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石家庄(谁是石家庄)
【铁路】
沿着铁路去旅行
说到石家庄,你能联想到什么?
不许说奶粉,也不许说雾霾、火车拉来的城市、天下第一庄……
选题会的时候我们决定把石家庄放进旅游版—是的,是旅游版—就是因为没有人这么干过,石家庄是模糊的。
要描述出石家庄的模样太难了,它喧嚣、庞杂、混乱、无序、拥挤、多元,它的确和你想象的一样,那些面目不清的北方二三线城市,也许它们真的差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换一个吸引人的说法,石家庄可以是所有人的所有地方。开始吧,我们费劲探索得来的石家庄,我不信你都知道。
地下丝绒俱乐部一楼,挂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Rock Home Town”,直译就是“石家庄”。老板辣强说:“这面旗已经跟了我8年,想用它来纪念我的摇滚情结。”
Tips:铁路枢纽上的石家庄
位置:石家庄位于京广石太石德三条铁路干线的交会点,东经石德线181公里至德州编组站,西经石太线235公里至太原枢纽,南经京广线420公里至郑州枢纽,北经京广线266.2公里至北京枢纽,由北京铁路局管辖。
铁路历史:1902年,京汉铁路修到石家庄,当时的石家庄只是获鹿县(现鹿泉市)留营乡管辖的一个200户的小村庄;1907年,正太铁路(现石太铁路)全线竣工通车,京汉和正太两条铁路的交会点正好位于石家庄,因此创建了正太铁路石家庄火车站。伴随着汽笛和隆隆的车轮声,煤铁源源不断地运出山西,再辗转由石家庄运往全国各地。
角落里的工业遗产和移民
10月末,等待我们的石家庄,在雾霾里。
在石家庄的西北角遥望整个城市,除了一团淡淡的霾,还有隐约浮现的建筑轮廓。再往东走,就可以看到穿城而过的铁轨。
20世纪初,铁路枢纽的形成让投资者、打工者、经商者纷纷涌入石家庄。铁路也成为石家庄后来晋升省会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在保定(原河北省会)的省委被夺权,北京军区召开会议认为,“石家庄市的‘文化大革命’走在全省的前头,工人阶级队伍比较坚强 , 又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可以形成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68年2月3日,石家庄被确定为河北省新的省会。
原来单纯的乡村邻里关系,变成为了五方杂处的城镇。来自各地的人纷纷涌入,石家庄也逐渐变成了一座移民城市。
如今,石家庄也拥有了繁华的东部商圈,但西北部还是典型的城中村模样,在附近的街区还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家庭工厂”:一家制作橱窗道具、塑钢窗户、空调管的小店门前,三四个小工人正弯腰干活;一家做蛋糕机的店里,主人坐在屋里看肥皂剧;还有的店生产电脑车窗加工而成的摩托车零件,以及不锈钢抽烟机……墙根还写着各种修理电话,电线杆上贴着各种小广告。整条街好像一幅灰色的立体派画作,让人想起了小说《暗店街》里的景象。这些小店大多都开了四五年,老板不是外来的移民,就是第一波涌入石家庄市区的周边村民。
30多年前,站在石家庄市西北角,唯一能看到的标志性建筑就是华北制药厂的冷却塔,它曾一直是石家庄的最高点。
几十年后,华北制药厂大门上的和平鸽依然保持着飞翔的姿态,但困于污染的华药已经进入搬家倒计时,厂区内的俄式办公楼也将被改造成为医药博物馆。石家庄市地方志办公室的苟志俊介绍:“1956年,苏联援华的156个项目在中国开工建设,这是共和国工业的基石,其中一个项目就是华药。”
除了华北制药厂,石家庄城区里还有七个棉纺厂、热电厂、汽车制造厂、炼铁厂、动力机械厂,等等,在山区地区还有一些生产军用零件、军工用品的厂房。
据《石家庄市工业志》记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给石家庄投资了4.2亿元,其中工业投资3.3亿元。至1957年底,全市工业企业达277个,工业总产值由1952年的1.6亿增加到4.2亿元,增长近3倍,平均年增长23%。1960年,石家庄的城市人口提前12年突破了50万人的规模,达到65.36万人。三年内新建工业有钢铁、焦化、拖拉机、化肥、水泵等市级以上工厂41个,卫星工厂268个。可以说,大小工厂遍及石家庄全市。
石家庄有不少从外地整体迁来的工业移民。年近60岁的于景龙,依然要每年回一次东北老家,每年要屯大白菜做酸菜猪肉炖粉条,在市场上看到东北没有的长茄子还是觉得怪怪的。他在1975年和东北的中铁三局铁路的3000多工人一起迁来石家庄,援建石太、石德铁路。至今这批东北铁路职工还有三分之一留在石家庄,他们住在翟营大街和中山路交叉口的中铁三局的小区里。
1987年,跟随录音机厂从山西榆次迁入石家庄的陈季垣,今年已经80岁。他的老家在北京,三年前和老伴一起回去探亲,在二环以内,等了20分钟也没打上一辆车。他说:“在北京待了快20年,在榆次待了17年,在石家庄待了后半辈子,也不知道哪里是我家。”
从小住在工厂大院的石家庄本地人李梦楠说:“自我记事儿开始,上的是工厂的托儿所、幼儿园,吃的是工厂的食堂、大锅菜,住的是工厂的家属院、小宿舍,穿的是工厂发的劳保服、运动装……如果不是小时候,父母为了节约几块钱学费,将我送进免费的体育学校,我应该和我的发小一样,从子弟小学开始,然后子弟中学、子弟技校、接父母班……干个钳工或者电工什么的,直到工厂死了或者我死了为止。”
因为工业污染与城市规划,大部分早期的工业厂房都已经拆除,其中也包括棉纺七厂的一栋有近百年历史的精致洋房。
幸好这个时代还留下了相机、扫描仪、图书、互联网、打印机、百度和PS。
曾经的棉三厂区,已经全部被拆平,只剩下“哪吒闹海”的雕塑依然矗立。
华电石热旧厂区。
石黄铁路北侧正在生产的白龙化工厂。
石钢废弃的炼铁厂车间。按照规划这里或将被改造成为工业遗址。
“石家庄,Rock Home Town”
走过老厂区,一直往东,走过几个路口,沿着正在修建的地铁一号线,经过即将要变成火车博物馆的老火车站,过了铁路桥,一切逐渐变得不同了——乐汇城、北国商城、先天下、万达广场,一系列的大型商场接踵而现,这些商圈告诉你,你已经到了这个城市发展最快的东部。
在空中花园对面的河北人家店内,有一个叫地下丝绒的俱乐部,这里是石家庄的摇滚中心。在一楼大厅里,挂着一面竖长的红旗,写着“石家庄,Rock Home Town”。老板辣强说这面旗已经跟了他六年,用来纪念自己的的摇滚。
无法想象,石家庄曾有过五六十支乐队,迄今为止中国大陆地区发行量排名前五的摇滚杂志《通俗歌曲》和《我爱摇滚乐》也在这里发行。
辣强也来自工人家庭,对于爱好音乐的他来说,工厂生活是单调、枯燥的,他在父母的安排下,在电话机厂上了三个月的班,就离开了。
“工厂生活挺恐怖的,尤其在那个90年代。”辣强说。在他看来,时代的变化让工厂不再被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厂工作是一种束缚,人人都渴望逃离和自由,也加剧了石家庄摇滚风潮的出现。
“不仅是石家庄摇滚,在哪儿玩摇滚都讨厌被绑着,石家庄恰好有工厂这个大环境,憋闷啊,想自由,就听摇滚。我爱唱唐朝的歌,留大长头发、组乐队,在家里地下室,从A面嚎到B面,再从B面嚎到A面。攒钱去平安大街和中山路那儿的华声音像,买打口带。练个琴,能练四个小时候不带停。晚上7点,和哥们儿几个骑着自行车到处串场演,好的时候一晚上挣60块钱,再凑钱挤火车去北京听摇滚。那时候就觉得愤怒,也不知道为什么愤怒。这好像也是大部分石家庄人刚开始接触摇滚时的状态。”辣强回忆。
辣强的朋友在石家庄经济学院附近租了个大院搞影视,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没有顶的自行车棚闲置着。朋友便提议辣强用它来做一个摇滚风格的酒吧,平时排练,晚上可以演出,兼卖酒水,维持酒吧运转。
辣强很爽快地就接受了,因为他仰慕美国早期摇滚乐队地下丝绒和他们代表的先锋气质,便给这个自行车棚起名为“地下丝绒”,直接用地下丝绒乐队的大香蕉封面当做酒吧的LOGO。就这样,早已解散的地下丝绒在石家庄一个偏僻荒芜的自行车棚里灵魂附体了。
酒吧里没有专职服务人员,设备调试、门票发放,大部分是友情赞助。地下丝绒门口有时会有一个不起眼的小牌子,上面写着“性和毒品不是摇滚乐,有特殊需求者请往西方极乐世界”。
8年过去了,最多的时候,石家庄有五六十支乐队。大家散了聚,聚了又散,酒吧也换了一茬又一茬。想在石家庄讨夜生活的人大多聚集在有限的几个酒吧里:南花园步行街的苏格兰、北国商场后面的金莎、影乐宫的玛索、发改委旁边的百度酒吧……还有一个酒吧在长长的吧台上生凿了一个回型的不锈钢水槽,养了十几尾红鱼。
在众多酒吧里,地下丝绒是运营时间最长的摇滚主题酒吧,虽然搬了两次家,但一直是摇滚乐队在石家庄的聚点,二手玫瑰、痛仰、反光镜、相对论等乐队都在这里演出过。
石家庄的摇滚也在渐渐发生变化。“2000年,在石家庄博物馆广场举行过类似摇滚音乐节的演出,有24支乐队轮番来演,那时候随便说你要办个朋克、重金属专场,都能有四五个乐队过来演。现在全石家庄也找不出那么多乐队了。”辣强说。
相对论乐队的成员都是石家庄人,乐队主唱邵庄最初加入时,接过各种演出。他在只有八个观众的乐队串场里做过暖场;在没有舞台的场子里,站在灯箱上大声嘶吼过。他说:“石家庄摇滚跟之前不一样了,以前是荷尔蒙、叛逆、执著、热情,现在只有躁气,少了脾气。”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石家庄摇滚,两年前,辣强推出了“石人制噪”公益活动,每一两个月组织乐队演出一次,筹款捐给贫困山区,至今已经演出了42次。
在辣强的一首主打歌《给所有还有梦想的人》中,有一句:“即使我不是真的天鹅,我也要做向着理想奔跑的小猪。”
辣强在地下丝绒一楼的入口白墙上挂着几十张CD封套,这些CD是曾来地下丝绒演出的乐队送给他的礼物。二手玫瑰、痛仰、扭机、反光镜、赵雷等都曾在这里演出。
11月1日晚,赵雷在地下丝绒演出的现场。
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
除了摇滚,石家庄还有一个独有的民间剧种——丝弦。
在市区里,沿着槐安路一直向西,到山前大道后,右拐向北。在石太高速交叉口的南侧,有一条向西的公路。沿这条路一直前行,走到尽头就是水峪村了。
这个距离石家庄仅有20公里的山村,位于太行山东麓,三面环山,村子就位于山坳中的一个盆地里。
在水峪村,有一个传统的丝弦剧团,仍保留着丝弦“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哼哼”的传统韵味。
石家庄丝弦至少有200年历史,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中路五个支脉,获鹿(今鹿泉市)丝弦属中路丝弦。石家庄丝弦剧目共有500多出,有相当一部份是从老调、西调、淮调、京剧、河北梆子等剧种移植来的。丝弦表演热烈、高亢,动作、语言比京剧更生活化,很多剧目的唱词里还夹杂着石家庄方言。
水峪村丝弦剧团一直都是辈辈传,清朝的时候叫“戏坊”。村里还有块写着“阳春白雪”的木匾,是嘉庆十五年水峪剧团演出的时候,郑家庄的戏迷送的。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七月三十,都是村里传统的庙会。
剧团里的前辈都是高姓人,他们是老团长高大臭的家人,高家6个女儿,4个为了剧团留在了村里,团长大女儿、二女儿高文秀、高秀鱼,是剧团里的“腕儿”。
但原来30多人的剧团,现在已经很难凑齐。“大家平时都外出打工了,我也不常在家,农村里都是老人和孩子。剧团风光的时候,大家都请我们演出,现在大家聚在一起都难了。”现任团长高富田说。
除了鹿泉,在石家庄其他很多县区也有丝弦剧团。偶尔赶上庙会,也能见到有剧团直接在土路上,搭台子唱戏。大部分民间剧团的演员都是年过四十的中年人,少有年轻人学习。
在石家庄市区内也有丝弦剧团。在新华路和中华南大街交叉口,有一处正在建设中的新楼,走过长长的台阶,就能看到里面戴着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正在施工。这里是石家庄正在筹建的丝弦演艺大厅和排练场。78岁的石家庄市丝弦剧团退休演员安禄昌回忆,石家庄丝弦一度被周总理接见,并赴朝鲜演出,这也似乎是剧团最荣光的时期。
离开剧团,向东走过地道桥,偶遇了正太饭店。这座1907年建成的正太饭店,已有百年历史,是当年石家庄第一座豪华饭店,入住过无数名流大员,也是石家庄现有最早的唯一一座法式小楼,阳台的雕花依然精美,但整体已经颓败不堪。走进去看,门已经被锁住了,从门缝里可以依稀看到一束光下洒在宽阔的楼梯上。
距离石家庄20公里的水峪村里,有一个传统的丝弦剧团。剧团每年正月十五和七月三十都会演出。演出时,剧团会在空地上铺上红地毯,从下午唱到晚上。(摄影/闫志国)
村里条件简陋,演员只能在狭小的空间里化妆、换服装。(摄影/闫志国)
石家庄人如何玩石家庄
地点:水上公园
受访人:马月琴 63岁 退休
Q:石家庄有老年人放松的地方吗?
A:公园呗,我每天都来这儿跳舞。
Q:都跳什么舞?
A:什么舞都跳,广场舞啊,没难度。
地点:人民广场
受访人:杨晓旭 16岁 学生
Q:你平时喜欢干什么?
A:逛街。
Q:去哪逛?
A:新百、北国、先天下、乐汇城%¥&#@……
Q:还去别的地儿吗?
A:啊……还有哪儿?
地点:友谊大街与工农路交叉口道旁花池子里
受访人:李松荣 82岁 退休
Q:您拍什么呢?
A:哦,我拍花。我爱拍植物。
Q:您常去哪拍?
A:带着相机,走到哪拍到哪。
Q:您觉得石家庄哪里最好看?
A:嗯……植物园吧。有很多花,就是太远。
地点:合作路友谊大街交叉口
受访人:李学渊 11岁 小学生
Q:你最喜欢去哪儿玩?
A:省博(河北省博物馆)。
Q:为什么喜欢去那玩?
A:那有很多历史遗迹和展出的珍贵东西。
Q:真喜欢去那玩?游戏和省博你更喜欢哪儿?
A:嗯……游戏。我喜欢英雄联盟、QQ游戏,我家门口就有个网吧,但我妈不让我去%¥&#@……
地点:建设大街和和平路交叉口
受访人:陈乐淇 27岁 在职研究生
Q:平时都去哪里玩?
A:石家庄周边吧,去汊河烧烤,
还去抱犊寨爬山、去五岳寨看风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