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是否跟思想有关(猜想哲学问意义)
《金刚经》:“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抛去了一切感知根源“我”的限制,抛去了有想象、有意识、生命中最神奇存在“人”的限制,抛去了所有生命乃至所有物质“众生”的限制,抛去了唯一真正重要、至今无法完全理解的“时间”即“寿者”的限制,如此便可穿越宇宙枯荣、抵达极乐净土。
能抛弃这些“相”的限制吗?
对不起,抛不去。
“相”由感官感知、由想象塑造,着“我、人、众生、寿者”之相,正属天道。
人生是否有意义,哲学和宗教都有各种解释。
简单定义哲理,说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得到的教训就是没有吸取任何教训、我知道的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等等大师之语,说出来很过瘾、事实上很无力。
生命的幸运、生存的努力,无数偶然造就初有意识的生命,人类作为宇宙中最光彩夺目的华彩,怎能辜负了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是找寻出来的,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宇宙规律赋予的客观存在。“我、人、众生、寿者”,诸相皆是非相,连接其中的就是意义。
“寿者”和“众生”之间:繁衍与传承,延续时间产生意义。
寿者即时间,时间是宇宙所有意义的前提。
奇点到来,质量与速度相互作用,时间诞生了。
时间是客观变化加想象感受的产物。
地球自转一圈,地球上大部分区域产生昼夜规律,一天的时间概念出现了。
地球绕太阳一周,地球大部分区域产生四季规律,一年的时间概念出现了。
事实上地球在自转在不断变慢,而一天的时间概念并未因此改变。
客观变化周期由想象定义了各个尺度时间。
基本粒子费米子在玻色子的作用下创造原子,原子聚变产生各种元素,元素聚集为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碳基有机物产生密码子诞生类生命,直至最初的生命祖先细胞卢卡(LUCA,Last Universal Common Ancestor)出现;众生即所有生命,而广义的众生代表一切物质。众生延续了时间。
生命,在物质规律传承中偶然出现。拥有细胞膜成为个体、新陈代谢生生不息、根据遗传物质繁衍,此为碳基生命的三要素。
最初的原核细胞生物拥有无限的寿命,线粒体出现而诞生的真核细胞能量体系极大增强,却丧失了永生,生命借繁衍传承了时间。
繁衍带来生命的延续和多样性,多样性在自然选择、性选择、适者生存的天道演化中,成为当下的世界。
不断繁衍中,基因传递穿越了时间,多样性突破了极限,繁衍实现了意义。
智人出现后,除了繁衍本身,知识与文化的传承同样延续了时间,成为意义。
人类社会的发展,正是在一代代的传承中,科技与经济不断进步,灿烂的文化得以传承。
对很多人来说,有了孩子,就有了意义;即使一部分人选择不做生育的工具,拒绝繁衍、没有后代,也会通过直接的教书育人或间接的服务他人,或主动或无意识被动,只要生存在人类社会中,都在为人类社会的传承发展,做出某种贡献,这都是意义。
没有实现繁衍同时极端到不和社会产生任何关系的人生,则失去了意义。
“众生”和“人”之间:创造与创造性体验,新的可能产生意义。
元素的凝聚创造了恒星,恒星在聚变中进一步创造了各种物质元素,恒星极限到来后或中子星合并或超新星爆炸等事件再次创造新元素同时把各种物质元素抛洒到宇宙各处。新的恒星和星系被创造,地球偶然诞生。
地球上的元素经过某种能量成为有机物,有机物与水又在某种能量和条件下创造出类生命,随之突破自身极限创造出单细胞生物,再一次超越单细胞生物的极限出现多细胞生物,真菌、植物和动物的物竞天择演化开始,在时间长河中不断超越自身极限,直至演化到哺乳动物,繁衍中带来的多样性与可能性,经过适者生存的剃刀,最终宇宙规律创造出人类。
人类继续肩负着自生命诞生以来的繁衍演化使命,不断迭代的生命形式,继续演化,不断创造,就是意义。
宇宙无穷无尽,光速不可逾越,可以超越宇宙界限和光速极限的,是人类的想象力。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并非直立行走和使用工具,而是意识,而意识由想象力所创造。
意识的诞生带来了无数的创造,工具、医药、语言、文字、天文、历法、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数学、物理、化学、经济、工业革命、计算机、量子物理、互联网、人工智能,一路的创造都在不断超越物种极限,创造让意义不断产生。
从燧人氏、神农氏到阿基米德、高斯、欧拉、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特斯拉、马斯克,从佛陀、老聃、摩西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休谟、卢梭、康德、叔本华,从孔丘、屈原、李白、杜甫、苏轼到关汉卿、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曹雪芹、蒲松龄、鲁迅,从达芬奇、梵高、莫奈毕加索到希区柯克、卡梅隆、斯皮尔伯格、黑泽明、张艺谋、李安、周星驰、诺兰、昆汀,从荷马、但丁、歌德到莎士比亚、雨果、泰戈尔、托尔斯泰、高尔基、普希金,各个时代伟大的创造者带领人们超越物种极限,探究人类认知边界,带来新的创造和意义。
又或是每个普通人,哪怕突破一点点,创造出宇宙中从未有过的工具、想象、文学、艺术、科学、发明,超越自身极限的创造,不断产生意义。
突破性的创造太难,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任何突破,即使只是重复前人已创造过的,在人类社会中成为基石,重复中依然孕育了意义,共同为人类的创造增加了一点可能性,实现了意义。只要好好活着,为创造不经意间做出了某个贡献,都是意义。
除了创造本身,创造性体验,同样是意义。
创造性体验,是自身不断成长的自然获得,是对世界探索的自然回报,是感知他人创造的自然享受。
一次新旅行,一次新创业,一种新食物,一个新朋友,一个新知识,一部新电影,一曲新歌谣,一部新小说,一个新灵感……所有创造性的体验都是意义。
区别于创造性体验,重复的体验没有意义,即使奢靡到物欲之极,受人类的感官限制,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如果总是持续在一个状态,即使权至人极、富甲天下,无法再进一步获得新的创造性体验,仍缺少意义。
更有一部分人因某些重复的体验无法进一步刺激感官,直到使用致幻毒品等追求新的体验,最后走向灭亡。
没有任何创造同时也没有创造性体验,人生将如同行尸走肉般失去了意义。
“人”和“我”之间:爱与被爱,想象、愉悦与付出产生意义。
生命通过遗传物质繁衍、创造了能量获取方式、物种极大丰富、宇宙有了生机,唯有人类超越想象的临界点,形成了意识,诞生了灵魂,爱也随之出现。
爱是想象的创造,是愉悦的感受,是付出的意愿,智人方拥有超越零界点的想象,因而只有人类才拥有了爱。
自然界中的动物所表现出的付出、亲情甚至牺牲等类似爱的感情,事实上是“慈”,慈是动物本能,是生命为其他个体的本能付出,慈亦伟大,却并非爱。
爱为人独有,不仅是爱人,有所爱的物、做喜爱的事,都是是意义。
爱某个人、爱某种宠物、爱一种活动、爱蓝天白云、爱艺术文化、爱看电影、爱钱甚至爱喝酒、爱赌博及各种爱,为之产生想象、产生愉悦、付出时间、付出精力甚至付出所有,有爱就有意义。
被已所爱为自爱;基因传递的生命本能中自然产生慈爱,绝大多数人被生己之人与己生之人所爱;以及各种偶然,方收获到他人之爱。
被爱是幸运得福,幸福;被爱让人生有了新的意义。
有爱的能力,有所爱的事、物、人,被更多人爱,充满意义。
没有任何所爱,也没有一丝被爱,人的生命将了无意义。
意义是“寿者”和“众生”之间的繁衍与传承;意义是“众生”和“人”之间的创造与创造性体验;意义是“人”和“我”之间的爱与被爱。
找寻意义的课题如此之大,我们还是回到原点,把握当下、感知美好、关注自己的世界,意义又如此简单,那就是好好活。
《旷怡亭口占》:“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健康、平安、快乐、自由,意义常在、幸福就好。
本文由海枫阁首发,选自:
夏让秋《时在集》下部《猜想哲学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