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

高中历史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大战引起的国际秩序的变化。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第七单元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本课通过三个子目(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后的国际秩序)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过程与战后国际秩序的概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及日德兰海战的概况,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识记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内容,分析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通过教学让学生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秩序的影响,认识全人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影响

2.难点:正确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1)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大家思考一下,这两幅图片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那些特点?对!新式武器的使用和战争的破坏性。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爆发的?结果如何?战后的国际秩序有何变化?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

创设情境,设问: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有哪些?这场战争的性质如何?

自主学习

1.背景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2)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

(4)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及夫人在萨拉热窝被枪杀,德国支持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性质: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图片情境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3)

合作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史料一 英、德、法、美的工业发展和殖民地占有情况

国家

1870—1913年工业增长倍数

1.3

4.6

1.9

8.1

1913年工业产量居世界位次

3

2

4

1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4

2

5

史料二 “英国……与德国……德国的商贩和英国的行商……在地球上每个角落里都彼此竞争。无数小冲突会成为大战的借口,总有一天世界会发生这种大战。假使德国明天从地面上被消灭掉,那么后天在世界上就找不到一个不因此而更富的英国人。过去,各国为争夺某一城市或某种遗产而厮杀若干年,难道现在它们不应该为每年五十亿英镑的商业收入而从事战争吗?”

——摘编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集•近代部分》

思考:(1)表格内容反映了什么基本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取决于什么?

(2)根据史料一、史料二,分析这种局面对世界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1)现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取决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利用程度。

(2)英德之间的矛盾尖锐,以及各国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列强之间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世界战争的根源。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线与主要过程?

自主学习

1.战线

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杀,奥军与俄军在南线争斗。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2.过程

(1)第一阶段:1914年,德国进攻法国,主张“速决战”,马恩河战役中德国失败,“速决战”计划破产;日本对德国宣战,占领了德国在中国山东半岛的租借地。

(2)第二阶段:1915—1916年,德奥军队在东线和南线取胜;1916年,西线相继发生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双方均投入巨大兵力,伤亡惨重;英德在日德兰海域进行海战,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

(3)第三阶段:1917年,美国和中国参加协约国一方作战,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于1918年退出了战争。1918年11月11日,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结束。

图片情境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4)

视频情境

播放视频——一战的原因和结果

合作探究二:一战的影响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5)

材料2 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40%在美国手中。 日本趁火打劫……基本上工业国和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 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削弱比英法更甚,陷入经济困境。

——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

材料3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战争期间,帝国主义宗主国忙于互相撕杀,暂时放松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控制,它们的民族工业得以乘隙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队伍也随之壮大起来,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 ——吴于廑、齐世荣 《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材料 4 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提示:(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2)改变帝国主义力量对比,美日实力增强,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开始改变。

(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觉醒,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4)改变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运动兴起。

三、一战后的国际秩序

问题情境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后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其主要内容如何?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自主学习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

战胜国在1919年和1921—1922年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缔结了以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条约,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帝国主义的国际新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内容

(1)各国关系及领土、军备问题

①德国及其盟国承担战争罪责,向战胜国割地赔款,裁减军备,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战胜国瓜分。

②承认波兰复国,承认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等国家独立。

③限制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海军军备。

④中国收回山东主权,但日本保留了诸多特权。

⑤列强同意将“门户开放”“机会均等”作为侵略中国的共同原则。

图片情境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6)

自主学习

3、凡尔赛体系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①该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仍以欧洲,尤其以英法为优势。

②该体系具有不牢固性、脆弱性。这一体系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和重新分割殖民地的基础上,稳定只是相对的、暂时的。战胜国与战败国德国的矛盾、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的矛盾、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等诸多矛盾的存在,使这一体系必然不能持久。

③该体系具有反动性。以“委任统治”的形式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转让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给日本等,维持了殖民主义的统治秩序。

④该体系具有不全面性。出于社会制度的区别,把苏俄排斥在外;出于分赃的目的,排斥了德国。

(2)评价

①进步性:凡尔赛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在欧洲和西亚地区的矛盾,有利于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成为20世纪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相对繁荣局面的基本前提。外交争斗与妥协达成相关国际条约的方式,相对于同盟竞争和军事对抗来说,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②局限性:由于没有公平原则,凡尔赛体系不仅没有使许多旧有的矛盾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且还滋生了许多新的矛盾,这些矛盾使该体系不能维持长期的稳定。

(2)国际联盟

①成立国际联盟,其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和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

②国联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使其失去了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无法制止战争发生,英法则将国联作为维护自己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

图片情境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7)

自主学习

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评价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2.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3.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合作探究三

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史料一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8)

史料二 1919年6月《凡尔赛条约》签字的消息被法国元帅福煦听到后,他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思考:(1)凡尔赛体系下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史料一中图1、图2各反映了哪一对矛盾?除了上述矛盾之外,凡尔赛体系还包含哪些矛盾?

(2)史料二中福煦元帅对《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持什么态度?结合史实说明他持这一态度的理由。

提示:(1)图1反映了战败国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图2反映了被压迫国家和民族与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还包含: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

(2)态度:担心。理由:《凡尔赛条约》具有掠夺性,必然招致德国的不满和报复。史实:德国要支付巨额赔款(或德国的海外殖民地被瓜分)。

【课堂小结】

高中历史世界大战知识点(教学设计高中历史)(9)

【课堂检测】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特点有(  )

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②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还未形成 

③对外经济侵略放缓 

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当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经形成,②项表述错误。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加强了,③项表述错误。排除②③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故选D项。

答案:D

2、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战争。下列选项对上述两件大事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协约国阵营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未因俄国退出而削弱 

③实质上都起到了加速战争结束的作用 ④美国和苏俄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美国加入协约国和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均是从本国利益出发,都使得协约国集团阵营发生重大变化,加速了战争的进程。苏俄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协约国的力量影响不大。故选D项。

答案:D

3、在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各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吵,这反映出(  )

A.德国有效地利用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B.美国和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矛盾重重 D.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仍存在尖锐的矛盾

解析:巴黎和会是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会议,德国等战败国没有资格参加和会,所以,这次会议上的争吵不能反映出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而在这次会议上,不仅美国同欧洲国家有矛盾,而且欧洲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因此,这次会议上的争吵反映出的是战胜国之间的矛盾。故选C项。

答案:C

4.有人说美国是华盛顿会议最大的受益者,其主要依据是(  )

A.重新确立了美国倡导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对华政策

B.美国攫取了日本在中国的特权

C.使美国海军力量与英国等同,并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膨胀

D.美国挽回了在巴黎和会上丢掉的面子,与欧洲列强和日本并驾齐驱

解析:B项不符合史实,美国没有取代日本的在华特权;D项表述不准确,美国不是与欧洲列强和日本并驾齐驱,而是超越了除英国以外的欧洲列强和日本。在A、C两项中,C项是最大的影响。

答案:C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之所以不能避免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主要是因为(  )

A.国家利益决定的

B.西方大国推行中立自保、纵容侵略的政策

C.旧的矛盾解决,新的矛盾产生

D.该体系建立在掠夺和奴役的基础上,矛盾重重

解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义上倡导和平,但因为其存在诸多缺陷而不能维护世界的长期和平:该体系建立在战胜国掠夺战败国的基础上,建立在大国强权的基础上,因此,体系内充满着诸多复杂的矛盾。该体系并未解决旧的矛盾,要解决矛盾就必须改变体系关系。故选D项。

答案: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