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

引子

宋朝是中国一个特殊的年代,也是中华文化最璀璨的时代,文人墨客层出不穷,涌现出了唐宋八大家之中的苏东坡等人物。但是自我文人相轻,庄子说,人心是恶的。这世上看不得人好的人太多。苏东坡因风骨,引来了“乌台诗案”,更是差点因此而归于极乐世界,幸好宋朝天子后来网开一面,但是苏东坡被贬的更远,而苏东坡最内疚的就是自己连累了好友王巩,王巩因为乌台诗案无辜受牵连,最后被贬到当时的宋朝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1)

01

王巩是谁?

当时的广西和今天广西,那是差别很大,宋朝时候的广西尚且许多地方没开发,虽然山水秀美,但是路途不通,更是有瘴气。连绵的阴雨天气也让许多中原人文人住的非常不爽,在苏东坡寄给王巩的一首诗中,寄托自己的内疚之情

《次韵和王巩六首》

欲结千年实,先摧二月花。

故教穷到骨,要使寿无涯。

久已逃天网,何而服日华。

宾州在何处?为子上栖霞。

还曾经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面对困难的处境也需要乐观,其实苏东坡对着这个铁杆朋友,是非常内疚的,一直以来都和他书信不断。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2)

王巩为了安慰苏东坡也回信告诉他,自己在修行炼丹,这里广西的丹沙不错,要不给你寄点,虽然当时没有微信,但是两人毕竟都当朝官员,许多信件还是可以通过官驿投出去,在频繁的书信来往中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深。

相对于不断流浪被越贬越远的苏东坡,他倒是一步到位,基本到了最远的地方没怎么动过,后来又有机会回去都城。

在被贬的几年随着苏东坡的作品越来越多,他也开始发奋图强,在有生之年他的著书不断,涉及到诗词和地方志,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他著有《随手杂录》、《甲申杂记》、《闻见近录》、《王定国诗集》、《王定国文集》、《清虚杂著补阙》等书,还为当时居住的宾州,收集和整理了一部《宾州志》。

据说脍炙人口名篇《寄桂州张谏议和永叔》就是他在宾州有感而发的作品,但到底是梅老的还是他的,就真需要考证了。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3)

02

奇葩的记载

前面啰嗦了那么多,现在说说正题,就是王巩曾经记载了一个当时的见闻,出自他整理的《甲申杂记》之中,书中提到的这个见闻非常简短,就那么几十个字,但是内容却让人看了感觉很尴尬,原文内容如下

崇宁元年六月,西京民家猪生二男、一女、一猪。

大家如果不信,可以自己去找这本古籍看看,网上都有的内容,喷子看完了再喷也不迟。

我看到了这段,我也觉得非常奇怪,就去网络查了一下,发现类似的新闻在清朝和最近外国都有过传言。最近有类似说法的,是云南那边的一个传言,不过在没有科学的解释情况下,这些根本可以看作是谣言。

因为我们现在科学知道,在医学角度上看,DNA和基因的的不同,跨物种想生育出来,是完全不可能的,而现在科学和网络,视频的发达,更让以前这些见闻无所遁形。

那么为何作为文豪的王巩,还是记录了这一件不靠谱的事呢?难道他不知道这是子虚乌有的创作的故事吗?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4)

03

探究真相

对于王巩为何记载这个奇事,或许有三种可能,

第一种,出于真实的记载事件,在他看来这事是真的,还很神奇,就记载下来了。

第二种,出于半信半疑,但是觉得好玩,好奇就记载了下来,权当聊斋

第三种,以事寓意,暗讽一些人和事。

宋朝人很喜欢写笔记小说,当然大家因为收集资料,都无法和现在一样可以上网,许多资料的来源,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找古代典籍对照,有些是自己听来的故事或者亲身经历。

不过大部分亲身经历很少,听回来的比较多,特别是宋朝已经有了小报这种媒介,当日常去茶馆听新闻和评说,已经是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

而远在宾州的王巩估计是也有这个习惯,所以他到处收集了许多资料,抽丝剥茧的记录了一些奇闻怪谈。但是作为一个文豪,还有一个有抱负的文人墨客,他的心都是向人民和百姓的,特别是经过乌台诗案后,他更看透了朝堂之事,所以假借修真而脱俗。

可以说他记录此事,是预言还是暗讽。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5)

04

预言还是暗讽?

首先我们再次重温一下,崇宁元年六月,西京民家猪生二男、一女、一猪。这句话,里面信息是北宋的崇宁元年六月,在当时宋朝的西京有一户农民家里的猪生了二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最后还有一头小猪。

科普一下,北宋有四京,就是开封府的“东京”,河南洛阳的西京,河南商丘的南京,最后是河北大名的“北京”,这个地理划分和现在的不同,大家千万要记住,这是北宋时候的四京。

崇宁元年,是北宋徽宗的年号。

这样结合一下,翻译出来也就是在。

宋徽宗公元1102年在北宋的洛阳的一户农家,一头猪的奇闻。

那么到底这是是不是真的呢?

说真我找到了其他文献倒是真没有相关记载,那么有可能这是就是杜撰的,或者他是听人道听途说记录上去的,反正压根不会有这种事发生,说真的你也不信,但是如果你当预言看,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6)

北宋的结局大家都清楚,宋徽宗后发生了靖康之耻,而猪生了两个男孩,倒是和宋徽宗两父子很类似,而一女和宋徽宗太后的遭遇也很像。

当然如果这样对比看上去有点瞎掰的成分,随意看来更多的一种暗讽。

讽刺的是谁呢?

个人观点,按他个人的经历,可以看出对他和苏东坡打击最大的,还是乌台诗案的那几个人,从人性角度去分析,他虽然无奈,也胸怀广阔为国为民,但是一个人眼见好友如此,多少都会有点看法有点自己的想法,简单的说就是“有情绪”,而他有怕再次面临一次乌台诗案,最后的吐槽方法就是用这种奇闻异事来写一点自己开心的事,

但是在1102年,他又面临了一次人生之难,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王巩被“送吏部,与合入差遣”。秋,“按事永安县”。九月己亥(十七日),朝廷大兴DANG祸,

崇宁元年(1102年)四月,由于童贯的极力推荐,加上蔡京进退有道,投徽宗之所好,因此得到赏识。这一年闰六月,曾布罢相,随后蔡京为相,长达四年。蔡京采用了多种手法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打击异己,掀起声势浩大的;迎合徽宗继父兄之志,进行变法;倡“丰亨豫大”之说,助徽宗享乐;开展对西夏的之战,收复湟、鄯等地,显示政绩

看到相同的年份,对比后来靖康之耻,或者大家应该清楚,一位忧国忧民的文豪,更是暗讽童贯和蔡京之流,因为正是他们让北宋走向了没落,最后被金人所没灭。

不过这些或者是猜测而已,也有可能是真实发生过,毕竟世界那么大,也有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

北宋奇人异士(宋朝文豪王巩记载)(7)

05

让苏东坡惊讶,王巩为何活的那么励志,原来和爱情有关

据说王巩被贬后,只剩下一个叫宇文文柔奴的女子陪着他去了宾州,而正是这一位蕙质兰心女子。和他在宾州生活数年。面对这宾州艰苦的环境,他们两人相依为乐,每天都会泼墨吟诗,访古问道,而每到王不开心的时候,柔奴就会用歌声温柔慰藉,催促奋发。

他得到了北归的机会,见他精神焕发身体和性情更为豁达,就觉得非常的奇怪了,看看自己怎么没有他的心态呢,就问:“定国坐坡累谪宾州,瘴烟窟里五年,面如红玉。”

王巩不说,只是叫柔奴为苏轼唱了一首歌,唱完之后。王巩告诉苏轼,这几年来多亏她陪伴自己,在宾州度过许多的岁月。

苏东坡就问柔奴:“岭南应是不好?”

柔奴回答一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东坡为之一叹,以《定风波》相送:

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后来这个典故成为了许多爱情故事的题材,他们的唯美爱情更得到了世人感叹。

王巩是幸运的因为成为了苏东坡的知己好友,仕途上的不顺造就了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在上天给的磨炼中,他更是收获良多,除了爱情还有友情,而这些才是人最珍贵之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