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

中国一切神话、传说和文明源头的秘密。

1.上古神话完整历史体系:记载了从盘古氏、有巢氏的人类起始,经伏羲氏、女娲氏、炎帝、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直至夏朝建立的神话历史,脉络清晰,形成唯一贯穿上古神话浩瀚世界的完整体系。

2.上古神话大事件、知识点全收录:全书包括上古礼仪、姻亲、秩序的确立,黄河发源的千古地貌奇想,唐尧、虞舜、夏禹的兴亡历程,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的壮举,相柳、三苗之祸乱,共工怒触不周山、黄帝大战蚩尤等上古战役……堪称“上古神话的百科全书”。

3.神祇仙官、秘境仙阙、异兽精怪大全集:关于281位神祇仙官、632处秘境仙阙、211种精怪异兽、四方风俗、山川地理的描绘皆精彩鲜活,兼具《山海经》的包罗万象与《镜花缘》的探秘寻踪。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2)

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 南怀瑾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3)

永平十六年,汉明帝出兵匈奴,欲再通西域。班超受命,网罗能人异士随军同行。

在伊吾与大军兵分两路,三十六人向南伐交伐谋。勇斗鄯善、智取精绝、扶正疏勒王统……

风云变幻,险象丛生。耿恭与两百将士被匈奴三万铁骑围困金蒲,粮尽后煮食铠弩筋革,饮雪水,着褛衣,只坚信援兵会至……

雪山外有贵霜战象,大漠里有隼王哨岗,丝绸路上唱响别样驼铃。

2018年最值得期待的历史奇幻大作重磅来袭。

亲王马伯庸强势安利!作者在虚构想象中激活传奇人物,再现东汉期间西域征途中的超燃故事。

三十六人抚定西域五十五国,史上最佳外交官班超封侯万里。

于阗女巫、莎车铁骑、大漠鹰隼,丝绸路上唱响别样驼铃。

天选少女,绝美胡姬,弑神少年,江湖浪子,战场豪杰,三十六骑高飞万里,纵横西域。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4)

唐朝是一个令后人无比向往的伟大朝代,但它近300年错综复杂的历史,也让人望而却步——正史《唐书》《资治通鉴》不但卷帙浩繁,读起来也晦涩难懂;小说《隋唐演义》虽然通俗易懂,但大量人物情节纯属虚构。

知名畅销书作家王觉仁,凭借深厚的唐史功底,以幽默生动的文笔,创作出比《唐书》通俗,比《资治通鉴》有趣,比《隋唐演义》靠谱的《大唐兴亡三百年》,已成为多数读者了解唐朝历史的选择。

翻开本书,领略让你全程上瘾的300年大唐全史。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5)

《汉武大帝》以刘彻的幼年开篇,通过风险继位,掌握大权;用贤变法,尊王攘夷;大战匈奴,出使西域;巫蛊为乱,罪己示民等重大事件,围绕和与战、治与乱、忠与叛、生与死、得与失、情与恨的矛盾,向读者全景式地展现了汉武帝纵横跌宕的一生和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

其间宫廷的明争暗斗,大汉帝国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壮观气象。“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抵御外族入侵,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壮烈激越的将士情怀,雄视天下的盛世风华,都将在这部作品中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6)

本书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的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他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之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7)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

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

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

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率文吏弱卒,荡平了江西数十年巨寇。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以几封书信,一场火攻,三十五天内平定了宁王之乱。

凭借知行合一的强大力量,王阳明从根本上扫清了困扰明政府多年的广西部族匪患。

本书通过讲述王阳明的辉煌传奇,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无边威力。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8)

武则天82年的人生,前31年,她卷入权斗漩涡,为活命从宫女杀到了皇后的宝座;后51年,她掀起腥风血雨,用女皇的龙袍确保了自己的安全。

3岁,她是商人之女,被术士袁天罡相面后惊为“天下之主”;25岁,她入宫十年,从太宗的病榻上了太子的床榻;27岁,她身陷尼寺,却成功地与新皇藕断丝连;31岁,她放手一搏,赢了你死我活的皇后争夺战;36岁,她代高宗掌政,不知不觉地将权力转入自己手中;59岁,她独揽朝政,一手翦除皇族集团,一手培植新贵势力;67岁,她应百官之请登基称帝,开始了14年空前绝后的女皇时代;82岁,她退位禅让,被政敌尊为“则天大圣皇帝”, 治国开启盛唐序幕,身后留下无字丰碑。

武则天的82年人生,每一天都走在生死边缘,而她赢得了每一次决斗。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9)

本册主要记叙李鸿章为保卫上海,千里运兵赴沪;在上海三战三捷,出任江苏巡抚;创办近代军工企业,以洋枪洋炮装备淮军,收复江苏失地,封肃毅伯、太子少保。后因曾国藩剿捻无功,李鸿章代师平定捻军,晋升协办大学士。由此,淮军崛起。

李鸿章通过镇压内乱而平步青云,勇于任事、不惧困苦、不畏人言、坚持已见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用人不究细故,只重其长,不重其德,使他帐下很快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和通达实用人才,但这也埋下了文官多贪墨之辈、武将多怕死之徒的隐患。

本书是迄今为止写李鸿章最好的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0)

"两晋(十六国)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也是思想最解放、个性最张扬的美学高峰期;同时,它又是中国古代一个伟大的英雄时代。

在这迷乱狂欢的三百年间,司马氏灭蜀吴一统天下,“八王之乱”血雨腥风,刘裕开国气吞万里……充斥着刀与火的杀伐,泪与血的呻吟,奸谋的肆行与忠义的沦丧。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竹林七贤刘伶醉酒、阮籍傲歌、嵇康抚琴、王衍清谈,名士风流。鲜卑子,汉家儿,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玄言味永,飞鸿荡天,真个是精彩绝伦!各路英雄、豪杰、骚客、奸雄、懦夫、贤媛轮番登场,共同上演了人性化的、非戏剧而恰恰又是最戏剧化的出出“大戏”。五彩缤纷、眼花缭乱之际,那些英雄们的传奇瞬间,不由得令人拍案叫绝,扼腕叹息……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1)

《张居正》(全四卷)为第六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围绕张居正与首辅高拱这两位权臣之间的政治斗争,展示宫廷内外各种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艺术再现了张居正、高拱、冯保、李贵妃等一批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展示出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及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本书是篇幅巨大的历史小说,通过对典型环境的生动再现,历史氛围的精心营造,小说既弥漫着一种典雅古朴的气韵,又给人晓畅通达,引人入胜的阅读愉悦。是历史小说爱好者的不二之选。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2)

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大秦帝国》这部鸿篇巨著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历程。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方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励、强势生存的精神,充满着来自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英雄风骨与本色灵魂。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3)

《曾国藩》是唐浩明先生精心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小说以真实历史为依据,叙述了曾国藩从湘军起兵到战胜太平天国,再到位极人臣的过程。本书是唐浩明先生对《曾国藩》小说的全新修订,对于书里书外涉及的人物关系、官场制度、社会风俗等方面,唐浩明先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解析。借助数字化技术升级,通过视频讲解,更详尽地还原了与曾国藩相关的历史事件。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4)

本书描写了鲜为人知的清廷生活,却又不拘囿于那小小的紫禁城。阿哥党争,杀机隐隐,龙庭易主,雍正险胜,紫禁城新桃换旧符。但树欲静而风未止,皇城内外,大江南北,仍杀机四伏。沧海横流,正试帝王才干。雍正依靠方苞等股肱重臣,整肃史治,擢用新人田文镜、刘墨林等,不顾安危,巡视黄河防务,体恤民心。借青海大捷之利,雕弓轻舒,粉碎八爷党和十四弟政变阴谋,圈禁隆科多,刺杀年羹尧。但八爷党余威未尽,王府密议,欲借铁帽子王逼雍正逊位;乾清宫内,唇枪舌战,风浪迭起。

作者把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与现代意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描写了紫禁城内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而且展示了各地官吏之间的倾轧和无情争斗,以及文人命运的莫测和不幸。宫闱秘闻,市井风情,科举应试,秦楼酒肆,在作者的笔下均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十大长篇历史小说书(书单16部长篇历史文集)(15)

《国史大纲》著于抗日战争时期,钱穆先生当时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在战火纷飞中随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辗转大半个中国。在云南昆明,钱穆开始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中国通史的考证与写作之上。当时生活的窘困、物资的紧缺以及内忧外患的状况都使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了全书始末。钱穆指出,研究中国历史的第一要务,在于能在国家民族内部自身求得其独特精神之所在。他希望作为抗战中流的精英分子能够从这样一部张扬士之人力的史纲里汲取力量前行。

《国史大纲》出版之后,即被列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教育部大学用书,风行全国。它是在民族危亡时期,用以唤醒国魂、御敌救国的佳作,表达了炎黄子孙对祖国的深厚之爱情。

钱穆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其所著《国史大纲》是一部简要的中国通史,因用大学教科书体例写成,不得不力求简要,仅举大纲,删其琐节。内容包括自上古三代以迄二十世纪中叶之中国历史的演变发展,尤其是经济与社会、政治制度、学术思想的状况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力求通贯,便于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上治乱盛衰的原因和国家民族生命精神之根据。本书代表了他对中国通史的研究成果,与其专题史研究相得益彰、相互发明。通过本书,我们可以了解钱穆先生所提倡的史心与史识、智慧与功力之互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