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县市姓氏由来(河源市各区县主要姓氏及语言)
[广东姓氏]每日一讲
《河源市志(上册)》第五节 姓氏
河源市境内主要姓氏有251个,分布在市直单位和源城区、东源县、和平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1区5县、97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具体姓氏是(排列不分先后):伍、丁、刁、石、古、刘、王、毛、马、胡、官、田、邓、方、李、杜、朱、林、巫、宋、廖、何、吴、周、乐、郑、余、杨、孔、孙、冯、邝、徐、陈、韦、卢、邬、牛、池、柳、龙、黄、彭、罗、陆、赵、袁、佘、傅、赖、管、殷、肖、练、万、江、温、叶、陶、姚、许、曾、卓、潘、丘、曹、郭、骆、韩、梁、连、唐、崔、龚、严、翁、戴、阮、魏、洪、钟、葛、 尹 、汤、程、饶、阎、薛、区、原、鲁、金、蒋、靳、甘、庞、任、张、高、侯、苏、蔡、谢、文、顾、詹、段、熊、游、沙、汪、庄、麦、范、包、舒、秦、吕、邹、蓝、谭、柯、沈、黎、康、幸、劳、祝、关、童、戚、聂、涂、向、书、白、辛、倪、欧阳、俞、邱、卜、尤、鲍、成、吉、华、花、莫、凌、董、阙、裴、缪、颜、付、季、夏、尧、揭、史、简、姜、司徒、于、侣、焦、修、於、湛、卫、云、什、车、申、占、左、卯、归、印、代、冉、兰、阳、纪、齐、邢、伊、牟、同、毕、师、利、岑、谷、闵、冷、应、冼、单、房、欧、孟、武、屈、岩、易、招、国、岳、柏、闻、茹、荣、弭、郝、施、禹、诸、容、钱、耿、贾、骊、席、柴、屠、盛、逯、矫、超、舒、覃、喻、雷、蒙、蒲、雍、翟、蔺、蕲、樊、穆、濮、瞿 、籍、禤、虢、司、农、具。
河源市地处梅州市与广州市之间,河源话受正统客家话(梅州话)及白话(广州话)的影响较大。有的词语读音与梅州话相似,有的词语与广州话相近,而河源市内东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等各县区之间的方言也有较大差异。但总体上河源市均属于客家方言地区。河源电视台客家话新闻节目及公交报站语言中均使用到了水源音客家话(以龙川佗城话为准)。
河源话属于客家话语系的次方言,流行区域包括源城区、东源县。操河源话区域的各乡镇之间的方言也有不少差异。如埔前、黄村、叶潭等镇的方言与主流客家话(粤台片)差别不大,但黄村方言却有翘舌音。河源市区(包括东源县的仙塘、义合、久社、康禾和新港等镇)的方言声调变化比较大,东源县河西(包括船塘、上莞、漳溪、三河、黄沙、顺天、双江、涧头、灯塔、骆湖和曾田等镇)的方言声调较平。
《东源县志》第二章 姓 氏 第一节 姓氏分布
东源县为原河源县的主体,姓氏历史悠久,自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置河源县始,至1988年建河源市置郊区、源城区,其后1993年撤郊区建东源县,历经1500余年。元代始有户籍记载,元初河源县有3530户、13540人,后因行政区域分割及战乱、灾害影响,至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人口为1195户、5628人。2004年东源县人口为519987人。
今居东源县(原河源县)人口,最早为南宋后期迁入,大多为明、清时代迁入;迁入地多为福建、江西和本省惠州(含博罗、东莞)、嘉应州(含梅县、兴宁、五华、大埔、蕉岭、平远等县)、潮州及龙川县、南雄县等地,个别从山西、内蒙古等地迁入。
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原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2004年统计,东源县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其中单姓146个,复姓1个;全县人口中,万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5个,千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57个,百人以上人口的姓氏有108个
一、1982年河源县姓氏概况
1982年人口普查统计,河源县有姓氏82个,其中单姓81个,复姓1个,包括:
刁、马、王、邓、甘、田、古、叶、卢、申、丘、白、冯、邝、包、关、庄、江、伍、刘、毕、孙、吕、农、朱、许、池、阮、邬、杨、余、张、宋、汪、李、何、吴、陈、沈、苏、邹、巫、利、金、周、郑、范、林、罗、具、胡、钟、萧(肖)、骆、徐、郭、袁、顾、高、殷、诸、黄、曹、梁、曾、傅、游、彭、温、程、谢、蓝、赖、廖、蔡、缪、潘、黎、薛、戴、魏、欧阳。
二、2004年东源县姓氏人口概况
据县统计年鉴资料显示,2004年,东源县总人口519987人。从有关部门资料统计,全县姓氏人口在30人以上的姓氏有147个,包括:
李、张、黄、陈、刘、朱、赖、欧、欧阳、曾、叶、廖、杨、吴、邹、丘、谢、罗、何、蓝、邱、肖(萧)、钟、程、游、许、缪、冯、诸、林、梁、周、潘、郭、王、江、邓、戴、古、高、苏、包、袁、伍、吕、具、阮、徐、温、詹、顾、魏、严、邬、邝、范、余、彭、田、唐、黎、郑、卢、殷、薛、谭、俞、赵、杜、胡、龚、纪、涂、马、刁、洪、宋、蔡、沈、任、韦、巫、童、蒙、莫、傅、池、骆、凌、陆、覃、贺、于、汤、孙、卓、付、甘、姚、雷、麦、蒋、石、庄、龙、熊、方、洗、练、利、沙、颜、占、崔、饶、幸、董、申、万、孔、汪、文、奏、农、庞、毛、翁、夏、陶、柳、易、丁、潭、宁、侯、成、华、简、关、韩、扬、白、姜、管、邡、符、康。
《和平县志》第一节 民族
本县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据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记载汉族230 038人,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3人,满族3人,彝族1人,回族1人。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374 504人,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5人,瑶族2人,白族1人。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汉族405 865人,占99.99%;畲族1 261人、瑶族9人,壮族9人,白族2人,土家族3人,彝族1人,仫佬族1人。除畲族外,这些少数民族,都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或婚姻关系陆续迁入本县的。县内历史较长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是畲族,都姓蓝,是明朝从福建省上杭迁入本县。1988年经过考证报广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得到确认。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语言、文字及生活习惯都与汉族基本相同,但也有其本族图腾及服饰。畲族主要分布在本县的东水、长塘、林寨、上陵,其次是下车、合水、礼士等镇。
少数民族同汉民族一样,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做了国家主人,彼此和睦相处,共建社会主义新和平。
《和平县志》第二节 姓氏
本县姓氏源远流长,从秦汉中原人口南迁至今,经过两千多年的迁移转徙,不断发展变化。民国30年(1941)七修县志记载全县有81姓。据1995年统计,已增至104姓,绝大多数为单姓,分布在本县20个镇。
一、和平县内姓氏有(以笔画为序):
卜、刁、马、王、毛、方、邓、尹、孔、尤、叶、刘、古、丘、白、包、卢、冯、龙、朱、伍、成、庄、江、池、吉、华、孙、邬、张、李、何、余、吴、汪、宋、陈、邹、严、肖、沙、杨、巫、苏、花、杜、麦、邱、林、周、罗、郑、范、卓、练、金、钟、姚、胡、赵、骆、洪、俞、徐、袁、莫、唐、高、凌、郭、殷、黄、梁、崔、曹、龚、曾、谢、董、彭、程、温、游、韩、傅、葛、鲁、蒋、赖、蓝、阙、廖、熊、蔡、裴、缪、谭、黎、潘、颜、薛、戴、魏
人口繁衍比较多的有:黄、陈、叶、曾、朱、刘等姓。
《连平县志(1979~2004)》第一节 民 族
连平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辗转迁入县境。据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汉族人口287133人,占总人口的99.99%;少数民族人口33人(其中壮族14人、蒙古族11人、回族4人、苗族3人、朝鲜族1人),占总人口的0.01%。1986年10月始,连平县蓝姓居民陆续提出恢复其畲族成分的要求,后于1989年2月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确认,成为县内居住时间较长、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畲族自明代始迁入境内,主要分布在元善、内莞、陂头、油溪等镇,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语言、生活习惯与汉族基本相同。其余少数民族均是新中国成立后因工作或婚姻关系由外地迁入。至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县有汉族人口285319人,占总人口的99.28%;少数民族人口2063人(其中蒙古族9人、回族15人、藏族3人、苗族71人、彝族3人、壮族59人、布依族17人、满族4人、侗族18人、瑶族32人、土家族114人、黎族4人、傈僳族1人、畲族1691人、土族11人、仫佬族3人、羌族1人、毛南族1人、仡佬族5人、京族1人),占总人口的0.72%。县内少数民族与汉族关系融洽、和谐相处。
《连平县志(1979~2004)》第三节 方 言
连平县属客家方言区,流行客家话。连平话是客家话的一个分支,其音系与和平话、兴宁话相比,更接近于梅县话。连平话有声母20个。
《连平县志(1979~2004)》第二节 姓 氏
连平姓氏宋代以后始有记载。据有关史料和姓氏族谱考证,县境各姓氏大多自宋末元初从闽、赣两省转徙迁来。宋代以前,约有姓氏16个(陈、范、史、古、苏、袁、董、郭、温、曹、宋、蔡、戴、曾、谢、何)。元代以后,陆续有其他姓氏迁入境内。1988年,全县有姓氏100多个(黄、曾、吴、谢、何、刘、叶、张、李、杨、赖、颜、欧阳、周、钟、余、丘、邱、朱、江、廖、卓、蓝、麦、唐、高、林、马、巫、严、冯、胡、韦、王、蒋、潘、官、徐、付、石、邬、罗、郑、苏、黎、季、夏、薛、练、谭、熊、肖、侯、尧、邓、伍、许、甘、卢、骆、梁、庄、凌、姚、揭、阙、游、成、方、范、童、沈、吕、赵、管、魏、戴、邹、陈、史、温、白、宋、洪、郭、董、蔡、曹、袁、简、古、阮、姜、文、秦、司徒、欧、于、傅、雷、刁、杜、彭、焦、修、池、於、湛、詹、龚等)。至2004年,据县公安局统计,全县有姓氏210多个(谢、黄、曾、吴、叶、刘、赖、何、周、张、陈、钟、廖、李、严、罗、郑、丘、林、麦、冯、江、欧、欧阳、邱、余、朱、梁、王、韦、颜、巫、卓、杨、蓝、唐、肖、熊、潘、谭、胡、付、庄、卢、邓、范、徐、龚、黎、季、伍、官、表、马、薛、凌、赵、蒋、许、苏、温、例、揭、彭、郭、戴、沈、傅、蔡、邬、成、高、邹、侯、石、方、吕、魏、文、童、简、管、饶、夏、古、骆、练、于、池、甘、俞、宋、史、游、五、阮、缪、富、陆、姜、曹、詹、洪、姚、白、莫、邝、施、汤、孙、汪、杜、刁、毛、董、雷、司徒、潭、嵇、龙、万、吉、人、田、扬、康、候、元、程、覃、秦、芦、易、崔、翁、韩、蒙、金、孔、尧、陶、阙、任、聂、艾、向、符、段、容、包、沣、冼、城、将、连、申、单、钱、超、呈、舒、农、鲁、匡、萧、贾、牟、喻、鲍、房、强、茬、丁、戚、尹、兰、葛、涂、华、梅、芩、齐、沉、阳、尉、靳、邢、桐、邵、庐、宫、谷、顾、妙、冉、市、粟、隆、腾、南、岑、代、鸿、雪、闫、殷、贺、经、明、偻、睦、郝、乐等),其中人口万人以上的有谢(44544人)、黄(33152人)、曾(27656人)、吴(26156人)、叶(21181人)、刘(21088人)、赖(19035人)、何(16623人)、周(14477人)、张(11216人)10个姓。
《紫金县志(1979~2004)》第五节 姓氏
紫金县是纯客家县之一,县内居民的祖先,大部分自明清建县前后(部分宋代)从江西、福建以及潮、嘉、惠三州的潮汕、梅县、兴宁、五华、大埔、惠阳等地迁入。2004年统计,全县共有姓氏205个,其中100人以上姓氏125个,万人以上姓氏有黄、钟、张、陈、刘、叶、李、温、邓、赖、廖、曾、贺、彭、郑、罗、许、甘、杨、谢等20个。这20个姓氏总人口占2004年全县总人口的70.8%,其中人口最多的为黄姓8.2万人。姓氏中,有单姓203个、复姓2个(按姓氏笔画为序):丁、刁、于、万、卫、马、云、元、区、仇、卞、孔、尤、尹、文、方、毛、王、车、邓、韦、丘、乐、付、代、冯、卢、古、史、叶、宁、母、甘、田、白、皮、石、邝、龙、乔、任、伍、关、农、刘、华、印、危、吉、吕、孙、庄、成、朱、权、毕、江、池、汤、许、邢、邬、阮、齐、严、何、余、冷、利、吴、宋、岑、张、时、李、杜、杨、汪、沈、肖、苏、辛、连、邱、邹、陆、陈、侣、冼、卓、周、孟、官、岳、巫、庞、易、林、欧、武、练、罗、苟、范、郎、郑、金、侯、俞、姚、姜、带、施、柯、柳、段、洪、胡、费、贺、赵、郝、钟、饶、骆、倪、凌、唐、夏、姬、席、徐、殷、涂、秦、翁、聂、莫、袁、诸、郭、钱、陶、顾、高、常、康、戚、曹、梁、梅、盛、票、章、符、萧、黄、龚、傅、强、彭、曾、温、游、琴、番、程、童、舒、葛、董、蒋、谢、韩、鲁、廉、简、蒙、蒲、蓝、虞、褚、詹、谬、赖、路、雷、察、廖、熊、管、翟、蔡、谭、樊、潘、颜、黎、穆、薛、霍、戴、魏、司徒、欧阳。
《龙川县志(1~32卷)》第六节 民族构成
龙川人口绝大多数属汉族,操客家方言。其祖先从中原南迁而来,最早见于秦汉时期。经世代繁衍,人口逐渐增多。据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记载,汉族436502人,占总人口的99.99%,满族1人,壮族5人,民族不详4人。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统计,汉族659319 人,仍占总人口的99.99%;壮族32人(多属广西船队),侗族1人,瑶族3人,高山族1人,合计37人。
第三章 姓氏
龙川姓氏源远流长,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赵佗建县始,经两千多年的迁移转徙,定居县内的人口从明洪武年间的1692人,发展到1985年的704617人。县内共有姓氏140个,分布在本县29个乡镇,383个村落和居委会。人口繁衍较多的有黄、杨、张、谢、陈、王、刘、李、钟、邓、袁、骆、曾、魏、邹、叶等20多个姓氏。
龙川县姓氏歌:
伍丁刁石古刘王,毛马胡官田邓方;
李杜朱林巫宋廖,何吴周乐郑余杨;
孔孙冯邝徐陈韦,卢邬牛池柳龙黄;
彭罗陆赵袁佘傅,赖管殷肖练万江;
温叶陶姚许曾卓,潘丘曹郭胳韩梁;
连唐崔龚严翁戴,阮魏洪钟葛尹汤;
程饶阎薛区原鲁,金蒋靳甘庞任张;
高候苏蔡谢文顾,詹段熊游沙汪庄;
麦范包舒秦任吕,邹蓝谭柯沈黎康;
幸劳祝关童戚聂,涂向书白辛倪欧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