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无缘了(被逼入了绝路却意外成神)

相传,杜康是黄帝手下的一名官员,专门负责收割庄稼这件事。有几年,庄稼连续获得大丰收,国家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古时候没有专门存放粮食的仓库,收割回来的粮食都被堆积在山洞里。山洞里有潮气,时间久了,粮食就发霉,不能吃了。

白白失去了好多粮食,黄帝当然生气啦。他一怒之下把杜康贬为看管粮食的小官,还警告他,“要是再让粮食发霉,我非砍掉你的脑袋不可!”

杜康可不想被砍头,只好唉声叹气地想办法:怎样才能让新鲜的粮食保存得更久一些呢?

有一天,杜康和同伴们发现了一片空地。那里只有几棵枯死的古树,树枝掉光了,只剩下干巴巴的粗树干,树干里面早就空了,露出好多大洞。

杜康盯着那几棵枯树,忽然有了主意:“要是把粮食藏在干枯的树洞里,不就不用担心发霉了吗?”

于是,杜康和同伴们走入树林里,专门找那种枯死的大树,把它们掏空又固定好。等到秋收的时候,杜康就叫人把粮食直接灌进树洞里。

可两年后,藏在树洞里的粮食又给杜康惹出了大祸。

在检查那些“树洞”时,杜康发现了一件怪事儿——好多动物都在树洞下昏睡过去,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杜康只好绕着那几棵树仔细观察。离树越近,就越能闻到一种奇异的香味;再走近一些,才发现大事不好了!

封好的树洞漏缝了,正往外滴水呢!杜康以为自己眼花了,又往前凑了凑,那种特殊的香味竟扑鼻而来。“会不会是喝了这种水才昏睡过去的呢?”

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无缘了(被逼入了绝路却意外成神)(1)

杜康壮着胆子舔了一下,竟是辣的。过了一会儿,没毒,还挺好喝,他忍不住多喝了几口。很快,杜康觉得头脑发昏,身体变得轻软无力,只想躺在地上,然后就没了知觉。

醒来后,杜康回想刚才发生的事儿,还是觉得想不通,便拿出随身带着的葫芦来到树洞下,接了一葫芦的水,走出了树林。

杜康一路忐忑地往回走,一会觉得这事很奇怪,一会又觉得害怕,看来自己是逃不过杀头之罪了。要是按照现代人的理解,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树洞里的粮食经过两年的风吹日晒,发酵成液体了!不过古人不懂呀!

“哎!要杀要剐,我也不怕了,不过总得弄个明白!”想到这儿,杜康大义凛然地来到黄帝面前。他先讲了一通奇遇,又把那一葫芦水献了上去。黄帝尝过那种好喝的水以后,又叫来了众臣,共同品尝。大臣们喝过以后,都夸这水好喝,肯定是粮食里的精华元气,是老天赐给大伙的。

至于这种水的名字,还是仓颉取的呢,就是“酒”。

不过黄帝马上又给杜康出了一个难题,“咱们能不能自己酿酒啊?那样我们想喝就能喝了!”

最初,杜康想着找几个陶罐,把粮食装进去密封好,然后拿到太阳底下晒,看看能不能出酒。

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无缘了(被逼入了绝路却意外成神)(2)

过一阵子,真的酿出酒来了。可味道却又酸又涩。杜康冥思苦想,却也没什么头绪。直到有一天夜里,杜康梦到了一个白胡子老人。老人告诉他,附近的山林里藏着一个泉眼,你要找到它,另外还得找到三个不同的人,向他们各求一滴血,然后将三滴血同时滴入泉眼中心,再取一碗泉水,倒入酿酒的陶罐里,就能得到好酒了。

第二天,杜康果然找到了那个泉眼;随后,他就开始找三个不同的人。巧的是,他真的在一天之内求来了三滴来自三个不同人体内的血。这三个人分别是诗人、武士以及一个疯子。

掺了泉水的陶罐又出酒了,而味道也跟大自然里发现的酒的味道一样,酒总算酿成了。因为里面混入了三种人的血,所以,人们在喝酒时也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这三种人的影子;刚喝的时候,个个文明有礼,像个诗人;再喝多一些,话也多了,也不讲礼数了,就像武士一样大口猛灌;等到喝醉以后,更是癫狂,像个疯子一样毫无形象。

当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就无缘了(被逼入了绝路却意外成神)(3)

杜康的故事告诉我们,天无绝人之路。常言道,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认真想办法,那就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击倒我们。朋友们,你们说对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