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横店做演员的真实生活(我在横店做直播未遂)
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最近很冷。作为我国首个国家级影视产业实验区,同时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实景影视拍摄基地,横店这个被誉为“中国好莱坞”的小镇,由于种种原因,此前就已身处“寒冬”。在横店,人们把活跃于此的群众演员称作“横漂”。横店到底有多少“横漂”,未有确切数字。一个被广泛援引的民间统计是,在户籍人口不足10万的横店镇,“横漂”数量高达20万。他们来自天南地北,是影视剧中不具名的路人甲、乙、丙、丁。相比小鲜肉、大明星或是老戏骨,他们在银幕上存在感很低,却是横店这条巨大影视流水线上不可或缺的螺丝钉。没人比“横漂”们更能体会笼罩在横店的寒意。他们过得还好吗?
横店一度停摆
“漂”在横店,总要有个落脚的地方。当地人将闲置的房屋装修分隔,以每月50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出租给“横漂”,于是便有了“横漂村”。位于横店镇中心的雅堂小区常住户籍人口608,实际居住者超过3000人,是横店形成最早、规模最大的“横漂村”之一,号称“横店群演第一村”。用社区党支部书记金新伦的话说,雅堂小区出名就出名在“横漂”多。
雅塘小区内,酒店和便利店冠以“横漂”二字。于量 摄
在横店,群众演员大致被分为4种:群演、前景、特约、特型。群演无须解释,而所谓前景则可视作群演的进阶,他们形象较佳,因此相比普通群演在镜头中出现的时间会多上几秒钟;特约演员更“高级”,除了有更多的露脸机会,还能念上几句台词;至于特型,则指老人、壮汉等特定形象的扮演者。“横漂”群体中,充当“人肉背景”的普通群演占了绝大多数。在一部影视作品的摄制过程中,他们的工作就是穿上戏服在摄像机镜头前“路过”,这也被“横漂”们戏称为“逛街”。然而,这种看似简单而又乏味的工作相当耗时费力。每天凌晨出发,群演们在片场一待往往就是一整天。与之相对应的,是群演微薄的收入:2020年9月,横店影视城演员工会将群演的收费标准调整为每10小时120元,在此之前仅为100元。去年疫情暴发,让“横漂”们的工作一度停滞。金新伦回忆:“去年初,整个横店都停下来了,没有剧组开机,每天连这100元钱都没地方赚。”2020年1月27日,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横店影视城发布通知,叫停剧组拍摄。通知下发后,当时横店影视城内的20个在拍剧组、11个筹备剧组全部停工。直至2月10日,横店有关部门发布复工指导意见,宣布横店影视城自2月13日起逐步复工。然而首批获准复工的仅限春节期间滞留横店的剧组,后续复工则按照“能少则少、能近则近”的原则开展。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雅堂小区实施封闭管理,出入都要凭证。经过摸排梳理,金新伦发现有1231个“横漂”留在了小区里。横店停摆,这些人没戏拍就没有收入,被迫转行。疫情期间,横店新注册外卖骑手人数创下历史最高,其中超七成来自群演队伍。“做服务员的,送快递、送外卖的,甚至还有去工地当小工的,做什么的都有。”在金新伦看来,能够转行已是幸事。横店因影视而兴,剧组不开工,整个横店也随之陷入停滞,工作并不好找。
服务广大“横漂”的演员服务部就在雅塘小区附近。于量 摄
去年2月,部分剧组率先复工,小区里有位本地住户兼职为剧组当司机。某日送完饭,这位热心肠的居民发现剧组预订的盒饭比实际所需多出不少,便将剩余的盒饭拉了回来,在小区里的“横漂广场”上免费发放。当时的场景,金新伦至今记忆犹新:“有人刚拿到盒饭,当场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我们只能不断提醒戴好口罩、注意社交距离,尽量把饭带回去吃。”
横漂广场附近的停车场上,一群等待跑戏的群众演员正在等待剧组大巴的到来。于量 摄
“就地转型”做直播
2020年6月1日,雅堂小区发布《关于打造淘宝直播横店第一村的通知》。金新伦的想法很简单,他希望给“横漂”们找点副业,贴补一下生活。他认为,从群演到主播的“就地转型”应该并不困难——同样是表演,无非是把摄像机镜头换成手机镜头。相比普通人,毕竟“横漂”们长期泡在片场,耳濡目染之下,无论表演还是剧本编排都更为专业。更何况,直播兴起后,已有不少“横漂”在日常跑戏之余试水直播和短视频。通过记录横店各种片场花絮,有人还真成了坐拥几十、上百万粉丝的小网红。当然,金新伦也有私心。按照他的构想,在引导“横漂”完成向主播的全面转型后,雅堂小区将成为横店的电商直播基地。起初,金新伦信心满满。早在几年前,就陆续有大小直播平台上门找他谈合作。如今雅堂小区主动转型,一切理当水到渠成。通知下发次日,雅堂小区的“横漂广场”上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招聘会,一家网红孵化与营销平台机构在现场放出了大量主播和直播运营岗位,等待“横漂”们递送简历,广场上的大屏幕上打出了这样的口号:淘宝直播,“横漂村”全村的希望。那次招聘会,主办方确实收到了不少简历,但金新伦事后了解,真正投身直播中的“横漂”屈指可数,电商直播在雅堂小区也始终未成气候。“现在回过头看,当时的想法有点太理想化了。”金新伦发现,虽然确实有“横漂”通过直播赚到了钱,但这种通过粉丝打赏获得收益的方式与电商直播完全是两码事。直播之于“横漂”,更像是一种闲暇时自娱自乐的消遣,对于如何带货,他们完全是门外汉。
横店最热闹的万盛街上,两位“横漂”身着戏服在一家银行门前进行直播。于量 摄
现在到底有戏吗?
熬到去年5月,一度按下暂停键的影视行业重新动了起来。随着剧组陆续回到横店,“横漂”们也回到了每日跑戏的熟悉生活中。进入夏天后,雅堂小区再次出现了无房可租的情况。一份调查显示,去年1至6月,全国累计有93部电视剧开机,其中4至6月开机72部。新开机的剧集中,热度较高的《斛珠夫人》《镜双城》《皓衣行》等古装剧,无一例外都在横店拍摄。去年7月中旬的数据显示,横店有在拍剧组48个、在筹备剧组63个,数量较2019年同期不降反升。“开机潮”甚至一度引发横店当地的用工荒。横店影视城演员工会于9月提高群演费用标准,也与演员需求的猛增有关。雅堂小区“横漂广场”附近的停车场是当地旅游公交线的车站,同时也是进驻横店的各大剧组默认的群演集合点之一。每天凌晨,“横漂”们在这里登上大巴车赶赴片场,入夜时分回到此处,各自散去。在这里,记者遇到了人高马大的年轻人小武。纵使裹着厚重的羽绒服,在广场上等剧组大巴的小武仍要不时跺两下脚取暖,随身携带的迷彩图案折叠椅被随意丢在一边。这种可坐可躺的折叠椅,“横漂”几乎人手一个,堪称标配。在片场拍摄间隙,在折叠椅上短暂地歪上一小会儿,是“横漂”们唯一的休息方式。小武在横店“漂”了3年。去年春节前,他回了河北老家。去年6月,听说横店又有戏拍了,小武便辞去了在老家干了不到两个月的保安工作,毅然回到了横店。回想起来,老家保安的工作很轻松,每日200元工资还包食宿,强过在横店跑戏。但保安的工作和生活并不是他想要的:“每天闲着没事我就刷手机,看看横店恢复得怎么样了,还有没有戏可拍。”“横漂”都有演员梦,但重回横店后,小武很快发现,虽然每10小时工资从100元涨到了120元,但行业回暖有限:“大制作的戏少了,年底开拍的净是些网剧和网大(网络大电影)。投资小、拍摄周期短,演员也就这么几个,演特约和武替(武打替身)的机会比以前更少,只好每天接点‘逛街’的活。”回横店意义何在?小武点上了一支烟,“说白了也算是一种逃避吧。”他说,他明知成名的机会很小,但相比在老家按部就班的乏味生活,横店有太多的声色犬马与光怪陆离。这些让小武迷恋不已,“就算每天跑戏,也比在老家待一辈子强。”掐灭了烟,小武悻悻地说:“家里人说我就是懒,就是不想正经干活。我当然也知道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但是眼下,我还是想再‘漂’一会儿。万一能干出点什么名堂呢?”和记者聊到一半,一个穿着单薄夹克的男子走到了小武面前。显然,眼前来人低估了横店的严寒;而没有随身携带折叠椅,也足以证明他是个新来的。犹豫片刻,他略显突兀地插入了小武和记者的谈话:“我在边上听你们说半天了,我就想问:横店现在到底有戏吗?”“群演的活儿每天有,前景和特约要看机会。”小武的回答简单干脆,对方点点头,缩着脖子离开了。“你看,还是有人想来拍戏。”小武说。
入夜,提着折叠椅的“横漂”走过横店街头。于量 摄
第二职业?看法不一
小武对直播没兴趣。他觉得既然身在横店,即使是“漂”,也应该把精力放在跑戏上,搞直播纯属不务正业。更重要的是,并不是人人都能靠直播带货挣到钱:“成不了下一个王宝强,就能成下一个李佳琦了?”同样是“横漂”,周建军的看法就不一样。他觉得直播和拍戏并不冲突,是“横漂”们理想的第二职业。去年6月的那次招聘会,周建军也去了,只是最终并没有以任何形式入职那家机构。“这事还是要从长计议。”他这样解释。金新伦觉得周建军有想法,便把他叫到办公室里商量直播的事。看到记者,周建军显得有些拘谨。他不愿向记者透露自己的年龄,金新伦打趣:“一个男的有什么忌讳的?”周建军只是笑,依然不肯说。他说这是“横漂”们的行规,无论男女,若暴露了真实年龄,可能影响接戏。周建军是江苏溧阳人,长相酷似谐星小沈阳,因此顺势给自己取了个艺名唤作“小溧阳”。2009年,周建军第一次来到横店浅尝辄止:“当时在横店只待了15天,后来我就出国工作了。”周建军说,“在国外的时候,老板挺看重我的,想培养我做外贸,让我接他的班。但是我心里始终还是想拍电影,2011年回国后,就又一次来了横店。”寥寥几句,周建军勾画出一个“逐梦”的故事。在横店“漂”了近10年,周建军有演员梦,还有导演梦。在几家短视频平台,他的账号都叫“小溧阳导演”。他告诉记者,过去几年,他先后自编自导自演了《西游记之人参果传奇》《明星女友是僵尸》等作品。虽然记者在网络上遍寻不得这几部电影的正片或是片花,但搜索到了这几部电影在横店开机的新闻稿。周建军的2020年过得也不容易。作为老资格“横漂”,周建军基本只接特约和特型,然而一整年他参演的戏从往年的20多部锐减至个位数,自己担任总导演的《九华山论剑》因资金问题一度搁置。于是,他想到了直播。周建军坦言自己还在摸索,也并没有通过带货直播真正赚到钱,但他认为,横店坐拥演员、服装、化装、道具、拍摄场景等资源,距离义乌小商品市场也不远,只要能够有效组织起来,“横漂”们能参与直播带货,“横漂村”向“直播村”的转型并不困难。
金新伦(左)与“小溧阳”周建军在办公室里商讨“横漂村”向“直播村”的转型。于量 摄
金新伦跑过几次义乌看货,他有意在社区综合楼三楼辟出一块空地放置货架,作为专门的直播场地。金新伦的办公桌上堆满了购自义乌的样品,每一样他都如数家珍:“这一大桶,又有牙刷又有牙膏,直播卖9.9元还包邮。这个洗衣凝胶,是义乌现在的明星产品,也卖9.9元。”周建军来了兴致,随手拿起一件样品,开始讲述自己的设想:比如找个人演皇上,后面站一排宫女。皇帝念完开场白,太监拿着商品出场。这样带货,观众看起来不单调,效果肯定好。说着,他突然尖着嗓子“演”了起来:“皇上,您看看这个,义乌的明星产品。只卖9.9元,还包邮!”
栏目主编:孔令君 文字编辑:孔令君 题图来源:于量 摄
来源:作者:于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