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

新年是庚子年,鼠年。鼠年说鼠,当然首先就要说到“鼠”老大这个名称了。

潮汕话称老鼠为“ngiao6鼠”,有的地方叫“niao6 鼠”。这个“ngiao6 ”和“niao6 ”难倒了做本字考证的人。有人认为这个“ngiao6”是“猫”字,因为声母、韵母与“ngiao6”完全一致,只是声调不符合而已,可以算是连读变调以后读走样儿的。猫与老鼠这对冤家就这样被放在一起了。老虎,潮汕话也叫“老niao7虎”,也跟老鼠第二种名称相近。有人认为这也是“猫”字,“老niao7虎”就是“老猫虎”。虎属猫科,倒也说得过去。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1)

十二生肖石雕首座——老鼠,摄于中山市詹园有人则认为,“ngiao6”和“niao6 ”的本字是“老”字。“老”字也有读“liao”的实例。老鹰,也叫“liao鹰婆”(婆,音bo5)。潦草,古代也写作“恅愺”,或直接就写作“老草”。“恅愺”字从心,原指心乱,迫促,草率。《玉篇·心部》:“愺恅,心乱。”宋·俞德邻《佩韦斋辑闻》卷三:“愺恅,迫促,苟简貌。”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三:“文士以作事迫促者,通谓之愺恅。”愺恅,亦倒言之为“恅愺”。从苟简、草率之义引申而指字迹了草。《通俗编·文学》引用朱子《训学斋规》:“写字未问工拙如何,且要一笔一画,严正分明,不可老草。”清·梁章钜《浪迹续谈》卷七:“据此,则今人言潦草者乃老草之讹,因音而转耳。”声母从l-变成ng-或n-也是有可能的。但“老”读liao2,又不符合“老niao虎”的说法,总不能写成“老老虎”吧。有人还说是“鸟”字。鸟,潮汕话读ziao2,但普通话读niao,声母是n-。查《中原音韵》《洪武正韵》“鸟”字倒是真的有“泥”母(n-声母)的读音。所以,潮汕话读niao2/niao6也都是有可能的。但写作“鸟鼠”“老鸟虎”我总觉得还是怪怪的。综上,根据音近易读的原则,我们暂时还是选择写作“猫鼠”吧(正字选哪一个则还可以继续讨论)。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2)

鼠字雕塑(从甲骨文到楷书),摄于中山市詹园有一种昼伏夜出的鼠类叫做“吱鼠”(吱字读阴入声如“折”,),俗语云:“卵面过吱鼠。”比喻脸面丢尽,或者社会地位很低。大概吱鼠只在夜里出没,被认为“不敢见人”,所以用来做“卵面”的比喻体。还有“青盲猫衔着臭吱鼠”,意为“瞎猫碰上死老鼠”,也是指“吱鼠”之低级。老鼠虽然令人讨厌,但日夜与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是人生活中常常“数念”到的小动物。所以,各种相关词语也很多。例如:猫鼠屎,一种用咸金枣或者陈皮等做的消食小零食,小如老鼠屎,故名。正名也叫陈皮丹、济公丹等,南京等地也有此叫法,居然还有“恋爱的味道”的广告语,笑死人了。想起了当年风靡一时的网红歌词“爱你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年轻人的比喻,真的大大超出我这个老夫子的想象力范围,不认老不行。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3)

猫鼠屎——恋爱的味道鼠贼囝,指小偷,小毛贼。目鼠鼠,指看东西时瞄着眼儿看的样儿。鼠目狗耳,指消息不灵,鼠目寸光,眼不明可以理解;但狗耳朵挺灵的,不知何来此说,也许不是这四个字。鼠鬼卵像,指人心胸窄小、行为猥琐。猫鼠嫁走囝,比喻说悄悄话。惰猫贪食死猫鼠,比喻懒人不讲究生活质量,能吃饱就行。三斤猫衔四斤猫鼠,多用以比喻小小孩抱大小孩。猫鼠尾纵肿唔惊人,比喻人和事条件有限,再发展也大不到哪里去。猫鼠心肝,又食又搬,比喻人的贪心不足。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4)

猫鼠心肝,又食又搬家内无猫,猫鼠伸脚,比喻家里或者单位里没有具备权威的人来主持,下面的人就会出来乱说乱搞。本句中的第一个“猫”在这里保留一个很少见的白读音bha5,其他闽语也有把猫叫做bha5的,如雷州闽语。也作“家内无猫,猫鼠上吊篮”。棺材底猫鼠——除死人,这是一个很流行的歇后语,重点落在“除死人”上,多指熊孩子调皮捣蛋,搞得大人不得安宁。猫鼠跋落油缸——又喜又惊,老鼠掉到油缸里,喜的是能吃个够,惊的是出不来。猫鼠跋落粟仓——倒好,老鼠掉到谷仓里,反而好了,比喻因祸得福、坏事变好事。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5)

猫鼠跋落粟仓——倒好猫鼠拖葫芦——大橛在后,比喻后面的事情才是难搞的。猫鼠入风筒——双头死,老鼠一不小心爬进风筒里,前面出不去,后面打着气也回不来,所以只有死路一条。猫鼠见着猫——怵怵,老鼠见到猫,动都不敢动。这种猫被称作“有权”或者“有威”。我少年时曾经看过屋梁上的老鼠被下面的猫“看”(吓)得都掉下来,被猫抓住吃掉。“怵怵”,指老实听话、不敢乱动。据说现在的猫见到老鼠反而怕了,因为猫是宠物,不愁温饱,也不用去抓老鼠了。见了老鼠也不知道是个啥,反倒怕起来了。

说老鼠的俗语(潮学鼠年鼠话)(6)

来源:林伦伦方言茶话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