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什么时候远游的(李白情真意切的春夜洛城闻笛好在哪里)
洛城,便是今天的河南洛阳市,在唐代时,是一所非常繁华的大都市,当时被称为东都。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前后,李白曾经游于洛城。作为大诗人的李白,自然会留下一些诗歌来,这首著名的《春夜洛城闻笛》便是在这时写成的。
当时李白客居洛阳客栈,在一个春风宜人的夜晚,万家灯火渐渐熄灭,静夜来临之际,突然,一个嘹亮的笛声传来,李白听到了,客栈的人听到了,似乎整个洛阳的人都听到了。于是,作为游子的李白,倚窗而立,静静听着这首感人的古笛曲,情不自禁的吟咏出了下面这首著名的七绝。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这首诗,全篇紧扣一个“闻”字来写,表现了李白听到笛声后的真切感受,读来令人感动。诗的第一句便给人奇峰突起之感,“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用的极妙。这个笛声从何而来?由谁演奏?作者全都不说明,只是听到笛声,听到这样感人的曲子,一切便都足够了。
接着,以极其夸张的手法,写这首曲子打动了洛阳城中千千万万的听众,“散入春风满洛城”,作者自己听到了,深受感动,就联想起整个洛阳的人,或许也都听到了吧!因为这笛声借着春风,在夜深人静之时,一定是能够飞过层层屋宇,传到有心人耳中的。
李白静静听了一会,才听出这首曲子,正是那感人动情的《折杨柳》古曲,所以才在第三句中写道:“此夜曲中闻折柳”。古人离别,折柳相送,杨柳依依,正是不舍之情。
但是李白这里,却用词巧妙,折柳二字,大有双关之意,不仅是听到了这首《折杨柳》古曲,而且是表现了一种离别的情绪,一种离别的习俗,所以才会激起人们内心的激荡和共鸣,才会有最后“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这看似是在说别人,其实正是说李白自己啊!
思乡,一直是人类最为美好的感情之一,我们从小长大的地方,无论这个地方是繁华盛世,还是落后小村,都一定是最令人难忘的地方,尤其是身在远方的游子,思乡之情,浓重醇厚。李白这首诗,虽然写的事情是深夜听到笛曲,但是所写的意境,却早已不仅是音乐,而是那种浓重的思乡之情,那种夜深人静之时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这才是诗中最为感人的地方。清代的周珽(tǐng)曾经评价这首诗说,“意远字精,炉锤巧自天然”,此言中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