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祥法师谈开悟(破迷开悟侃烦恼)

道听途说须辨析道听途说,意思浅而易见,是指在道路上听来的消息,又在路途中播散出去,后来比喻毫无根据的传闻,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妙祥法师谈开悟?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妙祥法师谈开悟(破迷开悟侃烦恼)

妙祥法师谈开悟

道听途说须辨析

道听途说,意思浅而易见,是指在道路上听来的消息,又在路途中播散出去,后来比喻毫无根据的传闻。

穿井得人说开去

秦代吕不韦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载有一则“穿井得人”的故事。

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家院没有井,须到河边打水浇园,于是派个人停留在外边专管挑水。

等到他家掘了水井的时候,丁氏就把挑水人打发回家了,他告诉邻居:“我家挖井省了一个人来。”邻居添油加醋地对别人说:“你们听说了吗?丁家打井挖了个人来!”

天下奇闻!一传十,十传百,国都的人都在谈论这件蹊跷事,不知怎么传到了国君的耳眼里,于是,派人到丁家查问:“挖出的人啥模样?”丁氏如实相告,才弄清事实真相。

受到愚弄的宋人皆说,这种狗咬旋风、捕风扑影的事儿,真是把人害苦了,道听途说的消息不可信呀!

人们不得不钦佩国学的魔力,不,魅力!道听途说一词,竟然“繁衍”出如此多的近义成语:

捕风捉影、望风捕影、望风扑影、风影敷衍、荒诞不经、无案可稽、无中生有、子虚乌有、不足为凭、齐东野语、口耳之学。

通常,民间俗语则把道听途说叫作:小道消息、马路新闻、八卦新闻、胡编乱造、胡诌八扯、坊间传言。

说来令人惊异,“小道消息”一词,既非“国产”亦非“土产”,而是泊来词,源于美国。

19世纪上半叶,美国研制成发报机,因为传递信息快捷,各地纷纷架设线路。由于抢时间赶进度,施工质量普遍较差。有的地方电线曲曲弯弯缠绕一起,像似葡萄藤,故此,电报被人们戏谑称为“葡萄藤电报”,而“通过葡萄藤”可译为“小道消息”,于是小道消息一词不胫而走,漂洋过海来到了中国。

小道消息,在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可是在传播学中,却是个亦利亦弊的中性词。

辞海泛舟奇闻多。清代学者叶燮对轻信道听途说者,特创一个成语,叫作“道听耳食”。意思是对传闻之辞不加分辨,凭借耳朵就盲目相信。“道听耳食”传开以后,成了约定俗成的熟词。

道听途说寻根源

道听途说典故载于多种史书,最早源自春秋时期孔子《论语》。

艾子从楚国回到齐国的国都,刚进城,遇上爱说空话大话的毛空。毛空神秘兮兮地地对艾子说:“你听说没有?有个人家养的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鸭蛋。”艾子不信:“哪有这样的事!”

毛空说:“那么是2只鸭子下的。”艾子摇头说不可能。毛空又说,大概是3只鸭子下的。艾子还是不信。

毛空就一次又一次地把鸭子数目一直增加到10只。艾子笑道:“你把鸭蛋的数目减少一些不行吗?”毛空梗着脖子说,宁可增加鸭子,绝不能减少我已说的鸭蛋数目。艾子只得付之一笑。

毛空接着又说了一桩新闻:“上个月,天上掉下来一块肉,有30丈长,10丈宽。”艾子不信。毛空说:“那么是20丈长。”艾子摇头。毛空又说,大概10丈。

艾子终于忍不住了,问道:“世上哪有10丈长、10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从天上掉下来,你见过吗?刚才你说的鸭子是哪一家的?现在你说的肉又是掉在什么地方。”

毛空没法回答,只好支支吾吾地说:“我也是在路上听人这么说的。”

孔子听说这桩事,有感而发:“道听途说,德之弃也。”意思是,从道途中听没有根据的话而乱传,是很不道德的。

宋代学者邢昺对于孔子这句话曾作注释道:“言闻之于道路,则于道路传而说之,必多谬妄。”

毛空本是个浅薄之人,却在艾子面前显摆见多识广的架势,结果对于道听途说的奇闻异事破绽百出,难圆其说,分明自找一回不自在。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对于来自坊间的消息,若能迈开双腿去验证一下,真相自会大白天下。尤其直面当下铺天盖地信息潮的时候,根本无条件去核实其真伪,那么,不妨在脑袋里打个问号,分辨是否有道理、合情势。倘若心存疑惑,劝君宁做观潮人,勿当逐浪儿。

曾母投杼为哪般

《战国策》载:春秋时期,有位贤人叫曾参,又称曾子,是孔子晚年的得意门生,嘉名远扬。后世称为“宗圣”,仅次于“复圣”颜渊。

一次,曾参去鲁国费邑访友,恰巧费邑有个与曾参同姓同名的人,犯了命案逃跑了,官府在各城门口张贴通缉令,缉拿逃犯。

一个刚从费邑回来的邻居,气喘嘘嘘地跑来告诉曾母,说曾参杀人了,官府到处捉拿他。曾母正手执机杼在织布,听了此话,笑着说:“我的孩子绝对不会杀人的。”依然不慌不忙地织布。

没隔多久,又有一位熟人跑来向曾母报告,说她的儿子犯了杀人罪。曾母依然不理会,心里却在打鼓。

又过了一会,有个远房亲戚上门告之,曾参确实在城里杀了人,当娘的必然受株连,何不抓紧找个地方躲避一下。史书这样载:“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几天后,曾参在费邑访友归来,亲人和邻里才知道是一场误会。

这则典故,史书有多个称法,常见的有:“曾母投杼”“曾母逾墙”“三告投杼”“曾子杀人”。

人皆知,知儿莫如母。然而,曾母第一次听到儿子杀人时,“其母织自若也”;第二次听说官府正在抓儿子,“其母尚织自若也;第三次听到儿子确实犯罪时,“其母投杼下机,逾墙而走”。

曾母知儿胜过知己,何况曾参又是那么优秀,然而,经不住他人一而再,再而三的流言蜚语进攻,彻底不相信儿子的人品了。这是为人之母的悲哀,由此可见道听途说重复多遍是多么可怕。

曾母“三告投杼”,不禁让人联想到“三人成虎”“三人市虎”的典故,两者实为一脉相承。

韩非在《韩非子》载道,有人传言街市出现了猛虎,开始人们听了并不相信。又有人说,老虎在街市上正在寻食,人们听后有些怀疑。当第三个人说,老虎在街市如何的凶猛。无论流言怎么不近情理,人们却信以为真,甚至笃信不疑。

重复是一种力量。纳粹德国宣部长戈培尔有一句天下皆知的名言:“谎言重复一百次就会成为真理”。

这种“戈培尔效应”与“三告投杼”“三人市虎”属于同一理念,宁可相信重复的流言,而不相信确凿不移的事实。

深究起来,这种效应是由心理累积的暗示造成的。起初曾母对于别人的流言处于拒绝状态,继而逐渐认同,最后被累积的暗示主宰,禁不住落荒而逃。

即是说,道听途说无形对曾母产生一种暗示:儿子即使是好人亦会变坏,并不排除杀人的可能性。

人为何会受心理暗示影响?这须从判断和决策过程说起。

人的判断和决策受到人格中的“自我”意识制约,这就是通常说的“主见”。主见一旦被别人道听途说所攻陷或奴役,脑袋像进了水似的,人云亦云,随声附和,偏听偏听,以讹传讹,以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流言蜚语的推波助澜者。

流言扩散必有因

道听途说,古往今来难以杜绝。

为什么人们接受和传播小道消息?答案隐藏在复杂的社会与人性中。

心理学家对影响小道消息传播的条件和动因研究表明,当人们急于知道某一事件发展态势,却又难以从正式渠道获得信息时,此时求证的愿望很强烈,往往饥不择食,听风就是雨。

根据心理学规律,当人们身处某些特殊情境中,感到不安全且焦虑时,迫切寻找精神转移的出口。而小道消息新奇刺激,于是在猎奇心理驱使下,或者在诱人利益驱动下,极易失去理智,被流言绑架。

人是情绪化、社会性动物,对于那些迎合自己想法和趣味的小道消息,正适吾意,一合即拍,借此大肆宣扬。小道消息的任性,也相当程度折射出当事人心理的扭曲及理性分析的缺失。

传播学的心理规律告诉人们,无根据的传闻,起于谋者,兴于愚者,止于智者。故此,理性辨析显得尤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